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本月頂流,真就不可原諒?,歡迎閲讀。
今夏最熱鬧的影迷狂歡,。
沒有進入電影院,卻席卷了我們的硬碟。
看過的都表示——
入股不虧。
(股你也可以理解為許光漢屁股的股。)
這樣一部集合同性戀、男權文化、女性職場、環保主義、封建迷信等諸多敏感議題(放在内娛)的電影,觀影氛圍竟然非常和諧。
最大的争議,反而是因為它保守了——
故事結尾,毛毛與父親和解。
和解?
你是一部 LGBT 電影耶,片中 gay 被歧視,女性被邊緣化,不都是男權、父權惹的禍嗎?
到頭來竟然和爹達成共識。
東亞人怎麼做鬼都要跟家庭和解啊,爛尾,差評!
大陸觀眾和台灣觀眾的觀影體驗,就在這裏產生了巨大偏差。
而這。
不是第一次了。
可以説,和解,已經成了台灣電影的一大特產(污點)。
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是可以把大陸觀眾氣吐血的程度。
《孤味》,豆瓣 8.0。
電影很感人。
但大家唯獨接受不了——
為什麼一家人都偏向抛棄妻女的 " 渣男 " 爸爸,甚至小兒女胳膊肘朝外拐,不顧媽媽的反對,把爸爸的小三請過來。
這不是白眼狼嗎?
《誰先愛上他的》。
電影好看,謝盈萱演技贊。
但。
這樣的題材放到微博上基本上是壓倒性的 " 騙婚 biss" 的觀點。
而電影中呢,把被騙婚的同妻拍成不可理喻的樣子,老公和小王(男小三)才是真愛。
甚至,兒子都很煩媽媽,反而和小王走得更近。
得,白眼狼 ×2。
《當男人戀愛時》。
2021 年台灣本土票房冠軍,可引進後絲毫沒有復制《那些年》和《我的少女時代》的成功。
很多人沒 get 到這部愛情片浪漫在哪。
大美女許玮甯,愛上黑道混混?
甚至在男方死後還要心甘情願替他盡孝,照顧他爸爸?
看了都想罵 " 戀愛腦 "" 當代娘道 "。
《俗女養成記 2》。
豆瓣 9.3,可結尾口碑還是 " 翻車 "。
許多人認為陳嘉玲人設崩塌,説好的不生孩子,獨立女性,怎麼現在變成 " 婚驢 " 了——
太多了。
為什麼台灣電影這麼熱衷和解?
又為什麼我們一遇到和解就渾身難受?
這個問題。
Sir 今天想開放性地聊一聊。
不一定對,畢竟這個問題密密麻麻全是紛争,誰又能一錘定音。
先回到《鬼家人》。
Sir 覺得它的結尾的确有問題。
但問題不是和解。
而是沒把和解拍好。
正如之前的警匪情節,也沒拍好,但不代表這樣的情節有錯。
《鬼家人》中的毛毛爸爸,他的罪孽是前期對兒子男同身份的打壓,飯桌上橫眉冷對,有矛盾口是心非。
電影中,他也飽嘗這種 " 中國式 " 父子關系的惡果,一次吵架後毛毛出了車禍。
大家期待的是,禍根必須遭到懲罰。
如果對方曾經對我造成的傷害沒有成百上千地回饋到 ta 的身上,那就是不公平。
而受傷害的一方,必須進行復仇和回擊,一旦 ta 想要諒解或是自我犧牲,那也是不公平。
尤其是涉及到原生家庭。
因為我們對原生家庭的怨氣太多了,情緒沒有耗幹之前,不要談及和解的可能。
國產文藝電影《我的姐姐》。
女主選擇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姐姐在把弟弟送走之前遲疑了。
這一停,罵聲排山倒海。
重男輕女的父母留下的債,必須要讓這個弟弟還。
你整整一部電影跟我講關系建立?沒用。
我看到的是,主角 " 虧了 ",白白要養一個孩子,這是噩夢般的重擔。
觀眾審查的眼光也跑到了這個未成年弟弟身上,這個小孩子不懂禮貌,從小心就髒,還説什麼 " 把我送走 ",明明就是在使心機吧。
觀眾們越是對女主前期的斷親行為拍手叫好,越是被後期這個結局噎到不行。
像《我的姐姐》這樣的文藝片,究竟是錯在不公,還是錯在真實?
總之,這些年其他的電影,不敢再這麼大逆不道地 " 挑釁 " 觀眾的審查了。
今年一部少有的表現生活之痛的文藝愛情片《温柔殼》,它提出了問題:一名患有精神分裂、曾經嚴重家暴的老年痴呆父親跟着同樣患有精神疾病的兒子回家,兒子不忍心趕走這個重擔。
如果再做 " 聖母和解 " 的結局,觀眾口碑絕對崩盤。
于是,它讓電影中的父親用刀片抹脖子自盡了。
好像只有以血還血,才能給把戲外那太過緊繃的情緒天平加滿砝碼,讓審查是否 " 洗白 " 的眉頭稍稍松懈:挺好,死了,一了百了。
你發現了沒有。
今天的網友很容易擺出一副絕不饒恕的姿态——
為對方付出,是 " 戀愛腦 ";選擇原諒,是 " 聖母婊 ";理解罪犯的動機,是 " 三觀不正 "。
最怕不順氣,最怕電影中供代入的主角有一點點 " 虧了 "。
我們怕一毫一厘的傷害和綁架,我們更怕的,是要我們負擔起一些本就沉重的責任來。
于是。
千呼萬喚後出現的是什麼?
