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俞敏洪對談施一公:關于理想、人生方向的選擇,歡迎閲讀。
中國的科技和教育開始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來源|多知網
整理 |徐晶晶
圖片來源 |"老俞閒話"
多知網 6 月 27 日消息,昨日晚間,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攜新書《自我突圍——向理想前行》做客俞敏洪老俞閒話直播間。
對談中,在回顧早年成長經歷、人生的關鍵抉擇外,施一公提到當前中國的科技教育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尤其要注重基礎科學領網域 " 從 0 到 1" 的創新。此外,對于年輕人的專業選擇、是否要留學、東西方大學差異等話題,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談話的最後,當施一公提到這本書屬于自己的版税會直接捐給西湖教育基金會時,俞敏洪當即表示:" 我給你 1:1 配比一下,這本書你最後拿到多少版税,我新東方就捐多少錢給西湖大學。另外,我此前立的遺囑是,除了給家人留下必要的費用外,剩下的資產就抽成兩份,一份是留給母校北大,另一份是留給新東方慈善基金會支持農村地區教育發展。今天我被你感動了,我覺得可以稍微修改一下遺囑,後面也會拿出一部分捐給西湖大學。"
以下為施一公分享内容(經多知網編輯整理):
01
給頂尖與非頂尖學府學生的建議:你的社會責任感要和你得到的機會是要匹配的
俞敏洪:你上了清華,我上了北大,清北都是中國的頂級學校。現在回到清北校園,坦率地説,我看到一些學生身上已經沒有了我們這代人的精氣神兒。他們當然成績很好,但進了清北以後,有的比較迷茫,有的有心理壓力,面對未來不知道自己要幹嘛。對于現在進入清北等頂尖學府學習的這些學生,你有什麼樣的寄語?還有更多的年輕人其實沒法進入清北,對這些學生,你又有什麼樣的寄語?
施一公:對清北學生,我以前在清華生命學院做過班主任,做過院長,也經常和學生座談。我經常講一句話:" 你們要意識到,你們有這個機會能進入清華上學,固然有自己的個人努力奮鬥,但不要忘了,這也是全社會賦予你們的。因為你們占了一個位置。在這個社會中有一個獨特的機會屬于你,你對這個社會也有了一份責任,你不要浪費了,你絕不可以説只是靠個人努力考上的所以想頹廢就頹廢,這是不對的,你的社會責任感要和你得到的機會也是要匹配的。"
但另一方面,我骨子裏從不以大學論英雄。任何一個人都有獨特的地方。考不上好大學的人并不意味着将來就沒出息,任何一個堅持自己理想的人,或多或少最後都會實現理想。
我很幸運就有這樣一批學生,他們最初的背景按現在主流來看是不太好的,是二本三本大學畢業的,最後到了我的實驗室後,非常努力,有的成為了學術大家,非常了不起。
所以我一直堅持一點,在所有人才培養的理念裏,每個人都可以成才,但是你在哪方面成才、怎麼成才,這得靠自己的堅持,堅持是必須要有的。當然,在堅持之外,在堅持的過程中要有一些機會,要有一些人能夠賞識你。但是如果連堅持都沒有,哪來的後面的部分?所以我對學生的要求很簡單,你努力做到你自己的極致就行了。機會是會給你的,因為你已經努力了,會有機會被你創造出來,但如果你自己不努力,就説自己沒有機會,這是不對的。社會競争激烈,機會很少,一定是絞盡腦汁兒使勁渾身解數努力之後得來的,要付出你的努力,不要給自己理由不努力、坐等機會,這是不可能的。
俞敏洪:對于沒有進入頂尖學府的學生,每個人都能成才,不管你在什麼大學,成才是一種自我要求,不是一種外在環境給你帶來的結果。當然如果進入了更好的環境,有更好的老師、更好的同學、更好的科學實驗設備或者圖書,可能你成長的速度會快一點,但是,也有很多人是在沒有這樣的環境之下依然成才了。不要以環境不好、學校不好為由,本身就放棄努力和志向。環境再艱苦也不要找外在理由,因為找外在理由就是為自己的退步找理由。
施一公:其實作為學生,作為孩子,當覺得自己不如人的時候,這種自卑是很自然的。
當你覺得自己不如人的時候,你不一定不如人。
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個科學家,看到了太多考試很優秀很聰明的人,但是他就是會考試。實際上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有些人的靈氣是反映在做實驗中,有的人的靈氣是反映在思維的嚴謹。我确實不認為所謂的 IQ 和考試成績就一定能反映出這個人将來的潛力。
我覺得一個孩子如果能讓一個因材施教的老師發現長處的話,他一定會成才的,一定會在他的領網域成為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俞敏洪:人有的時候像花一樣,有的花是在春天開的,開得很早,有的花可能到了夏天才開,臘梅花要到冬天才開,但臘梅花如果不經歷過前面那兩個季節開花的忍耐的話,它怎麼可能冬天開花?
