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關税戰後,國内的直播間更熱鬧了,歡迎閲讀。
文 | 道總有理
特朗普胡鬧式 " 發瘋 ",讓原本面臨挑戰的全球貿易再次動蕩。如何規避這只亂飛的 " 黑天鵝 ",正成為越來越多的外貿商家的首要考慮。
" 家人們,原本要出口歐美的訂單,因為關税戰卡在路上了,現在工廠直發直播間!"
" 姐妹們看清楚了!這件衣服的吊牌、洗标都是按出口标準做的。直播間 4 折,就當幫咱們外貿人渡個難關,買回去覺得不值,7 天無理由退回來,運費我全包。"
" 説實話,做外貿 10 年,第一次這麼直接面對國内的家人們。以前咱們的貨都給老外賺差價,現在關税一漲,他們不要了,咱們自己人接盤!"
" 今天不為賺錢,就想讓大家知道,咱們中國工廠做的東西,不比進口的差!支持一波國產外貿貨,感謝家人們!"
這段時間的直播間裏,類似的橋段随處可見,盡管存在劇本的之流,但也不得不承認,一大批外商商家正瘋狂湧入國内的直播間。
就目前來看,由外轉内也是整個關税戰中的主流趨勢。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 50 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如此龐大的消費需求成了大部分外貿商家的退路和機會。
當直播間越來越熱鬧,國内的消費環境或許将迎來新的競合期,每個外貿商家都存在着巨大的機會,但同時,在奔向勝者的路上,也将面臨重重考驗。
" 自己人的地盤 " 真的好混嗎?
這不是外貿商家第一回嘗試外轉内。
事實上,早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年代,推動外貿企業轉向國内市場就成了大勢所趨,當年,國内的出口額同比下降 16%,大量外貿企業把市場轉移到國内。2020 年,全球供應鏈受外部環境影響而被迫中斷,當年第一季度,國内出口額同比下降 11.4%,整個外貿市場又迎來一次外轉内的浪潮。
這也就意味着,早在關税戰之前,國内外貿企業就積攢了大量的外轉内經驗。
公開資料顯示,當前的國内市場中已經存在外轉内的典型企業。如家清品牌樂樂桉,《天下網商》報道,樂樂桉背後的公司 2004 年開始做清潔市場,當時只做外貿 OEM。2024 年 618 期間,店鋪銷售同比去年增長 1684%。
無獨有偶,主營咖啡機出口的 HiBREW 追求内銷新增長,針對中國消費者開發智能泡茶機等新品類,目前,公司内銷占 HiBREW 總營收的 6% 左右,未來希望可以達到 20%。具體來看,國内的消費環境的确為外貿企業轉内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首先,國内供應鏈企業開始孵化自主品牌,并由 B 端面向 C 端早已有一套成熟的商業邏輯。尤其在短視頻平台的促進下,大量供應鏈商家湧入直播間。以義烏為例,過去兩年,這座小商品城在直播間的存在感陡增。
2023 年,抖音電商報告顯示,當年,浙江金華的商家整體銷量增長 108%,2024 年第一季度銷量同比 2023 年增長 111%,義烏小商品市場表現尤為突出,時尚飾品最暢銷,同比增長 97%。
需要注意的是,外貿供應鏈上的商品與國内市場需求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復。盤點幾大主流的跨境電商,服飾鞋包及珠寶配飾、家居家紡及廚房用具、數碼產品及配件占大頭,我國跨境電商出口商品中 " 消費品 " 一度占比高達 97.3%。
也就是説,國内外的消費需求其實差别不大,商家從外貿轉内供,光在產品端的可復制性就很大。
其次,國貨消費已是目前國内消費市場中的一大熱點。
受之前蜂花、鴻星爾克的影響,年輕的消費者對國貨的好感度直線上升,凱度咨詢的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 真國貨 " 品牌線上銷售增速是外資品牌的 2.3 倍,網友甚至自發建立 " 民族品牌數據庫 ",用來區分國貨與外資品牌。
