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歷史影像:對岸軍隊手中的M55型自行火炮,歡迎閲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戰史探索者 Author 毛豆 123
(注:為遵守相關規定及要求,文中對于特定時期的對岸軍隊以 " 蔣軍 " 稱呼。文中圖片裏出現的旗幟、符号以及對應文字,均為歷史材料、科普作用,不代表本号立場,望讀者周知。)
1958 年 9 月 12 日,蔣介石前往澎湖,視察剛運抵的美制 M55 型自行火炮(蔣軍方面稱之為 "8 寸自走榴 ")
據悉,這批自行火炮總共發射了 82 枚炮彈,雖給我軍帶來了一定的殺傷,卻遠沒有對岸自媒體宣傳的那樣,什麼 " 一炮炸過去消滅我方 700 餘人 " 的毀滅性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蔣軍使用的這批 "8 寸自走榴 " 配有 VT 印信,因此對我露天設定的炮位仍具備一定的威脅性,但遠沒有美制的 M114、M1A1 型 155 毫米榴彈炮帶給我方的殺傷強。
而在參與金門炮戰的蔣軍第 607 炮兵營 1 連的上士士官郭林初口中,M55 型自行火炮還被我軍擊毀過一輛:
" 炮戰期間,對岸圍頭陣地一發炮彈打來,命中本營駐守于内洋一門炮,打中八寸炮車駕駛台前面,打進一個洞,炮彈在車上爆炸,當場 5 人陣亡,4 人受傷,僅有駕駛逃過浩劫。
因出任務時他沒事,正逢日昨命中目标,得上級頒給加菜金,當下采購,下廚煮菜想給夥伴吃,煮好準備送飯去,先挂電話連絡沒人接,派人查看,才知道不幸消息。後來,這門炮車拖到太武山公墓擺了一段時日,美國人才運回去。至于陣亡的官兵都加以火化處理。"
而據博主 "60 炮 " 的統計,蔣軍當年在金門總共部署了 6 輛 M55 型自行火炮(後被美方盡數索回,換成了牽引式的 M115 型 203 毫米火炮),每輛自行火炮的彈藥基數為 20 發,全部采用電動射擊,僅一發炮彈的重量就高達 200 磅(約 90 千克)。
▲蔣介石專機抵達後,随即得到了駐台美軍顧問及 " 澎防部 " 司令官胡宗南的歡迎
▲在一眾高官的陪同下,蔣介石一邊聽着現場官員的解説,一邊饒有興致地觀摩起了 M55 自行火炮的搶灘登陸作業。現場不少官員還不忘看看手表,計算時間
▲在人員引導下緩緩開下 LSM 登陸艦,向着岸上緩緩駛來的美制 M55 型自行火炮。所謂的 "LSM", 即 " 中型登陸艦 " 的英語縮寫,其總排水量往往不超過千噸,配有 20、40 毫米口徑機炮用于自衞,主要負責運載坦克和物資使用
▲這些 M55 型自行火炮均配發給了蔣軍陸軍第 607 炮兵營。然而,該營僅經過了一周的适應性訓練後,便被要求開赴金門作戰
▲從一旁蔣軍官兵的身高可看出 M55 型自行火炮的巨大
▲演訓完畢後,同官兵一道合影的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