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國内教育“卷”,國外就不“卷”了嗎?,歡迎閲讀。
大家好,我是逃媽。
美國的暑假開始得要早些。前些天逃逃剛放假那會兒,我陪他看了一部紀錄片 "Try harder!"(中文名:再加把勁)。
這是一部 2021 年的美國紀錄片,跟蹤了加州很有名的公立高中 Lowell High School 的學生們,講述他們為了進入心儀的大學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路。
影片拍攝得過于真實,每位受訪人都很有代表性,感覺就像發生在身邊的事。
正值咱們國内的中高考季,看完感觸良多。
影片中孩子們全力以赴的艱辛讓人敬佩動容,然而大多結果的不盡人意,又讓人心生憐憫,潸然淚下。
給大家找到了片源,提取方式見文末。
我覺得挺适合小學中高年級以上的孩子和家長一起觀看的。
一來開拓視野,了解一些海外孩子的真實學習生活情況;
二來也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态和所處環境。
我想這種思考不僅對孩子有價值,對很多家長也同樣有所啓示。
我們常説國内的教育環境太卷,其實放眼全球,但凡有目标有追求的個體,哪個不卷。
在任何一個有競争的環境裏,想要勝出,要赢,必然要比别人付出得更多。
卷是一種 " 希望比别人做得更好 " 的狀态。
影片中,無論是亞裔,還是非裔,還是富有物理天賦的白人孩子,他們既是同學也是對手,無不付出了驚人的努力。
卷學習,卷科學項目,卷文藝特長,卷課外活動……
01
Lowell Public High School 是加州灣區很有名的一所公立高中。學校裏大部分孩子來自重視教育的家庭,以亞裔居多。他們都衝着将來能進入好大學而來。要不自己就很上進,要不家裏有個虎媽推爸。
過去十多年,美國頂尖大學的錄取率逐年下滑,門檻越來越高。為了有限的名額,這些孩子從高一開始,就進入瘋狂的學習和競争模式。
每一次大大小小的作業、測驗、考試分數,都會算入最後的 GPA(Grade Point Average ,平均學分績點,用來評價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術表現)。在 Lowell 這樣的學校,拿 A 是正常發揮,而 B,就算是不可接受的成績了。
然而,學習成績只占申請大學的一小部分,即便平時成績全 A,SAT 接近滿分,也只有 20% 的幾率能進入頂尖名校。
還需要有大量的課外活動、科研項目、才藝特長、社區義工服務……
而到了真正的申請階段,還需要撰寫個人陳述,需要獲得推薦信等等等等。
這裏面哪個有用,哪個沒用,權重占多少,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評判标準,而且也不會公開明确的數據。
02
盡管功課繁忙,課外活動巨多,總有些孩子遊刃有餘。
比如來自中國的 Sophia。
她原以為這所學校裏都是天才,來了之後發現也不過如此。學習對她來説不是什麼問題,找不到太多對手。
她還是網球隊隊長,慈善組織的聯合主席,編程俱樂部的副主席,校報的編輯……
她的夢校是斯坦福和哈佛,并四年如一日地為之努力着。
我一開始以為,優秀如她,應該能如願以償。
結果當然也算不錯,但和她最初的夢想相比,還是有一定距離。
Alvan 來自虎媽類的華裔家庭。
媽媽幾乎操辦了他的所有,從吃啥穿啥到參加哪些活動、申請哪些大學,統統要管。就連最後的大學面試,都要來插上一腳。
這是一位我覺得有點兒 " 讓人心疼 " 的孩子。
他上進、努力、善良、眼裏有光。
他虛心向同學請教,努力做科學項目,關心生病的老師… ..