這為外貿企業回國提前渲染了良好氛圍。
當然,外轉内在短時間裏勢必會出現水土不服。盡管國内消費需求巨大,但線上線下的商家競争也日益激烈。尤其是線上,直播帶貨成為商家必争之地,僅抖音一個平台而言,過去一年,超 3 萬個新商家首年店播即實現銷售額破百萬元。
69% 的商家通過店播實現商品動銷,其中超千個商家店播銷售額突破億元,16.2 萬商家店播銷售額翻倍,全國產業帶商家通過店播實現銷售額超 4300 億元。對于 " 人生地不熟 " 的外貿商家而言,無疑是一場大洗牌。
本地商家早把包括直播帶貨在内的多個賽道填滿,外貿商家之間的競争也不容小觑。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 2025 年 3 月,京東專區入駐企業突破 1200 家,盒馬外貿 SKU 占比提升至 8%。另外,外貿企業回國還需要面臨諸多細節。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參與内銷轉型的企業平均庫存周轉效率提升 40%,但仍有 32% 的企業需要國内認證體系重構。
總而言之,外轉内會是外貿商家在未來自救的一大手段,得益于前期積累,這一轉變會迸發無數生機,同樣也會險象環生。
商家不急,平台急了
關税戰一開始,國内就做好了承接外貿商家的準備。
就目前來看,以京東、淘寶、拼多多、快手、抖音為主的電商平台;大潤發、永輝超市、盒馬為主的實體零售;東方甄選、交個朋友各大直播機構……對外貿商家轉内銷的态度都給予了一定支持。
看上去,不等外貿商家着急,平台已經開始急了。整個消費渠道為什麼着急吸納外貿商家,除了一定的社會責任,其實也有一些不得不説的 " 私心 "。
《2024 年中國購物者報告》顯示,2024 年前三季度,在快消品市場上,電商銷售增長停滞,市場份額首次出現了負增長,降幅為 0.6%,電商渠道的客流占比則從 2021 年的 13% 降低到了 10%。
傳統電商中,阿裏、京東等傳統電商的零售業務的營收增速越來越慢,兩大短視頻電商平台裏,抖音電商的 GMV 增速在 2024 年首次出現了下滑,從年初到 9 月份由 60% 降至不足 20%。同一時期,快手電商的 GMV 增速為 15%,遠不及 2024 年之前。
同樣的,去年線下渠道的市場份額雖出現了 1% 的增長,但從零售業百強數據來看,過去十年間,消費市場快速擴大,可零售企業的規模不增反降,市場份額也從 8.86% 下降到了 4.34%。線上與線下零售急需尋找下一個亮點。
當用户增長很難泛起水花時,整個零售賽道開始在商家端發力。
這兩年,供應鏈已經是零售界最大的話題之一,外貿企業大多有着成熟且優質的供應鏈,這很符合當前零售行業的需求。且在這個質價比逐漸取代性價比的時代,外貿商品因為普遍執行國際質檢标準,如歐盟 CE 認證、美國 FDA 認證,其品控水平可能高于國内同類產品。
電商平台與大型實體零售中心都想借助外貿供應鏈,來提升品質标準。
可以确定的是,消費者對外貿商品有天然 " 濾鏡 "。據悉,大潤發賣場中已經引入首批外貿優質生姜,4 月 15 日上架當天,華北區生姜銷量比之前日均銷量翻了 6 倍,僅一天銷售 1.2 噸,次日銷售 1.56 噸。
外貿企業也深谙平台與消費者的心理,相同标準、相同質量要求、同一條生產線的 " 三同 " 标準已然成了企業轉内後的又一次競争熱點。于國内供應鏈而言,外貿企業帶來 " 鲶魚效應 ",利弊共存。
但對各大零售渠道來説,或許利要遠遠大于弊。
此外,外貿企業可以填補國内市場的品類空白。
當前,零售渠道面臨商品同質化,外貿產品似乎讓行業看到了難得的新鮮,尤其是帶有海外特色的產品。抖音電商數據顯示,早在 2022 年,海外爆品相關的内容在抖音平台上的播放量成倍增長。
4 月 13 日,臨沂一家波西米亞風陶瓷出口企業轉内銷後,僅僅 6 個小時,就賣空庫存,首次試水國内電商 8 小時的銷量高達 9 萬件。" 外貿轉内銷 " 成了各大電商平台的流量招牌,據悉,小紅書上有關外貿轉内銷的筆記已經高達 1 萬篇。
時至今日,線上流量紅利消退,線下消費降級,外轉内是難得的好兆頭,平台着急哄搶也在情理之中。
下一步,要從頭開始嗎?