是復仇爽劇。
不要理解,不要寬恕,更不要忍氣吞聲。
只要以牙還牙,以暴制暴。
復仇不對嗎?
其實,這并不是一道和解 or 復仇選擇題。
真正應該追問的是——
電影在解決問題,還是掩蓋問題?
我們影視劇中其實并不缺乏和解,就如《都挺好》,前半部分把原生家庭之痛拍得觸目驚心,最後卻在相親相愛一家人中收尾。
觀眾的不滿在于:
這究竟是合理的劇情導向。
還是僅僅為了符合正确的價值觀導向?
當和解變成了一套規定動作,而不是自選動作。
那麼和解必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只是在掩蓋問題。
而更令人作嘔的 " 和解 "。
是在温情、偉大、無私的綁架下,歌頌苦難,逆來順受,縱容不公。
這樣的 " 和解 ",怎能不人人喊打?
而台灣電影的和解,你未必能理解。
但至少。
這不是某種教條約束,而是自我選擇。
要知道,台灣電影可不全都是温情脈脈,既有《哭悲》這樣天地絕倫的反社會、反人類的戾氣,也有《血觀音》這樣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歹毒復仇。
在自選動作下。
和解,其實不是在回避、掩蓋問題。
而是試圖探索僅僅靠仇恨、對立,不能解決的問題。
例如《鬼家人》。
身為同性戀,就必須揚棄傳統,不能得到家庭的關懷嗎?
就當這部電影被嫌棄 " 太東亞 " 時。
别忘了,同期的同性題材《星條紅與皇室藍》,一個非東亞的、理想化的社會環境中。
家庭仍然是故事的核心線索之一。
英國王子念念不忘的是自己過世的父親。
而美國總統的兒子,去德州拉選票也是為了幫自己的母親。
而《孤味》。
難道打小三、罵渣男,原配的人生就能得到救贖嗎?
并不。
幾十年來林秀英經營飯店,拉扯大三個女兒,她偉大,但她也幾十年把自己困在了 " 偉大 " 的枷鎖裏,不得喘息。
一方面,她認定了自己是受害者。
所以從不休息,從不享受人生,一味在工作中自我受虐和自我麻醉。
另一方面,她認定了自己是大恩人。
她對女兒的恩比海深,所以可以随意支配她們的人生,她們不得頂撞和反抗,否則就是忤逆媽媽。
母女之間關系緊張,缺失了家庭温暖柔軟的情感。
不可否認丈夫确實有錯。
但如今困住她的,早已不是丈夫,而是她自己。
她确實應該和解了——
放下執念,放過自己吧。
和解。
是在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基本安置妥善後,開始面向自我,着眼細部,試圖處理更加深入的問題。
如果社會的大山無法移開。
這時候的復仇爽劇恰恰才是在逃避問題——
在螢幕上出出氣,好像就獲得了勝利的快感。
所以。
和解或不和解。
都不是電影的标準答案,只是不同環境中,觀眾心态投射出來的期待。
當一個人感知到自己身處在危急中,被焦慮所包圍時。
就會習慣性地把自己擺在潛在受害者的位置上。
很難真正敞開心扉,對外界抱以理解和包容。
我們穿着一件憤怒的外套,并沒有建構堅實的認知,只是見風使舵地用憤怒來維護自身的利益。
不願意和解的背後,是不願意直視對方和我們都是平等的,呈現人性灰度的個體。
我們需要的不是真實,而是一個确切的非黑即白的答案。
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覺得安全。
于是,在銀幕上召喚出來的,不是化幹戈為玉帛的和解。
而是提醒我們,抄起武器,時刻戒備的危險信号。
要麼是告訴你渣男危險,婚姻有陷阱;
要麼是在説吞噬财富的無情大口,請捂好錢包,乖乖坐下。
在不同氛圍下。
自然產生了觀影的落差。
當他們開始直視問題,一步步深挖矛盾、哪怕真相是殘酷的、沉重的,他們選擇和解,畢竟那是踏着心髒碎片的前進。
我們的電影,仍然在對社會痛點集火輸出。
它是如此暴烈、戾氣和心有餘悸。
讓人如何能夠和解?
Sir 仍然記得《我們與惡的距離》最後一集。
殺人者李曉明的父母承擔不了兒子殺人的罪責,被媒體暴露之後,他們只能在海灘上賣粽子,不知自己何去何從。
而這時候,一個無名的漁民大叔從他們身邊經過,買了貨物,不讓找錢,説了一句 " 你們辛苦了 "。
此時,《路過人間》的背景音樂響起。
這是全劇最引發淚點的一幕。
不因為他們終于得到了原諒的答案,而因為,行使這項叙事大權的,是一個面目模糊的路人。
他,也可以是所有人。
2019 年,我們為《與惡》這部劇驚嘆。
為它有勇氣質問憤怒的民意是否合理,為它有勇氣展現整個暗面。
當我們還在為觀眾塞上情緒的奶嘴時,他們已經在用理性在塑造更好的社會人。
我們説着希望有《與惡》,實際上我們又不希望有《與惡》。
情感的和解已然需要計較,更何況《與惡》還多走了一步,理性的反思。
我們害怕成為作品中那個面目模糊的配角。
更害怕成為配角了,還要被奪走些什麼。
這裏的承受線太脆了,太厚重的作品,會讓這些孩童觀眾的神經垮塌的。
但是,如果文藝者手中的筆被不斷削尖成一根吹毛斷發的銀針。
最後扎穿看客的雙眼。
目之所及,都是殺紅了眼的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