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戰鬥在默茲河右岸:1916年5月-8月,德軍火焰噴射器在凡爾登的厮殺(上篇),歡迎閲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燃燒的島群 Author 群主飛龍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1178篇原創文章,作者:Kagohl 3。
全文共10827字,配圖19幅,閲讀需要20分鍾,2024年2月22日首發。
本文收錄于作者"Kagohl 3"專輯,歡迎持續關注。
1916年4月9日,在三月攻勢中沒換取任何重大果實的德國第5集團軍終于吸取教訓,決定集中兵力同時攻擊至關重要的304号高地和死人山,拔掉這兩座位于默茲河左岸的戰略要地。德國第5集團軍為此将左岸部隊全部集合起來組成"加爾維茨集群",并集結了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炮兵力量。結果這一天的戰鬥中,德軍損失數千大軍和17列車皮炮彈所換來的只是把戰線沿着死人山的北坡向上推到了山頂。德軍在死人山最高處的265号高地和295号高地與法軍的血腥拉鋸戰雖然導致法軍戰線在一些局部地區發生凹陷,但總體依然在法軍手裏攥着。
事實上,加爾維茨将軍對這種情況并不意外,他早在開戰前就确定無疑的對第5集團軍參謀長馮·克諾貝爾斯多夫表示,只有先行拿下304高地才能進攻死人山。而事實也的确如此,4月9日德軍在死人山的死傷相當一部分都是居高臨下的304号高地法軍炮兵造成的。此戰過後的12天内的連綿大雨使得德軍無法發起攻擊,而法軍卻在利用304号高地的炮兵力量不斷反擊,抵消了德軍在4月9日的收獲。
在這種情況下,德軍噴火工兵于3月中旬到4月下旬實施的24次攻擊也僅在阿沃庫爾和馬朗庫爾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在死人山卻毫無進展。不過,在戰略層面不斷犯病的德軍高層卻仍在戰術層面正确的肯定了火焰噴射器的效能,并在4月20日将第3、4禁衞工兵營合并為禁衞預備工兵團,成為了第二帝國唯一的火焰噴射器工兵團,也是一戰德國規模最大的火焰噴射器部隊。
圖1:1916年3月15日,隸屬于第3禁衞工兵營的M.1915小型火焰噴射器戰鬥組支援一群德軍突擊隊員攻向死人山的一處法軍陣地
圖2:1916年4月,升任禁衞預備工兵團長的貝恩哈德.萊德曼少校(手持白本者)在培訓隸屬于羅爾突擊營的火焰噴射器工兵,他們使用的是M.1914小型火焰噴射器
圖3:這張照片也拍攝于1916年4月,照片中的主人是隸屬于禁衞預備工兵團第2連的火焰噴射器操作手
1916年5月3日,重整旗鼓的加爾維茨集群卷土重來,再次全力攻擊304号高地。超過500門火炮對不到2公裏寬的法軍陣地實施了長達36個小時的轟炸,這是自凡爾登戰役爆發以來,法軍遭受的最長時間炮擊。法軍偵察機報告説陣地上的煙柱騰起2500多英尺高,地面守軍覺得"德國人為了結束這一切,下決心給我們每個人分配一門大炮專門轟擊"。在連續數周的重炮猛轟之後,法軍嚴重缺乏堅固的防炮工事,遭受了可怕的傷亡。一名法國軍官描述過他如何在一天之内三次被埋進塹壕裏,每次又被戰友們挖出來。其他人沒有他那麼幸運,據説有一個營只活下來3人,其他人多數都被炮擊活埋在工事裏了。
圖4:正在遭受轟炸的304号高地
法軍機槍火力點一個接一個被德軍炮兵炸毀,後方有兩天都無法把食物和補給送上高地,前線的傷員也撤不下來。那些足夠幸運能突破火力封鎖到達前線的援兵也迷了路,整夜在山脊上亂竄,尋找自己的陣地。有一名幸存的連長回憶説:"沒人知道各個團互相交錯的具體位置在哪兒……士兵們根本不敢挪動。上級下達的命令把士兵們一摞一摞地疊加成了血肉人牆,以此抵擋德國人的火炮"。加爾維茨将軍不愧是優秀的野戰炮兵專家,他策劃的炮擊成功為德軍在304号高地炸出來一個硝煙彌漫的立足點,加爾維茨集群得以在5月4日晚上對304号高地發動全面攻擊,已近油盡燈枯的法國守軍無力阻止德軍的攻擊,不斷被德軍逼出高地。然而,依然有相當一部分法軍在拼了老命抵抗德軍的攻擊,還硬是拖了三天之久,德軍不得不拿出工兵鏟和刺刀與這些頑強的對手展開白刃戰。