施一公:你説得非常對,我對學生的鼓勵就是不要着急,每個人都是天選之人。但天選之人的發現必須要依靠自己後天的努力,依靠後天對自己的肯定,一個努力并且肯定自己的人就會不斷進步。盡管每個人是天選之人,但有的人一輩子就把天選之材這件事給浪費掉了。
02
關于年輕人是否要留學:中國的科技、教育開始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并不是固步自封的時候,鼓勵科技文化充分交流
俞敏洪:當今這個時代,很多年輕的孩子依然還在思考要不要去留學。你覺得,當今這個時代,這些年輕的孩子還要不要去留學?還能從留學中有怎樣的收獲?比如在西湖大學讀本科和到斯坦福大學讀本科,你建議孩子們怎麼選擇?
施一公:第二個問題比較容易回答。西湖大學對大學生的要求是,在本科讀書期間,大學生至少要有一學期交換到對口大學,在對口大學交換一年進行學習。這期間,他們會有一個深度的文化浸潤。
對于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我也是很直截了當,我鼓勵大家還是走出去看一看,但是要帶着自信,也要帶着雙向理解。我覺得大學是培養人的地方,尤其是本科。培養什麼人?除了培養學術能力之外,也培養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人。尊重自己,你就不會自卑;尊重别人,你就不會太自大。我認為在當下的國際大局勢下,中國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國越來越強大,我們的年輕人更要胸懷世界,熱愛自己的祖國是必須的,但同時要胸懷世界。
因此,我覺得出國留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20 年之前,國内的研究水平可能不如海外一些國家,但現在我們趕上來了,在一些領網域已經接近甚至實現趕超,整個中國的科技教育往前走,通過幾代人,跨了好幾大步,現在開始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但這個時候并不是固步自封的時候,我也相信國家會鼓勵孩子們繼續在留學舞台上交流,只有科技文化充分的交流,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更好地往前發展,最終應該形成一個互相交流的平台,有一天如果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大學生願意到中國來進行學術交流和教育,中國孩子也願意自由到世界交流,我覺得這樣會推動和促使中國和世界的共同進步,才是一個真正更好的狀态。
03
關于東西方大學的不同:需要在基礎研究領網域實現 0 到 1 的突破,這離不開更好的學術氛圍的營造
俞敏洪:東西方的大學在學術研究上的不同有哪些?比如西方大學的優點到底在哪裏,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什麼?反過來,中國大學體系的優勢在什麼地方?我們怎樣能夠發揚優勢并且取長補短?