從整個大環境來看,外貿企業轉内銷有得天獨厚的背景基礎,平台、消費者、政策、資源……無一不想促成這一場時代商業循環。但撇開這些外在條件,從外貿企業的自我視角立足,轉内後要面臨的挑戰數不勝數。
尤其那些想走品牌路線的商家,説一切要從頭開始也不為過。
首先,目前國内的消費環境裏,想要孵化一個新品牌既需要時間成本,也需要資金成本。2024 年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調研顯示,超 70% 的企業需耗時 1-3 年才能建立基礎品牌認知,而同期市場淘汰率高達 40%。
資金成本方面,國内電商的新品牌獲客成本逐年增高,這已是不争的事實,多數商家在流量上的支出基本占到總成本的 20% 到 30%,有的甚至高達 50%、70%。内容平台如小紅書,雖為商家提供曝光機會,但算法推薦下,中小品牌一時難以觸達精準客群。
沒有品牌基礎,消費者就很難買賬。
艾瑞咨詢顯示,62% 的消費者更傾向選擇已有認知的本土品牌,尤其在食品、家電等注重安全性的品類中。這段時間,大量外轉内的銷量 " 神話 " 層出不窮,但這不排除國内消費者有情懷消費的可能。
正如當年國貨爆紅,一旦情懷經濟消失,沒有品牌基礎托舉的外貿商家很容易一蹶不振。
除了品牌出頭困難,國内價格戰也是大部分外貿商家最擔心的。出口,關税壓力大,可轉内所要面臨的低價競争同樣會導致利潤空間壓縮。根據 " 鲸商 " 報道,一温州小家電出口商家,出口的微波爐淨利潤率将從 10% 驟降 3%。
加上產品适配與市場需求、供應鏈與成本結構的轉型、競争環境的不确定性……這些都為外貿商家的未來增添了一絲危機。值得慶幸的是,國内電商平台從去年開始加大扶持商家,今年以來,拼多多、京東、淘寶、抖音幾大主流平台對商家進一步加大重視。
從某種程度上,這将對衝外貿商家轉内的焦慮。
至于其他方面的努力,一些典型的外貿轉型企業或許可以值得參考。
以東莞羊絨企業 " 藏裏羊 " 為例,這一從外貿貼牌轉向高端自主品牌已實現抖音年銷售額破億。其核心邏輯是 " 老板直播 " 人設打造專業形象,結合 " 香蕉褲 " 爆款策略,再将海外供應鏈優勢轉化為國内用户可感知的 " 源頭工廠 "。
2024 年," 藏裏羊 " 海内外銷量加起來共做了 6 億元的生意,僅 " 藏裏羊與羊絨哥 " 抖音直播間就貢獻了 4 個億的 GMV。抖音電商數據顯示," 藏裏羊與羊絨哥 " 直播間是抖音熱賣榜、回購榜的 TOP3,也是抖音長袖羊絨衫好評榜 TOP1。
随着越來越多的外貿商家湧入國内,在直播間裏高調亮相,企業應該很快就會意識到,回國是需要在產品适配、渠道效率、品牌心智等方面加碼,而不是單純地依賴產能轉移。大環境再熱情,授人予魚,終不如授人以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