不幸的是,就在1916年5月7日,加爾維茨集群的野戰炮兵和輕型榴彈炮兵祭出了出爐不久的雙光氣炮彈(該型炮彈在5月19日被正式命名為綠十字 ),13000枚毒氣彈導致大批法軍中毒死傷,再也無法阻止帶着防毒面具的德軍的進攻。這一天,304号高地被德軍全線攻占。法國在戰後統計稱有至少1萬名法軍官兵為保衞304号高地戰死,而高地本身甚至因為炮擊被削平7米,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起抗美援朝時期的上甘嶺戰役。
需要注意的是,在304号高地的戰鬥中,禁衞預備工兵團第4連出動過小型火焰噴射器協助德軍步兵鏟除法軍的碉堡和機槍陣地,取得了一定成功。但304号高地的勝利主要是火炮們的功勞,所以作者我沒有找到火焰噴射器在此戰中的參戰日期、出動數量和攻擊地點的相關記載,深感遺憾。
圖5:德軍工兵在攻擊304高地的戰鬥中投入了費德勒在1914年改進而來的M.1914小型火焰噴射器,該武器在保留原有的鋼制燃料罐(高度60厘米,直徑25厘米)的基礎上撤銷了死板的伸縮式噴槍,改用一根152.4厘米的橡膠軟管(重量3.08千克)連接的同等長度鋼制噴槍(重量6.99千克,口徑8毫米),極大提高了靈活性
圖6:M.1914小型火焰噴射器空置重量18.15千克,滿載重量33.21千克,可容納16升混合燃料(重達15.06公斤),壓縮氮氣推進壓力為1827kpa,最大噴射距離18米
圖7:被德軍炮兵炸的支離破碎的304号高地法軍塹壕
但不管如何,304号高地的完蛋标志着德軍終于在貝當畫制的"抵抗線"破開了一個口子,打通了邁向死人山的大路。而本次攻打死人山的德軍部隊依然是上次在這裏碰了釘子的第22備份軍,不過該軍總司令老法金漢(德軍總參謀長的哥哥)吸取了教訓,直接讓炮兵往死人山高地狠狠的實施轟炸,德軍偵察機報告稱炮擊揚起的塵埃柱甚至高達800米。然而死人山的法軍官兵們确實不負勇士之名,在防御陣地被德軍大炮炸的滿地雞毛的情況下依然拼命死守,讓參與進攻的13個德軍步兵團深感焦灼。
圖8:德國軍官在觀察炮兵對死人山的轟炸
不過禁衞預備工兵團在此戰中也沒閒着,雖然1916年5月18日該部隊麾下的第5連僅是派出一個噴火工兵排協助步兵在死人山西側挖掘壕溝,但在1916年5月20日,禁衞預備工兵團第5、6連出動了16具小型火焰噴射器跟随第22備份軍的步兵對死人山發起了更加兇猛的攻擊,對準當面法軍塹壕和其中的掩體瘋狂縱火,在當天飽受綠十字毒氣炮彈折磨的法軍官兵再沒能組織有效抵抗,不是被活活燒死就是被火焰攆出塹壕後遭到亂槍射殺。德軍火焰噴射器的這次攻擊取得了不錯的戰績:死人山的一道1000米寬的法軍陣地被德軍完全占領。這也是自1916年3月以後德軍火焰噴射器在死人山終于獲得的一次勝利。
圖9:1916年5月參與死人山高地戰鬥的德軍噴火突擊部隊,他們裝備了3具禁衞預備工兵團提供的早期版M.1915小型火焰噴射器,手中的袋子裝的是容納有625毫升汽油的1915型球形燃燒手榴彈
第5集團軍總司令威廉王儲對自家部隊在死人山的進展大感喜悦,他後來寫道:"我從沒有這麼清晰地近距離觀察過一場戰鬥……我軍密集的彈幕射擊覆蓋了整個山坡,形成一幅壯觀的畫卷,死人山像一座火山一樣在燃燒,空氣與大地同樣在成千上萬發炮彈的爆炸聲中顫抖。進攻發起的零時降臨,我軍炮火準時延伸射擊,我從炮隊鏡裏清楚地看見我軍的散兵線躍出戰壕,穩步向前推進,我甚至能分辨出炮彈在各處爆炸後的硝煙。緊随其後的有預備部隊、彈藥手和塹壕挖掘連。不久,開始有人從法軍陣地返回我方防線,起初是少數幾個戰俘,然後越來越多,最後戰俘已然成群結隊,我終于長長出了一口氣!然後戰鬥出現了一個明顯的間歇期。我那被派往東岸比較遠的孔桑瓦森林監督進攻的參謀長給我打來電話説進攻失敗了,我軍到處在都往回撤。我告訴他,那是成群的俘虜在被押往後方!"
