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中國内部,北方在供養南方?,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地球知識局 (ID:diqiuzhishiju),作者:那日蘇,制圖 / 編輯:果
1949 年,陳雲受命任上海市長,結果一到上海就遇上了與舊勢力投機商的對決,投機商大規模屯糧居奇,要把上海的糧價搞崩。結果源源不斷從東北運過來的糧食,徹底擊垮了上海投機商,這是電影《風起雲湧》中的經典劇情。
這個畫面,只是當代中國糧食版圖重構的前戲,一場規模巨大的糧食南北大挪移,彼時才剛剛開始。
那時候全國百廢待興,仗都還沒打完,工業建設、三大改造都是後來的事情。當時最着急的,其實是吃飯問題。
中國傳統的農業 " 基本經濟區 " 無論是中部還是江南,其實都非常缺糧,真正能調出糧食的地方,只有東北。
國家的飯碗,還是得看東北▼
當東北的糧食、長江中遊的棉紗、晉陝的煤炭,全部匯集在上海的時候。投機商即使投入自己的全部身家,再加上數倍杠杆,也無力吃下這些看起來無窮無盡的物資。
中國東北的糧食大開發,始于清末。在新中國成立伊始的 1949 年,還遠未達到如今的規模,糧食調出的比例還不大。
但是在短短 30 年間,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黑龍江谷地這幾大平原由荒野變為良田,農業開發的比例提升到 8 成左右。
我們現在再看看如今全國各省份的糧食自給率,很明顯的分為三檔:
黑吉蒙三省區,自給率高達 400% 以上,是獨一檔的存在。
第二檔自給率超過 100%,也就是除了省内留夠自己的份額之外,還有餘量支援其他省份的。有新疆、安徽、河南、遼寧、山東、河北、寧夏、甘肅、江西、湖北、湖南、江蘇、四川、雲南、山西。
其他省份則是第三檔,即糧食供應完全需要對外依賴、不能自給的省份。
很明顯,這三檔省份,已經形成了清晰的北糧南運格局。東北在其中,是絕對的扛把子。
前兩名來自東北
總體上北方自給率偏高▼
關于北糧南運,一直争議頗多。
糧食不能完全自給的省份,會擔心糧食安全的問題:如果有一天浙江遇到糧食短缺,遠在黑龍江的糧食運不出來怎麼辦?
而且糧食的省網域調配程式復雜,過程中可能出現很多狀況,比如動不動就搞個大新聞的食品安全問題。此外還有收入問題,產量大户卻也是低收入重災區,跨區網域補償機制一直是難題。
廣東最主要的糧食調入來源地是湖南,但湖南省又是全國耕地污染最嚴重的省份。在 2009 年,深圳、廣州、東莞分别檢測發現大米出現鉛、镉、砷等重金屬超标的現象,再一查,都是來自湖南。2020 年,又爆出雲南昭通查出一批來自湖南益陽的大米重金屬超标,土壤修復的任務十分緊迫。
糧食輸入省份有顧慮,糧食調出省份也有怨言。從數據來看,一個地方的經濟水平,往往和糧食產量負相關。產糧大縣很可能是窮縣,中國糧食產量最高的黑龍江和河南,都是地網域黑的重災區。
這是重工業和農業生產之間的相互衝突,一塊土地很難既要又要。
這一現象放在今天很正常,但在古代并不是問題,以前的產糧區和核心經濟區都高度重合,所有產業都是依托于糧食供應。
當中原是產糧區時,經濟中心一般在洛陽;當長江中下遊是產糧區時,經濟中心一般在揚州或者蘇杭。
哪能產糧,哪就富庶▼
只有交通大發展,主產糧區和經濟中心分開才成為可能。古代最大規模的糧食轉移,就是大運河漕運。
北京這塊地方,北枕燕山,西倚太行,南領平原,東望渤海。是蒙古高原、華北平原和東北三大區網域的交匯處,大運河一頭連到北京,另一頭是錢糧税賦的來源地江南。正是運河上往來如梭的船只,保障了京師朝廷的正常運轉,也讓北京成為東北亞的十字路口。
跟大運河的南糧北運比起來,今天的北糧南運,其實跟中國一千年來的整體經驗是反過來了。
北京能成為一國之都不是沒有道理的▼
但如果縱觀中國歷史,就會發現糧食轉移的變化遠不止這一次。
中國雖然很大,但是耕地比例小,而且東西南北之間的氣候條件差異巨大。不穩定的季風是催生農業文明的温床,但也是災害的源頭,水、旱、蝗、雹、風、疫、霜、雪、地震等災害太頻繁了,每年總要有幾個地方遭災。
從商代至今,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自然災害就有 5000 多次,平均差不多 6 個月一次。總體上,十年裏能有 4 年風調雨順就非常不錯。所以《禮記》才説,如果沒有三年的儲備,國家就無法運轉。