施一公:我先定性地説一下,我們國内的大學一直在改革、變化之中。這種改革和變化的幅度在過去幾十年遠遠大于世界任何其他國家的大學。因為我們是一個開放的國家,博采眾長。不僅是教育,科技也是一樣,我們一直在看、在聽、在學,并根據中國的國情在改。其實我們的科技、教育方面的機制改革一直在進行,這一點已經和其他國家的大學不一樣了。
到現在為止,教育科技機制上還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現在總體而言,方方面面在往前走得很好的時候,我認為需要改進的可能更多的是多樣化多樣性和自主權的落實。尤其是在基礎研究領網域實現 0 到 1 的突破,需要一些自發的突破。
國内大學現在在很多方面做得是非常好的,包括目标導向的基礎研究、舉國體制,這是中國獨有的優勢。但是我們有時候也要注意一點,就是這種從 0 到 1 的突破。要想真正實現從 0 到 1 的突破,是需要目标導向不明顯的一種學術氛圍,這種學術氛圍需要我們更好地營造。實現從 0 到 1 的突破對我們來説真的是太重要了,因為從 1 到 100,在别人的 1 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能力,我們其實做得非常好。但是從 0 到 1 的突破,這裏面需要我們反復思考,我們要在怎樣的一種大學的教育才能實施。
總結來看,我們已經做得非常不錯了,但是可能需要進一步改進的是怎麼樣營造更好的氛圍,讓在中國這樣的泱泱大國裏有一部分人能夠聚焦在科學研究領網域的自由探索上,自由探索實現 0 到 1 的突破。這就像蓋樓,樓挖得越深才能蓋得越高。但是基底不夠深的話,樓蓋好以後,要想在上面再加一些層是不可能的。對中國這樣的泱泱大國,不可能靠任何一個國家去彌補基礎研究的 0 到 1 突破的不足,只能靠我們自己。而靠自己的話只能是在我們的大學、科研院所創造更好的環境,讓大家能夠去突破。
04
關于專業選擇:個人興趣結合社會需要
俞敏洪:眼下也到了孩子們選專業的時候了。當初你為什麼沒有選數學系、物理系,反而選了生物系?你是怎麼選專業的?對當今大學生選專業有什麼樣的建議?
施一公:當一個人能上大學時,哪怕上的不是最好的大學,這個人總體是衣食無憂的。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我是不建議學生或學生家長把學一個專業将來就業能掙多少錢作為首要考慮因素。
我建議,第一是憑興趣,你有興趣是最好的。但是很多年輕人經常是沒有興趣的,因為在每天準備考試刷題中,他是有功利心的,他很難對一件真正的事情感興趣。怎麼辦?有一個辦法就是我當時在清華選生物的辦法。我在高中雖然是物理競賽、數學競賽得過獎,但我并不是對數學物理有那麼大的興趣,我認為需要看到社會的需要,歷史發展的需要(這個世界将來的發展從事哪一行研究、從事哪一個專業可能會更好地改變世界?),再加上個人的興趣綜合考慮。
我當時選生物也是陰差陽錯。當時清華招生老師告訴我 21 世紀就是生物化學的世紀,我當時突然之間開竅認為,既然生物和化學結合是生物化學,生物和物理結合不就是生物物理,生物和數學結合就是生物數學,還有生物計算機、生物工程……可以延伸出幾十門不同的領網域。我當時對生物一點都不感興趣,但就是選擇了清華生物系。社會将來發展可能出現的巨大需求,是我當時選擇專業方向的主要考慮。
05
西湖大學是新型大學,用小而精的模式在科技教育領網域進行新的探索
俞敏洪:為什麼離開清華做西湖大學?你放棄了一部分學術研究的時間去做行政,去建設西湖大學,一定是看到了背後它的更大的價值。這個更大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施一公:我覺得我真的是很幸運。如果沒有改革開放,不會有出國留學;沒有出國留學,沒有在普林斯頓大學那十年的打磨奮鬥,不會有我在學術界的一些成就和地位,也不會有在清華的眼光和做法;如果沒有在清華的十年的奮鬥、全力以赴,也不可能有這麼深的對教育制度的理解,也不可能如今和一大批同道,在政府、企業、老百姓、社會各界力量的支持下一起做西湖大學這件大事。