1916年5月24日,經歷數天的血戰之後,德軍在毒氣炮彈和火焰噴射器的大力支援下奪取了295号高地和重要的屈米耶爾村。德軍最遠曾經打到沙唐庫爾(Chattancourt)的火車站,并在布魯森林山腳下回旋,不過後來被法軍擊退。但不管如何,5月24日的勝利标志着德軍全面占領了死人山高地,徹底鏟除了法軍釘在默茲河左岸的喉頭刺,也标志着威廉王儲做到了本該在三月份就要搞定的任務。當然,德軍在三月初到五月底與法軍在304号高地和死人山的拉鋸戰中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相當于迄今為止凡爾登戰場其他地段的傷亡總和,其中還包括一個新鋭德軍步兵旅在一周之内幾乎打到全軍覆沒。
圖10:淪陷的死人山
圖11:1915年,第3禁衞工兵營發現現有的小型火焰噴射器将壓縮氣體罐納入燃料罐内部的設計極大阻礙了維護工作,僅是小故障就必須整個拆開修理,影響了裝備使用。于是該部隊利用技術經驗自行設計了早期版本的M.1915小型火焰噴射器,該型噴火器在高度62厘米、直徑25.4厘米的燃料罐背部安裝支架,插上一個高度同等但直徑只有12.7厘米的壓縮氮氣罐,是更先進的罐體分離設計。後來的事實證明,這種設計确保了兩個罐體出現故障可以直接送回維修并及時換新,不再需要整個拆開,而且還大大提升了燃料和壓縮氮氣的容量,使得火焰噴射器的射程和持續作戰時間更上一層樓。
圖12:早期版M.1915小型火焰噴射器空置重量12.8千克,滿載重量30.8千克,可容納19升混合燃料(重達18千克),壓縮氮氣推進壓力為2330kpa,使用6毫米噴嘴時射程25米,最大持續噴射時間25秒;使用8毫米噴嘴時射程可達32米,但最大持續噴射時間只有12秒
但現在法軍的壓力又加大到了空前的程度:德軍的兵鋒已經可以指向凡爾登城,而左岸的完蛋讓德軍可以把力量全部施加到貝當帶領的右岸法軍身上。304号高地和死人山高地的奪取也讓本來已經心灰意冷的德國陸軍統帥部重新燃起了希望,而且越來越多的情報表明協約國所謂的"夏季攻勢"馬上就要到來了:英國人很可能會在戰線中部的索姆河或北部的伊普爾實施進攻。德皇威廉二世下令必須在6月份徹底攻占凡爾登城。
在這裏值得書寫的是,德國陸軍統帥部之所以下定決心繼續向凡爾登城進軍,除了拿下了默茲河左岸,還有一個原因是法軍反擊杜奧蒙堡壘失敗,這件事其實和德軍火焰噴射器也有關系,但火焰噴射器在這之中扮演的角色不是反擊者,而是一場本不該發生的事故的悲劇性因素。
原來,作為凡爾登防御體系核心的杜奧蒙堡壘在1916年2月因法軍自己的錯誤被德軍"鐵24團"兵不血刃的奪取後,便被德軍當作了一個重要的部隊休整基地和後勤物資存放點,結果在1916年5月8日那天,幾個巴伐利亞步兵不知道是腦子犯病還是什麼問題,居然從手榴彈裏面挖出炸藥後放在翻過來的箱子上面當作燃料煮咖啡,而且這箱子還tm是無煙火藥箱!!!于是這小規模的爆炸直接點爆了一堆存放在倉庫裏的手榴彈,更傻逼的是,這些手榴彈不遠處還有幾個存放着火焰噴射器燃料的儲存罐,然後就是"喜聞樂見"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這些危險的燃料也被引燃了。
