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對話傅利葉智能創始人顧捷:我們正處在人形機器人即将商業化的黎明時刻,歡迎閲讀。
傅利葉智能 GR-1 通用人形機器人行走視頻
随着特斯拉擎天柱(Optimus)引發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熱潮,國内企業也開始紛紛發力這個百億美金的 " 高技術 " 賽道。
钛媒體 App 獲悉,7 月 6 日 -8 日舉行的 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智能機器人公司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傅利葉智能 ")發布最新研發的一款通用人形機器人 GR-1。這是國内首先實現自研可商業化落地的通用人形機器人產品。
據悉,GR-1 采用電驅動技術,身高 1.65 米,體重 55 公斤,全身自由度達 40 個,最大關節模組峰值扭矩可達 300NM,步行速度可達到 5KM/h,最大負重 50 公斤,具備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穩健上下坡、抗衝擊幹擾等運動功能,或将能夠應用于工業、康復、居家、科研等多應用場景。
傅利葉智能創始人、CEO 顧捷對钛媒體 App 表示,從動作來看,目前中國人形機器人已進入領先狀态。相比液壓驅動技術,采用電驅動技術的人形機器人可以很好的量產,未來 1、2 年其運動能力和各個方面将有快速改進,潛力巨大。
" 為什麼今天我們發布通用人形機器人,因為我認為人形機器人已經接近開始可以商用化的一個黎明時刻。" 顧捷表示。
傅利葉智能創始人、CEO 顧捷(來源:受訪者提供,有略微調色)
據悉,傅利葉智能成立于 2015 年,深耕智能機器人技術,集團總部位于上海張江,同時在新加坡設立區網域總部,在上海、廣州、墨爾本、蘇黎世、芝加哥等地進行研發及生產布局,多年累計超過 5 億元的研發投入,垂直應用于健康、教育等多個生态場景。而集團旗下核心康復機器人已進入規模化應用,為全球超過 40 個國家和地區的 2000 多家客户提供智能康復綜合性解決方案,已是康復機器人賽道龍頭。
融資方面,最近一輪是 2022 年 1 月,傅利葉智能宣布完成 4 億元 D 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 2 期領投,沙特阿美旗下風險投資基金 Prosperity7 Ventures、元璟資本跟投,創下當時國内該領網域史上單輪融資額最高的紀錄。此前,該公司已獲國中創投、IDG 資本等機構的多輪投資。(詳見钛媒體 App 前文:《傅利葉智能完成 C 輪 1 億元融資,加速轉向產業型平台企業》)
實際上,早在 2017 年,傅利葉智能就率先發布了國内首款商業化下肢外骨骼機器人,以雙足機器人的形态開啓了人形機器人的雛形探索,此後不斷自研核心硬體及技術。2019 年,通用人形機器人項目正式啓動。
顧捷告訴钛媒體 App,他從 20 年前做學生參加機器人比賽的時候就意識到,人形機器人有一定的通用性發展場景,比如它能幫助人們在家照顧老人、做野外巡檢等。此次 GR-1 發布之前,傅利葉智能更多研發的是下肢外骨骼機器人,他認為這是穿在身上、沒有上半身的 " 雙足人形機器人 ",而過去十年,團隊一直打造機器人關節技術能力,并長期處于產品迭代中。
如今,傅利葉智能發布了公司首款通用人形機器人產品。
具體到 GR-1 上,據顧捷透露,相比外骨骼機器人,GR-1 通用人形機器人在硬體結構、運動控制方面均有不同。GR-1 可自行上下坡走路,可保持平衡且擁有一定越障能力,而且肌肉部分可實現力量負載,手拿水瓶放置箱子中,擁有和人的互動能力等。
" 以前大家覺得人形機器人只是做很緩慢的動作,好像除了跟你招手,沒什麼用處而且特别昂貴,就有點類似手機功能機時代到智能機時代。" 顧捷表示,随着技術迅猛發展,當前人形機器人已可以做翻跟頭、跑酷等一些簡單動作,他預測未來 3 到 5 年,人形機器人就可以落地實現一些通用場景任務,而且可以簡單和人做互動。
不過,顧捷對钛媒體 App 表示,當前 GR-1 人形機器人在走路、越障等能力上,相較期望值可能只達到了 20-30 分。" 我們還沒有做到 60 分到 70 分,但是公司已經有了足夠的技術儲備,在接下來幾年裏讓我們的人形機器人運動能力迅速迭代到 60 分的水平,它的應用場景才會出來,比如電網巡檢、遠程看護等。"
同時在認知方面,顧捷提到,GR-1 仍存在一定的迭代空間,需要 ChatGPT 在内的大語言模型做一些技術工作,把模型拆解成不同的任務自動在機器人上進行執行。" 未來與人機互動環節需要不斷迭代、打磨 "。
此外,在感知層面,人形機器人的傳感器技術需要不斷迭代;大腦層面,人形機器人需要大語言模型未來更有多模态、視覺、聽覺能力不斷融合,從而讓機器人的大腦能夠思考問題;執行層面,人形機器人需要更輕的材料、肌肉關節等能力需要提升。
當前,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處于追趕海外局面,特斯拉等科技巨頭也在研發人形機器人。特斯拉 CEO 馬斯克在今年 WAIC 開幕式上提到,其研發的人形機器人 Optimus 還在比較早期的開發階段,但他認為,未來将會誕生更多機器人,地球上人行機器人的數量将會超過人類數量,而且計算能力要強很多,進而讓機器人主導的生產效率将會比人類為主導的生產效率更高。
" 人形機器人最大的挑戰就是運動智能、認知智能,需要變成通用智能。而運動智能是傅利葉智能在做,那麼認知智能是需要大模型支撐。" 顧捷稱,目前,傅利葉智能已經與學術、科研機構以及一些 AI 公司合作,推進國内人形機器人的技術迭代和商用落地。
" 無論是 2015 年,還是現在想,哪怕今年傅利葉智能已經有先發優勢下,我依然覺得,人形機器人是一個失敗概率極大的事,正常情況應該不要去做。但我們願意去做技術發布和迭代,是因為不想等着别人把這件事做出來。我們希望,通用人形機器人能走向生活,哪怕我們是一塊‘石頭’過河,我們仍覺得這件事還是蠻有意義的。我們沒考慮商業化,一開始也沒有一個商業計劃書,也沒有市場價測算該怎麼賣、定價怎麼做,坦白講是沒有的。我們覺得這個事兒做出來應該有點價值,但這個價值很難去量化。
如果失敗了怎麼辦?我們整個康復板塊的專用機器人其實做的挺好的,我們也做到世界領先水平了,所以(人形機器人)失敗就失敗,失敗也沒有關系,再繼續做,第一代不行就做第二代,第二代不行就第三代。" 顧捷告訴钛媒體 App。
對于量產,傅利葉智能透露,GR-1 通用人形機器人将會在 2023 年底正式實現量產發售,目前有一些 AI 公司已經買了 GR-1 來驗證其 AI 算法。
顧捷強調,未來 5 年内,我們就有可能會擁有能執行通用任務的人形機器人,它們會走到我們身邊,這不是一件非常遙遠的事情。" 我們家裏有汽車、手機,那麼下一個你可能買的是什麼,未來説不定就是一台(人形)機器人。"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林志佳)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