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經濟數據走弱背後,如何客觀看待經濟增速?專家這麼説,歡迎閲讀。
作 者丨崔文靜
編 輯丨姜詩薔
8 月以來相對低迷的股市行情疊加 7 月整體走弱的經濟數據,引發部分市場人士廣泛讨論。
怎樣客觀看待國内當前相對放緩的經濟增速?重點領網域風險化解情況如何?面對内需疲軟的重大挑戰,從何處着手效果更為顯著?針對此類市場熱議問題,21 世紀經濟報道采訪了相關領網域專家,解讀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尋覓資本市場配置機遇。
綜合受訪人士分析,盡管當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中央對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等重點領網域風險高度重視,無需擔心經濟出現系統性風險;内需疲軟之下,中國經濟增長戰略要更多跳出需求側,更多從供給側思考問題。
我國經濟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
8 月 16 日召開的國務院第二次全體會議提到," 确保全年完成目标任務,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這被受訪人士解讀為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高度關注以及穩增長的決心。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解近期市場對 7 月經濟數據走弱的擔憂。
7 月,包括工業增加值、社零、固定資產投資等在内的多項經濟數據低于預期,僅統計局新發布的服務零售額表現亮眼,同比增長 20.3%。
導致 7 月經濟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将其歸納為四大因素:一是台風、暴雨、高温天氣對建築施工造成影響;二是房地產銷售持續低迷,房企回款受到約束,新開工項目不足;三是外需放緩對制造業的收縮效應增強,中國經濟平穩復蘇更需依賴内需。四是工業去庫存進程仍拖累經濟增長,但拖累程度有望減弱。
目前,随着秋天的到來,高温等不利天氣帶來的影響逐漸減少。房地產方面,近期已有多項優化房地產調控措施陸續出台。受訪人士預計,8 月中下旬将是政策密集出台期,屆時将有更多政策推出以助力經濟發展提速。
" 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受訪人士告訴記者,其提到,在看到短期困難挑戰和階段性壓力的同時,更要增強長期發展的信心和耐心。
首先,要客觀看待當前經濟發展的速度。上半年 GDP 同比增長 5.5%,明顯好于去年,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領先,8 月 16 日召開的國務院第二次全體會議凸顯出對穩增長的決心,強調要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務,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年完成 5%的增長目标具備堅實基礎,在我國經濟大體量、高基數情況下實現 5% 增長目标,既殊為不易,也務實可行。
其次,要準确把握經濟運行中的亮點。國内需求穩步擴大,產業結構繼續優化,高技術投資較快增長,新動能發展壯大,通脹形勢總體穩定。
再者,要堅定對重點領網域風險化解的信心。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打出了一套政策組合拳,釋放出穩定經濟、擴大内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的有力信号。針對近期市場較為關注的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等重點領網域風險問題,中央高度重視,相關風險的處置化解正在穩步推進過程中,近期一些優化房地產調控措施已經陸續出台,8 月 16 日國務院全體會議專門強調要有力有序有效推進重點領網域實質性化險。相信後續在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領網域将有更多實招硬招落地見效。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對此要有充分信心。
中國經濟增長戰略要更多從供給側思考問題
" 本次國務院全體會議凸顯政府對于經濟形勢的重視和政策穩增長決心,并且強調落地成效,對于市場信心提振有望帶來積極影響。" 中金研究表示。
市場信心的提振離不開經濟的向好發展,自 2022 年以來,中央多次指出,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重大挑戰是内需疲軟。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戰略要更多跳出需求側,更多從供給側思考問題。2020 年的《2035 遠景規劃》中提出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 : 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動态平衡。在目前需求無法有效拉動供給的背景下,要更多考慮如何從供給端創造需求。
在章俊看來,投資和消費都可以從供給端發力。傳統基建和房地產對中國投資内需的拉動已經逐步降低,但中國已經在供給端開始發力做加法,目前中國在新能源和數字經濟方面已經形成規劃化和產業化,并在全球範圍内形成領先優勢。例如,新能源已經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從上遊的新能源發電組件設備、到下遊的新能源電池、汽車、充電樁等帶動了國内相關的數萬億的投資和消費,并形成了規模化出口。中國的數字經濟規模超過 40 萬億,全球範圍内僅次于美國,未來衍生出新業态和新模式成為經濟增長的新支柱。
此外,當下中國消費疲軟一方面是由于短期内經濟下行壓力導致家庭對未來就業和收入前景更為謹慎,另一方面更多是源自于民生方面的預防性儲蓄居高不下。大規模增加民生相關領網域投資例如教育、醫療、養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都可以在短期内起到拉動投資、改善就業和增加收入的效果,并在長期内起到降低預防性儲蓄,讓普通老百姓能消費并且敢消費。
值得注意的是,8 月 16 日召開的國務院第二次全體會議首次提出 " 大力提升行政效能 ",要求各部門 " 主動跨前一步,加強協同配合 "。中金研究認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各部門配合協同加強,有利于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面對的困難挑戰,進一步促進政策出台落地。
同時,本次國務院會議強調工作要落地生效,一方面運用簡明的話語強調各部門要圍繞 " 高效辦成一件事 " 攻堅克難,另一方面強調要 "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斷優化工作流程和推進方式 "。在中金研究看來,此類表述意味着接下來政策将非常注重實際的效果,包括經濟發展成果、市場與社會的各方面客觀反饋等等。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章寶怡
21 君薦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