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華為四界不僅“抓娃娃”,還殺向BBA,歡迎閲讀。
汽勢 Auto-First|撒馬爾
" 真正的獵人往往是以獵物的姿态出現 "。這句話看似有些矛盾,但揭示了一種深刻的生存智慧。你也可以理解為當初的低姿态示人,是因為有實力。
從當初華為堅決 " 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 ",到引望合資超級平台,诠釋了一個高端獵人的生存和步步為王的軌迹。
宏觀層面,新能源滲透率突破 50%,汽車下半場智能化如火如荼,智能產業鏈重塑、新能源車與燃油車、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純電與增程插混之間,競争格局都還處在長期博弈和深度調整中。
2024 年,華為汽車業務發生了三個深層次變化。
一是四界集結完畢,產品進入密集投放期。
二是鴻蒙智行造車方法論初步成功。
三是引望浮出水面。引望的前身即車 BU,這個浮出水面有兩個關鍵數據。第一,是盈利。車 BU 半年營業額達到了 100 億元,相當于 2023 年全年(47 億元)的兩倍還多。第二,與主機廠形成了新的業務和資本聯系,賽力斯和阿維塔是先行者,超千億的估值,引望所代表的合資平台正卷起一場風暴。
華為汽車業務的規模、引望的市值、業績,都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從 2019 年上海車展算起,到 2024 年成都車展,歷經五年,華為的汽車帝國版圖終于在成都車展前集結完畢,且炮火連天,野蠻生長。
成都車展 " 含華量 " 爆表
8 月 30 日即将開幕的成都車展,屆時你在現場留意,會發現方程豹豹 8、猛士 917、全新岚圖夢想家、岚圖知音、阿維塔 11 和 12 、極狐阿爾法 S · HI 版、深藍 S07 等車型,要麼已經和華為籤署合作協定,要麼已經搭載華為乾崑 ADS SE 版智駕系統,或者搭載華為乾崑 ADS 3.0 智駕方案,個别車型同時采用華為鴻蒙座艙。
另外,華為四個界,即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與奇瑞合作的智界、與北汽合作的享界、與江淮合作的尊界,尤其是已經上市的問界全系列車型、智界 R7、享界 S9、以及還未面世的百萬級 MPV 尊界,四界集結出擊。
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頭羊比亞迪,讓自己的方程豹豹 8,成為比亞迪旗下華為乾崑智駕首搭車型,且比亞迪與華為的智駕合作,将全面落地于旗下子品牌方程豹。
成都車展的 " 含華量 " 至此拉滿。就在 8 月 27 日,阿維塔發布海報,華為公主姚貝娜成為阿維塔智能體驗官,被網友調侃為真正地 " 全棧自研 "。
這幾件事的關聯之處,在于華為真正想要的是智造產業份額、影響力,其體量和業務第一次得到極大膨脹。
這一切,還要追溯到數年前的布局,是必然,也有偶然。
2019 年是 " 分水嶺 "
華為原本是 ICT 通訊巨頭,但當一個萬物互聯的新時代開啓時,先知先覺的企業聞風而動,華為正是其中一員。
與此同時美國于 2019 年制裁華為,對華為的各項業務都產生了深遠影響。表面上看,華為進入汽車業務,是為尋求新的增長點,拓展新的增量賽道。本質上,伴随新技術革命到來,可謂基因匹配,應時而生,華為就此切入進入汽車業務領網域。
2012 實驗室的成立是華為一個重要的信号,車聯網也是最早發端于華為 2012 實驗室。緊随其後,車聯網業務逐步拓展,2013 年華為推出車載模塊 ME909T,到 2019 年 4 月上海車展,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布了 " 做增量部件供應商,幫助車企造好車 " 的定位。2019 年 5 月 17 日,任正非籤發了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架構及總裁王軍的任命。
華為在經過前期的探索後,形成了 HI 模式、零部件模式、鴻蒙智行聯盟多點開花的汽車業務。
最終,四界出爐。
" 四界 " 不僅 " 抓娃娃 " 還殺向 BBA
華為的 " 四界 " 合作夥伴(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都想像問界一樣一飛衝天,但沒有任何一個品牌能保證上市的每一款車型都是爆款。對于華為 " 四界 ",理論上就跟電影《抓娃娃》一樣,任何一個都有練廢的可能。
一方面,某種程度上有 " 抓娃娃 " 嫌疑。" 四界 " 目前表現最好的,是課代表問界。問界汽車 7 月總銷量為 42176 輛,今年 1-7 月,問界交出了累計銷售 22.3 萬台的成績。尤其是 50 萬元級别的旗艦 M9,高開高走,累計 12 萬台的大定。
從賽力斯披露的 2024 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中可以看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 650.44 億元,同比大增 489.58%,且淨利潤也達到 16.25 億元,實現同比扭虧為盈。
