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這種“紅包”又痛又腫,硬擠還很危險!了解這些少跑醫院,歡迎閲讀。
要説痛得印象深刻的皮膚問題,除了帶狀疱疹外,估計就是火疖子了。
火疖子是常見的皮膚感染,發作很快,有的幾小時就出現了,有的幾天内會初具規模。得過火疖子的人,都不想再碰到它了。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聊火疖子是個什麼問題以及怎麼用科學的手段拿捏它。
火疖子是什麼?
是皮膚上火嗎?
有人會認為,火疖子顧名思義就是皮膚上火後長的疖子,但實際情況不是這樣,不要望文生義。
所謂的上火,是不嚴謹的概念,更不是火疖子的病因。
其實,火疖子和疖子這種説法也不是學名,正規的稱呼叫做 " 疖 " 或者 " 疖腫 "。
它是毛囊和毛囊周圍的細菌感染。從上面定義可以看出來,它的病變位置在皮膚的毛囊和毛囊周圍,引起病變的基本因素是細菌造成的感染。
下面,我們來看看它的真面目:
圖 1. 典型的火疖子(引自參考資料)
光是了解這些還不夠,我們還梳理了火疖子的重要特點:
· 外觀是一個皮膚的腫塊,體積由小變大,最大可以超過 5 厘米;
· 可以發生在很多部位,尤其是臉、後脖子、腋窩、大腿、屁股等容易摩擦和出汗的地方;
· 幾乎都會有疼痛;
· 除了疼痛外,還容易有局部的紅腫、發燙;
· 前期比較硬、不化膿,後期容易化膿,膿液有的能夠自然排出;
· 痊愈前,一般會持續幾天到幾周;
· 痊愈後,可能會留疤。
那麼為什麼有人容易遭殃呢?這就要看引起感染的病因和風險因素了。
如果皮膚有損傷(比如抓傷、叮咬、濕疹等),或者和其他有火疖子的人密切接觸,又或者本身健康狀态不好(比如有糖尿病、有長期服用抑制免疫的藥物),那麼就會更容易出現火疖子。不過,話又説回來,即便健康狀态好的人,也可能偶然間中招。
不要誤會
這些不是火疖子
和火疖子類似但不相同的皮膚問題還有兩種,它們就是毛囊炎和癰。這兩種問題容易被誤會是火疖子,甚至這種情況還很常見。
圖 2. 火疖子和相似的皮膚問題(整理自參考資料)
上面是微觀上的示意圖,可以看出,毛囊炎、火疖子和癰有一些共同點,也有一些差别,我們用表格梳理了它們之間的比較。
表 1. 火疖子和相似的皮膚問題對比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毛囊炎和癰的實際形态。
圖 3. 毛囊炎 圖源:參考文獻 [ 7 ]
圖 4. 癰 圖源:參考文獻 [ 8 ]
如果自己無法确定疼痛的腫塊是什麼問題,那就先不要盲目治療,最好及時就醫,醫生評估後再針對性治療。
火疖子怎麼治?
不少時候,得了火疖子,倒不用着急去醫院。這是因為,輕微的火疖子可以在家處理,不勞醫生費心。
下面是在家可以做的事情:
· 可以温水熱敷,每天三四次,每次幾分鍾;
· 如果有流膿,則及時清潔和消毒;
· 保護好局部,可以用敷料覆蓋;
· 注意手衞生和局部皮膚衞生;
· 疼痛厲害時,可以按需使用止痛藥物,比如對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不要做這幾件事情:
· 不要用力擠壓、摩擦火疖子,也盡量不要自行抽膿治療;
· 患病期間,不要和他人共用毛巾一類的個人用品;
· 患病期間,不要外出遊泳,可能會把致病細菌傳染給他人。
如果病情失控,有下面的一些迹象,則建議尋求醫生的專業意見:
· 火疖子疼痛很厲害,一直沒法改善;
· 火疖子不斷變大、加重,甚至形成了癰;
· 開始發燒,體温超過了 37.3 ℃;
· 火疖子軟軟的、有一包膿,但沒有自然排出來;
· 火疖子老是復發,自己找不到原因。
醫生接診後,一般會考慮加強治療,一個是要不要用抗生素以及怎麼用,另一個是要不要切開排膿,這些治療都有助于病情恢復。
一般來説,如果有很多膿液,但沒有自然排出,就需要醫生人為幫忙排出膿液。排膿的常規做法是在火疖子的表面開個小口子,然後消毒傷口,可能還要在傷口内放上無菌紗布條,目的是吸收和清除任何殘留的膿液。
由于抗生素的使用以及排膿的治療比較專業,并且是醫生需要考慮的問題,細節方面就不過多拓展了。
不想再長火疖子
可以這樣做
關于預防,有 1 個壞消息和 1 個好消息。
壞消息是,其實火疖子不一定總能有效預防,因為有的時候是偶然發生的,沒辦法提前預知。
好消息是,有一些主流的做法,确實能夠減少發作的風險,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結合醫學共識,可能有預防作用的措施,有以下這些:
· 避免密切地接觸有葡萄球菌感染、火疖子或癰的人;
· 日常注意手衞生,學會 7 步洗手法,這有助于防止細菌傳播;
· 注意保護皮膚,不要經常磨損、抓傷皮膚,保證皮膚的完整性;
· 不要和他人共用個人物品,比如毛巾、刮鬚刀、衣物;
· 如果有共用的物品,比如床單、被套,要定期清潔和晾曬(或烘幹);
· 如果有慢性疾病或者免疫方面的問題,則要就醫處置,不要放任不管。
總結
最後我們做一個小結,梳理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首先,火疖子,不是上火引起的,不要被名稱給忽悠了。它在醫學上稱為疖腫,是一種由毛囊和周圍皮膚細菌感染引起的常見問題。它通常表現為皮膚的腫塊,可能伴有紅腫、疼痛和發熱,且可能在幾天到幾周内痊愈。
治療上,如果火疖子比較輕微,可以在家通過温水熱敷、清潔消毒、保持皮膚衞生的方法來自行處理,但病情嚴重或有加重迹象時應尋求醫生幫助,最主要的應對措施是抗生素和排膿。
至于預防,可能有效措施是避免皮膚損傷、保持個人衞生、不與他人共用個人物品等,這些可以降低反復發作的風險。
參考文獻
[ 1 ] Overview: boils and carbuncles.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13141/
[ 2 ] Boils & carbuncles.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15153-boils-and-carbuncles
[ 3 ] 患者教育:疖 .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boil-the-basics
[ 4 ] Boils and carbuncles.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boils-and-carbuncles/symptoms-causes/syc-20353770
[ 5 ] Furunculosis. https://www.visualdx.com/visualdx/diagnosis/?moduleId=101&diagnosisId=52666
[ 6 ] Furuncles and carbuncles. https://www.msdmanuals.com/professional/dermatologic-disorders/bacterial-skin-infections/furuncles-and-carbuncles
[ 7 ] https://www.mymed.com/
[ 8 ]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carbuncle
策劃制作
作者丨唐教清 皮膚科主治醫師 醫學博士
審核丨馮珺 國藥同煤總醫院 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策劃丨鍾豔平
責編丨鍾豔平
審校丨徐來 林林
相關推薦
2.知名男星自曝患癌上熱搜!這種癌症患病率持續升高,注意 4 點盡量遠離!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復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一起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