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吹得天花亂墜!印度五代機亮相,卻遭軍方怒斥:我對你們毫無信心,歡迎閲讀。
【軍武次位面】作者:天狼
近日,在印度班加羅爾舉行的航展上,印度航空發展局(ADA)展示了其自研的 AMCA 五代機的全比例模型,并聲稱該機将在 2028 年投入使用。看似信心滿滿,然而印度空軍司令阿馬爾 · 普裏特 · 辛格上将的公開發言卻把印度網友的 " 五代夢 " 又拉回了現實。辛格上将毫不客氣地表達了對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及其國產戰機項目的失望,直言 " 我對 HAL 毫無信心!" 那麼,印度國產五代機究竟能走多遠,又是否真的能實現 " 印度速度 " 的夢想?
▲首次亮相的印度國產五代機 AMCA 全比例模型
AMCA(Advanced Medium Combat Aircraft)是印度自研的第五代隐形戰鬥機,計劃由印度航空發展局(ADA)主導開發,并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負責制造。根據印度航展上的最新展示,AMCA 的設計具備了隐形塗層、内置彈艙、氮化镓有源相控陣雷達等現代化裝備,堪稱印度空軍未來的主力戰機。
然而,從項目的進度來看,AMCA 的前景并不那麼光明。根據 ADA 主任 Krishna Rajendra Neeli 博士的表述,AMCA 預計将于 2028 年投入使用。但實際情況卻是,這款五代機至今連首架原型機都未完成,更别説量產。通過對比印度的前期計劃和實際進展,可以發現 " 印度速度 " 可能只是空談。AMCA 項目自 2008 年啓動以來,歷經多次延遲,開發進度遠未達到預期。最初,印度政府曾計劃 2028 年量產首批五架原型機,但最近的消息顯示,AMCA 的量產可能推遲至 2036 年。
▲航展上亮相的印度有源相控陣雷模型
在航展上,印度還展示了其自研的 " 維魯帕克沙 " 有源相控陣雷達,标稱配備了氮化镓(GaN)T/R 模塊,探測距離可達 400 公裏。對于印度來説,如果項目能順利落地,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技術突破。氮化镓材料在雷達領網域的應用使得雷達的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尤其是在高功率、高頻率、低噪聲方面。
然而在實際制造中,氮化镓 T/R 組件的生產技術難度極高,目前只有少數國家具備這種制造能力。特别是其中涉及的低噪聲放大器等核心部件,印度的能力仍遠未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因此,印度能否獨立研發出完全自主的氮化镓雷達,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印度空軍司令辛格
不容忽視的是,印度空軍與 HAL 之間的長期存在矛盾,在此次航展上也展現的得淋漓盡致。印度空軍司令辛格上将在航展現場公開表達了對 HAL 的強烈不滿,他直言不諱地表示 " 我對 HAL 毫無信心!" 并直指 HAL 負責的 " 光輝 " 戰機(Tejas)項目遲遲未能按計劃如期交付。
事實上,HAL 的 " 光輝 " 戰機項目一直備受诟病。從立項至今,已經歷時 38 年,投入了 80 億美元,但進度一直滞後,且質量問題頻發。空軍司令在批評中指出,HAL 承諾于 2024 年交付的 11 架更新版的 " 光輝 "Mk1A 戰機,至今卻一架都沒完成,導致印度空軍的戰機更新進程嚴重受阻。而在航展的飛行表演中,辛格更是當場揭露 HAL 展示的 " 光輝 "Mk1A 并非真正的更新版機型,而是經過簡單塗裝和軟體界面修改後的 " 假貨 "。
這一幕也暴露出印度軍工體系的系統性問題。盡管 HAL 是印度軍方的最大供應商,但長期的管理混亂和技術瓶頸已經讓軍方對其喪失信任。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矛盾不僅限于 HAL 一個企業,而是整個印度國防工業長期存在的深層次問題。
▲印度國產的 " 光輝 " 戰鬥機
如今印度政府頻繁宣揚 " 自力更生 " 的國防戰略,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面臨巨大挑戰。在 " 光輝 " 戰機項目受挫的情況下,印度政府開始傾向于将更多的軍工項目交給私營企業。例如在塔塔 - 空客 C295 運輸機的組裝線開設後,印度軍工格局開始發生改變,私營企業正逐漸撼動國有企業 HAL 的壟斷地位。預計未來的中型運輸機和多用途戰鬥機項目,将由私營企業主導,這無疑将對 HAL 構成巨大的競争壓力。
事實上,印度政府已意識到,僅僅依靠 HAL 這樣的國有企業,無法實現強軍夢。因此,莫迪政府開始通過 " 鲶魚效應 " 來推動軍工企業改革,試圖通過引入更多競争機制,激發國有企業的改革動力。這場衝突或許正是印度高層對 HAL 管理模式的 " 敲打 " 之舉,迫使其進行自我反思和變革。
▲印度航展上的 PPT 與 " 美好願景 "
盡管印度在航展上展示了自研的五代機 AMCA 和氮化镓雷達等一系列高科技成果,但現實卻遠比這些展示更為復雜。如果印度想要實現強軍夢,顯然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努力。而在這條漫長的道路上,如何平衡 " 夢想與現實 ",将是決定印度軍工未來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