與北汽合作的享界 S9,目前看也處于高開階段,收獲 8000 大定,在 40 萬元左右高端純電,這個成績單目前可以傲視眾生。然而,與奇瑞合作的智界 S7 高開低走,7 月交付量跌破 2000 輛,僅為 1541 輛。
另一方面,華為 " 四界 " 殺向 BBA 老巢。
享界 S9 衝擊行政豪華市場,華為正式攻入 BBA 腹地。享界 S9 要對标 BBA 的百萬旗艦轎車 "78S"(寶馬 7 系、奧迪 A8L、奔馳 S 級),打的又是 BBA 的 "56 E"。
5 月,問界 M9 位居 50 萬元以上第一,超越了 BBA 等一大堆傳統豪華車,這是目前國產汽車所能企及的的新高度。
華為與江淮合作的智選車首款車型為一輛對标邁巴赫的百萬級轎車,代号 X6,計劃于 2024 年第四季度發布。
在汽勢 Auto-First 看來,鴻蒙智行之所以能夠挑戰 BBA,因為它發現了新的機會、掌握了新技術,智能化幾乎是必選項。華為同時展示了恐怖的戰略能力,這其中包括新車戰略和車型推出速度、產品序列、完整布局。
有業内人士分析稱,鴻蒙立起來以後(2-3 年產品線鋪全),可能在 2025-2026 年要把豪華車市場的外資給打沒了(可能,但是概率很大)。
華為鴻蒙智行與 BBA,表面上是品牌、產品、流量之争,背後是新舊力量殘酷的競争。BBA 強調德系豪華和品牌溢價,鴻蒙智行強調挑戰規則。餘承東也從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對于 " 超越傳統豪華汽車品牌 ",餘承東是有執念的,之前高頻出現的 " 遙遙領先 " 本質上也是針對傳統豪華品牌喊話。
引望:超級大平台
2024 年 1 月,華為引望正式誕生。
阿維塔,賽力斯汽車分别出手 115 億,各拿下引望 10% 股權,也打破了此前徐直軍口中 " 華為不與車企合資 " 的預言。華為表示,要将新公司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產業領導者,并作為一個開放平台,對其他車企投資者開放股權。
此外,兩家央企東風汽車、一汽集團也在推進入股引望的事宜。今年 3 月,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尤峥表示,正聯合一汽集團積極推進參股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事宜,預計到今年 6 月會有初步結論。雖然如今已是 8 月,但還不能認定東風汽車不再參與參股。
除了合資方,這裏還涉及兩個問題。
一是估值和未來的市值。在汽勢 Auto-First 看來,引望并不适合沿用傳統的估值邏輯,回看此前檔案協定,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經營業務範圍主要包括汽車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汽車智能座艙、智能汽車數字平台、智能車雲、AR-HUD 與智能車燈等,是一個股權多元的技術開放平台。
事實上,引望估值高達 1150 億元。引望的成立,标志着華為車 BU 正式獨立,不但開辟了一個技術平台和合資的嘗全新試。更重要的是,引望完成外部融資以及資產裝載後,大概率要登陸 A 股或者港股,其上市後的市值有可能達到萬億的水平。
這背後正是汽車下半場智能化的到來。押注智能化的引望,也有可能迎來歷史性時刻。就好比特斯拉依舊是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資本市場對此心知肚明,只因從未将特斯拉看做一家傳統的汽車廠。馬斯克也再三強調,特斯拉是一家人工智能 + 機器人公司。
二是體量和空間。
有業内人士分析稱,引望是将華為過去數年在汽車領網域的投資變現,減輕華為的财務負擔,同時深度綁定客户,減少車企顧慮,保留技術發展空間。平安證券認為,當其業務達到成熟狀态時的營收規模,将在 1275 億 -1650 億元間,以淨利率 15% 估算,對應年淨利潤為 191 億 -248 億元。
引望的确可以被看作中國版博世,但也不完全是。華為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曾表示,中國需要打造一個由汽車產業共同參與的、有 " 火車頭 " 的電動化智能化開放平台。
照着 " 平台 " 二字去理解,引望将更可能突破博世的產品面、研發方式,依托引望平台的技術、供應鏈體系、研發能力, 從而颠覆德國博世傳統的切蛋糕模式,引望是在做一個大蛋糕。
汽勢觀:大平台生意
在手機領網域,華為用 10 年時間,幹了歐美同行 30 多年幹的事,實現作業系統核心技術的全面突破,自主可控。在汽車業務,華為又能做到什麼層級。如今,距離華為 2019 年 4 月首次以供應商身份參與上海車展,正式官宣進入汽車業務已過去了 5 年。(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