但媽媽的期望總比他能做到的要高出一截,壓得他喘不過氣,感覺漸漸失去了自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想要什麼。
最後,Alvan 被所有常春藤學校都拒絕了,去了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同樣也是來自華裔家庭,Ian 是影片中最陽光的孩子。
這得益于一對開明的父母。Ian 的父母也曾畢業于 Lowell,正因為自己曾經吃過上學的苦,反而希望孩子能輕松些,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
Ian 喜歡寫 " 諷刺博客 ",拍些有的沒的 " 幽默 " 小視頻,雖然聽起來很無厘頭,但父母依然表示支持。
然而這樣的 " 輕松 ",導致到了大學申請季,Ian 突然發現自己距離 " 優秀 "、" 精英 " 差得好遠好遠。
幸好,父母及時給他找來了升學顧問,通過先進入社區大學的 " 曲線救國 ",最後也算有不錯的出路。
Ian 很感激媽媽,他説,媽媽對他最大的幫助,就是當他感到絕望時," 讓我轉過身,看到還是有門開着 "。
Rachael 是一位混血女生,來自離異家庭,媽媽是非裔美國人,爸爸是白人。
媽媽非常重視教育,Rachael 自己也很争氣,每天起早摸黑地學習、做各種課外活動,努力程度不亞于周圍的亞裔孩子。
但是,因為種族刻板印象,她常受到質疑。
甚至,在她被好學校錄取之後,有孩子當着她的面説,你能被錄取是因為你是非裔。
Rachael 心裏很不是滋味,一方面她認為是自己足夠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績;另一方面,她也不想看到,本該像她一樣被錄取的亞裔學生,卻因為種族原因沒被錄取。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另一位非亞裔孩子 Shea。
一開始我覺得他是個物理天才。
後來,看到他給同學分享學習經驗時,才知道,天才的背後是百分百的投入和努力。
" 我回家做四個小時物理題,然後熬夜到凌晨三點,完成其他作業。"
可能是因為 Lowell 地處加州的原因,紀錄片一開始,很多學生都表示,自己第一夢校是斯坦福。
而最後,Shea 是影片中唯一被斯坦福錄取的孩子。
不過,了解他的經歷後,你我肯定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那樣的苦。
Shea 的父母離異。媽媽住在另一城市,為了能上 Lowell 這所好學校,他和爸爸一起住。影片拍攝途中他一度被房東趕出了家門,因為爸爸吸毒,也沒有工作。
原來他平時都是自己照顧自己,自己做飯,收拾,學習。
這樣的家庭條件,這樣的少年,讓人敬佩,也真讓人心疼。
03
不公平的因素肯定是有的,尤其對亞裔。
Lowell 的老師不斷給孩子們強調,不要只盯着斯坦福、常春藤這些頂級名校,
"你會發現,即使你的條件統統都符合,也進不去。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它還和一個叫‘種族’的小問題有關。"
這東西當然不能擺在明面上講,但它可以暗含在很多不好量化的、所謂的 " 綜合素質 " 裏去考量。
講真,同樣是卷,
咱們的中考、高考,就卷得明明白白,只看分數,多一分上,少一分下。
而國外的卷,則需要付出更多去 " 稀釋和中和 " 那些混沌和不透明的因素。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換來等量的回報。
但不努力,肯定也不會有回報。
我相信,影片中的每一個孩子,他們吃過的苦,走過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即便卷不過那些混沌因素,卷不過别人,也肯定會讓自己變得更好。
EASTWEST
不過話説回來," 卷 " 只是個人的選擇。
紀錄片中的孩子,他們是想追求卓越,想跻身精英,想赢的那一小部分。
其實還有很多别的選擇,就在 Lowell 的周圍,肯定就有不少輕松得多的學校。
他們只是選擇了更艱難,能赢過更多人的那條路。
他們的底線,可能就是别人的天花板。
給大家推薦這部紀錄片,意不在增加焦慮,相反你可能收獲更多的是「平和」。
看到一些真實,你會從中汲取感動和激勵的力量;看到 " 卷到盡頭 " 是什麼樣兒,自然也會重新思考 " 卷的意義 "。
畢竟在任何階段,任何領網域,能赢的只是頂層的一小撮。
對大多數孩子來説,理解努力的意義,能讓今天的自己赢過昨天的自己,就很好了。
片源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