幾分鍾後,被引燃的的火焰噴射器燃料順着走廊到處流淌,最後直接延伸到了堆滿15厘米重型榴彈炮彈丸的軍火庫,瞬間引發了令人肝膽俱裂的大爆炸。杜奧蒙堡壘裏的守軍要麼被當場炸死,要麼被沿着走廊傳送的衝擊波撕裂了肺髒而死。再遠一點的地方,那些沒被炸死、震死的幸存者被火焰奪去了氧氣,窒息而死。堡内所有的燈都熄滅了,恐慌随即爆發。那些經過擁擠和互相踩踏而有幸逃出杜奧蒙堡的幸存者們面臨的命運更加悲慘:他們從濃煙和混亂之中湧出來,軍裝被撕碎,臉熏得漆黑,外面的德國守軍以為他們是德國人最害怕的敵人—法國的非洲部隊,于是立即開槍掃射,把他們全部撂倒。這場事故總共造成650名德軍死亡,第12擲彈兵團的整個團部覆滅。令人憤怒的是,德軍高層在此前反復強調一定要做好爆炸/起火的防範工作,但卻沒有得到堡壘裏面這群人的重視。後來一位歷史學者對這場巴伐利亞士兵直接引起的悲劇評價道:這是典型的南方德國人那種漫不經心、嬉皮笑臉的做派。
事實上,凡爾登法軍早就想找機會重新奪回杜奧蒙堡壘,這其中就包括法國陸軍第3軍第5步兵師長夏爾.芒讓,這位視死如歸的49歲将領于1916年3月下旬随第3軍來到凡爾登地區,接管的正是默茲河右岸地區面對杜奧蒙堡的那段戰線。1916年4月2日,芒讓剛剛抵達凡爾登就得知德軍用奇襲的方式攻占了重要的卡耶特森林(Bois de la Caillette),他立即把手中僅有的一個團拉上去反攻,并于3天後奪回了森林,這次反攻宣告法軍在右岸地區采取了全新的戰鬥姿态。尼維爾和芒讓幾乎每天都發動猛烈的小規模反攻,威廉王儲本人也承認這些反攻打亂了德軍在默茲河右岸重新發動攻勢的部署,而法軍總司令霞飛将軍在1916年4月10日視察了第3軍防線後更是要求貝當給予該部隊适當的支援,以求在杜奧蒙堡壘左右兩翼繼續發展戰果。
雖然杜奧蒙堡壘的炮塔現在已經失效,但德國人在堡壘北邊又挖了幾個新出入口,把它當作一個巨大的進攻坑道。新鋭部隊在這裏以逸待勞,每當法軍對德軍防線形成威脅,就可以從杜奧蒙堡地下出發反擊。每天夜裏都有上千人通過杜奧蒙堡去往四面八方。但最重要的是,這座堡壘為德軍提供了俯瞰整個前線的最佳觀察點。芒讓手下的一名機槍手羅貝爾·德索布利奧(Robert Desaubliaux)這樣描述杜奧蒙堡在4月至5月的戰鬥中所起的作用:"德國人從杜奧蒙堡居高臨下,我們幹什麼都瞞不過他們的眼睛,就算挖戰壕也會立即招來敵方炮兵一頓猛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盡快反攻堡壘,法軍在這片地區的反擊行動根本無法展開。
1916年5月8日的爆炸事故沒能躲過法軍的眼睛,包括芒讓在内的幾位高級軍官都看到了堡壘升起的巨大黑煙,他們意識到德軍自己引發的災難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大好機會。芒讓馬上建議用2個團在只有1公裏寬的地段實施反擊,一舉重奪杜奧蒙堡壘,升任凡爾登第2集團軍總司令的尼維爾将軍(就是後來在1917年白白葬送18萬法國将士的混蛋)立刻表示同意。但被霞飛"明升暗降"為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的貝當不願意,他更希望等到手中有足夠的部隊在更寬的前線發動進攻以提高成功的概率,結果霞飛向貝當施加了巨大壓力,不過杜奧蒙堡的爆炸也的确恰逢其時,所以尼維爾循循善誘的説服力還是占了上風。