但是我在這兒想特别強調的是,西湖大學是一所新型大學。它不是我們平常看到的一個普通的公立大學或民辦大學。什麼叫新型大學?它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截至目前,有三萬多位捐贈人為西湖大學捐贈。這所大學一定是在政府全力支持下才能辦起來的。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就是在政府支持下,希望在科技教育領網域做一些改革探索的大學,這才叫新型大學,它既不是屬于任何一個企業家,任何一個基金會,也不屬于任何個人,它是屬于全社會的大學,是國家的大學,只有這樣的大學才能夠在中國生根發芽,做起來。
當然,我這話説得非常大,但是我心裏真正想的就是為了祖國将來的發展,為了世界将來的美好創辦的大學。
西湖大學,雖然它很小,但是我覺得西湖大學是能帶來奇迹的,如果説一個大學能帶來奇迹的話,一個學校最後你為他全部付出,讓他成為一個奇迹,帶來奇迹。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個人總會老去,但是你總會要看一看自己能留下什麼,能做什麼?你的時間花在什麼地方會比較值?對我來講,如果西湖大學代表了一種理想,我過去 10 年、20 年、30 年做的準備似乎都是為了這樣一所大學,它需要走這樣一條路,需要我花一點時間去克服困難,這不是挺好的一件事嗎?所以我是能心理平衡的,也只有心理平衡我才能往前走。
俞敏洪:你犧牲了一部分的自我時間,但是創造了一個更大的平台,讓更加有才華的人在這個平台上能夠順利做出他們的科學研究,以及未來有更多的人做出科研成就、為國家做貢獻。這比你一個人 100% 全情投入做科研,更有無數倍的放大效應。
施一公:是的。當然中國現在發展得非常好。但是在教科書中,以中國人命名的定理、公理是很少的,畢竟過去三四百年間,現代科學沒有起源于中國。有時候我想,改革開放到現在也 40 多年了,這麼長時間有這樣一個偉大的環境,有這麼聰明、這麼智慧的一群人在努力,我們難道不應該做出更好的貢獻嗎?我指的是中國人代表中國代表這個民族不僅是填補中國的空白,不僅是讓中國在世界上站起來,而且是幫助人類文明更好發展。人類發展到今天,我們享受了這麼多的便利,不就是過去的這些科學家、工程師探索出的成果嗎?古代中國人對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我們正在做出越來越多的貢獻。但我覺得總得做出和我們的人口基數、中華民族的在世界上的地位相稱的、更大的貢獻才對。
當然這件事不是只有西湖大學才可以做。因為我在清華做了整整十年,清華是所很了不起的大學。中國總體而言,過去幾十年取得了日新月異的進步。中國的科技和教育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正在成為科技和教育的強國。但是也可能我性格太急了,我總覺得中國這樣一個泱泱大國,有 5000 年歷史燦爛的文化,14 億人口,總要不斷嘗試新的東西。清華北大浙大復旦交大這些大學非常優秀,他們做得很好。但是我們總是不斷要在科技教育領網域探索新的機制以适應新時代的中國。
西湖大學有點兒小,所以它特别适合去探索。這就是我們的根本目的。我為什麼最後從清華出來?絕不是清華做得不好,而是清華做得很好。我不是因為清華不好而離開,而是因為看到清華現在這樣做得很好,但是想嘗試一些新的做法,去探索用小而精的模式。在世界範圍内,用小而精的模式去探索實際上是很普遍的,像尖刀排一樣去探索。而且,在另外的一種類型的組織結構中間,也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會更加激發出一個團隊的創新能力和創造力。
俞敏洪:我還挺感動的,中國的科學家、文化學者,既然是作為主導社會、國家、世界進一步的力量之一,原則上就應該要建立起自己的人生信仰體系。這個信仰體系,在宋朝的時候,張載稱之為 "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中國古代士大夫的這種心願也使得一批士大夫文人真正變成了中國的良心、良知和精神的支柱。今天的我們其實應該有更大的世界格局和世界眼光。在這個眼光之下,如何推動祖國的科技進步、文化進步,就變成了當代知識分子或者科學家、工程師、人文學者的一種使命和信念。不管外部環境如何,這件事都不應該改變。如果一個人真正建立了這樣純粹的信念時,他也就有了一種不為風雨所動的堅持和勇氣。
相關閲讀:
施一公:西湖大學現有 201 位博士生導師,在校博士生超 1200 人
END
本文作者:徐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