這就導致一年中中國各地的農業豐歉可能差異巨大,在各地之間的調配糧食,就成了中國人的必修課。
古時的人們面對天災并無太多選擇
實在沒有儲備糧食時,只能寄希望于其他地方的糧倉▼
這裏要提一個經濟地理學的經典概念——基本經濟區:
基本經濟區,簡單來説就是國内農業生產最發達、運輸最便利的地區。如果有一支力量,把這裏發展為自己的根據地,往往就能割據一方甚至統一全國。
從黃河流網域到長江流網域再到松花江流網域,中國的基本經濟區一直在轉移。
從北到南,再從南到北▼
這種轉移并非某個人或某個組織的規劃,而是開發條件、人口、農作物、氣候等多個因素的共同結果。
比如開發南方的黏重土壤、要清理亞熱帶森林,就需要鐵器;
比如江南在人口稠密且大量種植經濟作物後,糧食自給率就快速下降;
比如發源于伊拉克的小麥在北方逐漸取代了中國古代的粟;
比如在大規模利用化石能源之前,東北的寒冬是個無解難題。
基本經濟區在不斷轉移和變化,一個政權只有控制最強的基本經濟區并以此為基礎調配資源,才能解決全國吃飯問題。
戰國七雄之所以是秦國統一天下?除了軍事和行政,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史記》中所説的:" 關中之地 … 量其富,什居其六 "。一個關中就占據了全天下 60% 的财富。從汾渭平原到山東這一線,正是當時的基本經濟區。
因此我們能看到,從秦代到北魏的糧食轉移,主要是東西關系。比較著名的如河南鄭州的敖倉,把黃河下遊和關中連為一體,控扼住當時最主要的農業區。
從隋代到清代,長江流網域開發,進入南糧北運階段,大運河先是向西北,繼而向北,連接基本經濟區和政治中心。
南糧北運,是我國先民們的智慧▼
到了清朝,前期是湖廣熟天下足,這其實是一波長江流網域範圍内的西糧東運。此時長江下遊人口上漲加上大量種植經濟作物,本地已經餘糧不足。
清中期,人口升到 3 億,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接近極限,長城以内的可耕地基本開發殆盡,各地都談不上什麼 " 餘量 ",已經出現了糧食危機的前兆。但是,兩個外來變量再次提高了中國的糧食上限,一是工業技術,二是美洲作物。
這兩個變量對于傳統的人口稠密的基本經濟區影響較小,但卻極大地提升了東北和西南兩個新經濟區的糧食產量。
工業技術,包括取暖、農機和化肥,讓松花江流網域從索倫部落看大狗熊呲牙的地方,變成了中國新的糧倉。
美洲作物的影響也很大,過去説起雲貴,那就是 "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 ",這種自然條件導致的結果,就是 " 人無三分銀 "。而來自美洲的南瓜向日葵煙草咖啡辣椒,包括爆火的牛油果,都提升了地勢崎岖的雲貴高原的土地價值。其中玉米、土豆最為關鍵,拉高了西南山地省份的人口承載力。
這些美洲作物的傳入,增加了中國的糧食作物種類和產量,滿足了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
我們再回看各省的糧食自給率。
東北省份是 400%、600%,新疆寧夏是小半餘量,西南省份這麼多人口居然勉強自給自足,吃的都是這一波技術 + 作物的紅利。
喂飽我國 14 億的人口,真的不容易▼
總的來説,中國這塊復雜、多山、災害頻發的土地,能養活這麼多人,季風氣候是基礎,但也離不開統籌規劃、相互幫扶,離不開在各個基本經濟區之間架設運輸基建和制度保障,離不開不斷吸收新的技術和作物。
如今,這套網絡還在向外不斷拓展,中國的糧食進口清單裏,常能見到俄羅斯的小麥、阿根廷的大豆、巴西的玉米、泰國的大米,這些實際上是把全球化時代的農業增量,作為中國的外部補充。
目前中國糧食人均占有量穩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谷物基本自給,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但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俄羅斯的十倍、甘比亞的 520 倍,國内各大區網域之間的糧食大挪移仍非常必要,且别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