1916年5月13日,第2集團軍籤發了第一批進攻命令,計劃于5月22日集結兵力,趁着杜奧蒙堡壘德軍混亂之際發動反擊,結果法軍這次又犯了保密工作不抓嚴的毛病,德國人在48小時之内就獲取了法軍進攻計劃的所有細節,并立即暫停了自己進攻的一切準備工作,開始緊急修復杜奧蒙堡的防御體系。法國第2集團軍這波非常土豪,一口氣出動了300門火炮,其中包括4門370毫米重型攻城炮。這300門大塊頭在攻擊前五天對着杜奧蒙堡壘及周邊大約0.647平方公裏的地發射了1000噸彈丸,對暴露在工事外面的德軍部隊造成了巨大損失,還有一枚重炮炮彈炸塌了杜奧蒙堡北面新開辟的主出入口。呻吟着的德軍傷員從四面八方湧進堡壘内部,把那裏的野戰醫院塞了個滿滿當當,堡壘頂端的信号塔連同裏面的通信兵都被炸上了天。
圖13:轟炸杜奧蒙堡壘的370毫米攻城炮
到1916年5月22日,杜奧蒙堡壘所有的瞭望塔都被炸毀了,四處爆炸的炮彈激起的硝煙和塵土使得堡壘内部的空氣幾乎不能用來呼吸。德軍最近剛安裝了發電機為杜奧蒙堡内部提供照明,然而發電機排氣管不知道哪裏在漏氣,讓空氣變得更加無法忍受。排氣管的裂縫剛剛修好,一發炮彈爆炸震倒了整整一面沙袋牆,正好掉在發電機頂上,把它埋在了下面。堡壘内部陷入一片漆黑,守軍再也無法觀察外面的世界,開始陷入越來越驚恐不安的情緒之中。有些人受不了了:一名連長在漆黑的走廊裏亂跑,狂亂地尖叫要宰了自己的上級,被3名士兵按倒在地。一枚法軍炮彈直接命中堡壘西南面的側射炮塔,守軍不得不放棄這處陣地。這處缺陷将在未來法軍的進攻當中發揮重要作用,可是除此之外,芒讓的攻城炮在堡壘的主體上連一個裂縫都沒打出。
更要命的是,法軍的炮擊根本沒怎麼影響到堡壘中的德軍炮兵,而且漫長的炮擊還讓德軍炮兵有大量的預警時間來調整大炮的射程和方位,幾乎不需要實地觀測,法軍士兵一躍出戰壕,德軍的炮火反準備就帶着致命的精确性在全線炸開了。幾分鍾之内,受領攻占堡壘任務的第129步兵團各連平均就只剩下49名官兵還能戰鬥,其中一個連只剩下1名中尉和27名士兵。
但該團殘部還是憑着勇氣在11分鍾内殺到堡壘臉跟前,半個小時内就奪取了堡壘上部分的四分之三,把戰線推進到了堡壘北邊尖端到東南角的連線,威廉王儲事後都表示"一時間我們似乎丢了這座堡壘"。堡壘外圍坑道的法軍進展不利,但内部的第129步兵團占領了被毀了一半的牆内堡,并在其頂部建起一個防守嚴密的機槍陣地,控制了杜奧蒙堡壘的整個上層結構。德軍愚蠢的試圖正面奪取法軍機槍陣地(肉身硬衝重機槍多少是有點憨批),結果參與前三波衝鋒的160名士兵最後只有34人跑了回去,第四波衝鋒被自家炮兵誤擊打崩了。無奈的德軍點着可燃物質試圖放濃煙逼出法軍,但也失敗了,結果這個機槍陣地直到5月23日早晨還死死把持着杜奧蒙堡壘上層結構。我個人再次對5月8日那幾名巴伐利亞士兵的混賬行為感到憤怒,若不是他們無視安全警告,德軍現在不可能如此狼狽,或至少在面對法軍重機槍阻攔時還有燃料補充給小型火焰噴射器,然後讓工兵操作它們去幹掉法軍機槍手,不過現在説什麼都晚了。
5月22日夜晚,芒讓帶着一名參謀軍官來到尼維爾的司令部,大聲宣布:"杜奧蒙堡是我們的了!"參謀軍官的巨大挎包裏裝滿了推薦授勳的軍官檔案。可是芒讓這波是典型的半場開香槟行為,目前的真實情況是法軍進攻部隊的損失越來越大,而德軍的反擊卻來越來越兇惡。德軍反攻部隊的流血最終換來了成果:法軍攻擊部隊的左翼在5月23日清晨被打潰,留在堡壘頂部的兩個營被困在狹窄的突出部,受到三面火力的夾擊。在突擊部隊右翼,法軍第74步兵團麾下的營長勒菲弗爾.迪邦報告團長,表示自己的營已經損失了40%的部隊,如果增援再不及時趕到,自己也守不下去了。芒讓以一貫冷酷無情的态度不斷派遣援兵,可這些援兵不是遭到德軍火炮和手雷的屠殺就是被彈雨阻擋衝不上去。
5月23日下午,勒菲弗爾.迪邦指揮的步兵營已經損失了72%的兵力,渴望的支援已經無望,而德軍已經包圍了他們,這位50歲的營長知道已經是無力回天了,被迫率領幸存的部下們舉起了白旗。在堡壘頂部的第129團也被包圍了,他們那挺架在西南炮塔頂上控制住上層結構的重機槍還在頑強地噴吐火舌,但子彈不多了。更糟糕的是,法軍沒有完全占領堡壘的上層結構,德軍因而可以通過東北角的一條隧道源源不斷地向堡壘地下工事派來增援部隊。23日夜晚,德軍依靠這條隧道送來了一個比火焰噴射器還要重量級的嘉賓:25厘米重型塹壕迫擊炮。德軍塹壕炮兵在離法軍機槍陣地僅有80碼遠的地方選了一處法軍機槍的射擊死角構築陣地,把塹壕迫擊炮運進陣地安裝好,随後,這個怪獸連續快速地向西南塔樓射出8發重型炮彈,每枚彈頭都裝有大量炸藥。爆炸過後,法軍機槍手連帶着他們的武器被炸的血肉橫飛,還不等硝煙散盡,德軍3個連躍出地堡殺向被炸得還沒回過神來的法軍幸存者。
1916年5月23日晚上,法軍第129步兵團和第74步兵團的殘存官兵借着月色逃回了自家陣地。法軍在這兩天的厮殺中沒有獲取任何回報,自身卻又付出了巨大死傷,僅被俘人員就超過1000人,第5步兵師更是一個連級的預備隊都沒有了,其駐扎戰線甚至一度有500碼寬度成了無人把守的危險區。後世有研究者認為,如果法軍像貝當堅持的那樣,等有足夠兵力再在寬正面上發動進攻,他們很可能已經奪回了杜奧蒙堡壘,可他們偏偏選擇了一個不該梭哈的時間貿然行事,并最終付出了巨大代價。令人嘆息的是,被霞飛看不上的貝當将軍卻把這次失敗的責任全攬在了自己身上,他在事後報告中甚至沒有一處指責過尼維爾和芒讓這兩個真正該滾去挨罰的王八犢子。貝當浩海般的胸懷真是該讓某些小人汗顏。
圖14:死于杜奧蒙堡壘失敗反攻的法軍步兵
紙兜不住火,杜奧蒙堡壘反擊慘敗的消息最終還是傳遍了前線,導致法軍士氣遭到嚴重創傷,有關"違反軍紀"(開小差跑路)的不詳消息此起彼伏,而還在為默茲河左岸勝利感到高興的德軍總參謀長法金漢中将得知此事後更是興奮的不斷搓手,直呼"這是他們能做的最愚蠢的事情"。法金漢不再猶豫,決定全力支持德軍在默茲河右岸集中力量取得大規模突破,這場行動代号"五月杯",其準備工作已經在快速進行中。此次攻勢成功的前景比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的更加樂觀:法軍在右岸的防線因杜奧蒙堡慘敗而遭到嚴重削弱,還有迹象表明法軍士氣正在衰退。在左岸,德軍終于拿下了位置險要的死人山和304高地,現在可以把炮兵部署在這兩處,對集結在布魯森林山脊背後的法軍炮群發動致命性的打擊。盡管貝當已盡力集中炮兵,但到5月底,德軍炮兵還是保持着很大的優勢,他們擁有2200門大炮,而法軍只有1777門。法軍在各處的後撤餘地都越來越小。
"五月杯"行動是德軍自2月份戰役以來在默茲河右岸發動的規模最大的攻擊,将有3個軍參加:巴伐利亞第1軍、第10備份軍和第15軍,總共5個師兵力。這差不多與2月21日進攻所動用的兵力相當,可是這次德軍的進攻地幅集中于5公裏的狹窄正面(2月份的進攻正面有12公裏寬),算下來每米差不多就有1人。這次沒有奇襲,沒有巧妙詭計,德軍打算單純靠蠻力在法軍防線上撞出一個大洞。此次進攻意在向凡爾登城做最後的衝刺。德軍的目标從西到東分别包括蒂歐蒙堡壘、弗勒裏山脊和蘇維爾堡壘,但其中首要的目标是沃克斯堡壘,這個堡壘是法軍防線東北盡頭的支撐點,對德軍左翼有不小的威脅。
為了保證"五月杯"行動不出岔子,德國陸軍統帥部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幹掉沃克斯堡壘。1916年6月1日,德軍第1、7步兵師的突擊部隊依靠高速度殺過卡耶特森林和沃山谷,滲透到了沃克斯堡壘背後的福明森林突出部,推進了731-914米的距離。事實上,在1916年3月-5月針對沃克斯堡壘的攻擊中,德軍經常在卡耶特森林和福明森林就被法軍機槍殺的屍橫遍野,而這次勝利卻沒有被這種陰影蒙蔽。
在6月1日晚上針對福明森林的戰鬥中,為了更有效的瓦解法軍塹壕工事,德軍第10警備團得到了禁衞預備工兵團的支援,他們運來了多具小型火焰噴射器和大型火焰噴射器。
德軍工兵們在運輸途中遭到了法軍炮火打擊,付出了2死4傷的代價,在安裝大型火焰噴射器的過程中又有5人遭到了毒氣襲擊,損失不算小。但進攻發起後,火焰噴射器工兵們立刻告訴法軍什麼叫"風水輪流轉",成功實施了一套"固定式與躍進式結合攻擊"戰術:大型火焰噴射器在40-50米外猛烈噴火,濃烈的高温火焰射流和刺鼻黑煙導致不少法軍無法正常操作武器,甚至看不清眼前的一切,小型火焰噴射器戰鬥組配合擲彈兵利用黑煙掩護快速衝擊,手榴彈炸懵了法軍步槍手,火焰點燃了法軍掩體和機槍巢。
德軍工兵并沒有燒死多少人,但火焰噴射器的強烈視覺效果還是打垮了法軍的意志:1014人做了俘虜,其中還包括第2步兵團的團長,而德軍工兵在戰鬥中只有1死3傷。
圖15:1916年6月1日,禁衞預備工兵團長貝恩哈德.萊德曼少校(最右邊坐着的戴眼鏡人士)與部下們在肖夫裏的花園中聚會,結果當天晚上他們的部隊就參與了"五月杯"行動的開場攻勢
圖16:一次典型的德軍火焰噴射器夜間攻擊
圖17:德軍在福明森林投入了照片中的這款M.1912大型火焰噴射器,該武器是費德勒在1911年基于消防局器材制造而來,高度102厘米,直徑51厘米,搭配有3米長度的橡膠燃料導管和一具長度175厘米、噴嘴口徑18毫米的大型噴槍
圖18:M.1912大型火焰噴射器滿載重量294千克,可容納170升混合燃料,壓縮氣體推進力為15個大氣壓強,最大持續噴射時間45秒,射程45米。不過該型噴火器可以換用30米橡膠管以加強作戰範圍
圖19:M.1912大型火焰噴射器的射流
- 全文完,敬請期待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