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關税風暴襲來25天:中國外貿商家沒有慌亂,有公司意向成交量反增20%,歡迎閲讀。
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龐宇
圖源:視覺中國
關税風暴仍在繼續,但中國跨境電商和外貿企業反而變得更加冷靜。
距離 4 月 2 日美國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内的全球貿易夥伴征收額外所謂 " 對等關税 ",已過去 25 天。這期間,美國政府連續 " 加碼 " 對華關税措施,先是将此前拟加征的所謂 " 對等關税 " 從 34% 大幅上調至 84%,而後又将這一數字推高至 125%。
而數日前,特朗普突然改口。據央視網報道,當地時間 4 月 22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談及對華關税問題時表示,當前對華關税确實很高,協定達成後美對華關税将大幅下降。同一天,美财長貝森特也表示,當前僵局 " 難以為繼 ",高關税不可持續。
" 美國加征關税以來,我們幾乎每天都在開會。這個過程中驚奇地發現,大家的心态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平靜’,比我們想象的平靜。" 深圳市進出口商會專家顧問、深圳市天地縱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裁熊斌向時代财經表示。
據他觀察,這種 " 平靜 " 也是中國制造業的韌性體現——通過靈活轉型、政策協同和全球化布局,将外部壓力轉化為更新動力,而非被動承受衝擊。
" 目前大家的主要擔憂是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國消費者心理的變化。然而,從敦煌網在此次關税衝擊下迅速躍升至蘋果美區應用商店下載排行榜第二的現象來看,實際上美國消費者對關税導致的價格上漲反應比我們預期的要樂觀得多。" 曾在 Ebay 和敦煌網任職的鄭燕雪這樣告訴時代财經,而她已經在跨境電商行業從業 12 年。
更加堅定地走出去、迎難而上 …… 這是時代财經近期從多位跨境商家、跨境物流和營銷服務商、供應鏈行業人士、外貿行業專家交流中獲得的答案。
即使在關税風暴裏,他們也都沒有停下腳步。
沒有停下腳步
" 外貿或者跨境行業外的人,很難理解這次的影響範圍。" 一位玩具類跨境賣家文岑感嘆道。但他并沒有慌亂,也沒有停下腳步。
文岑近期去了廣東 11 家外貿工廠調研新品發現,目前有部分工廠的确遭受到衝擊,但他留意到,有 3 家工廠幾乎不受影響," 這 3 家工廠在市場上走的是高端產品路線,都在國内有自己的品牌,并且在國内賣出了極高的溢價。"
不同類型的跨境賣家在這次關税風暴中究竟處境如何?
深圳拓撲科技研發有限公司(為跨境電商賣家提供獨立站運營服務)總經理盧聰告訴時代财經,當前他們的客户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沒有備貨的獨立站賣家," 特别是采用自發貨小包模式的貿易型賣家,他們在繼續做美國市場時面臨的挑戰更大。" 由于 5 月 2 号之後,美國将取消針對中國出口的價值 800 美元以下商品的 " 小額免税 " 政策(即 T86 清關條款)," 有賣家選擇觀望或者暫緩海外項目 "。
但也有另外一種情況。" 一些賣家很早就預測到關税風險,所以一兩年之前就開始備貨,目前庫存充足。這意味着他們能夠保持產品價格的穩定或做出小幅調整,依舊具備較大的綜合競争力。" 盧聰説," 甚至有些客户的銷售額,超出了我們之前的預期。"
對于品牌型出海企業來説,他們產品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更有能力抵御關税上漲的壓力。
深圳市錢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全球數字支付方案服務商)的董事長劉超峰介紹,目前他們平台(OceanPayment)的客户群體總體受關税影響程度較低," 尤其是中型以上的獨立站品牌賣家,他們產品具有較強的品牌屬性,產品可替代性低,具備漲價空間。适度的價格調整對他們業務影響程度有限。"
據劉超峰透露,今年以來,OceanPayment 每個月的新增客户數仍在持續穩定增加,但加征關税确實會對客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他認為,從長遠來看,品牌化、垂直市場和細分市場的多元化布局是應對的有效策略。
目前擔任邑炎科技 Xnurta(提供亞馬遜、沃爾瑪、獨立站等多平台智能營銷服務)市場和生态夥伴總經理的鄭燕雪也向時代财經透露,在她服務的客户裏,一些大型品牌企業," 他們反而将當前的關税政策視為一種機遇。"
通過近期走訪調研,鄭燕雪發現,這些大品牌對美國市場的态度仍然堅定,甚至比之前更加積極。" 原因在于,這些企業已經在美國市場建立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深厚的用户基礎。它們不僅擁有強大的供應鏈能力,還有足夠的資金實力來應對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即便漲價,他們依然能獲得用户群體買單。"
因此,鄭燕雪總結道,對于這些大型品牌而言,當前的關税環境反而成為推動他們更加堅定地擴展美國市場。經歷過這次風波後能夠堅守下來的企業,将在美國市場上占據更加穩定的份額。而中小企業則要加強產品力和品牌運營能力,才能獲得更長期的增量機會。
在當前關税壓力下,Temu 和 SHEIN 已在一周前(4 月 18 日)向美國用户發布公告,宣布因全球貿易規則及關税政策變化,将于 2025 年 4 月 25 日起上調商品售價。在盧聰看來,這對包括獨立站和亞馬遜賣家在内的跨境商家來説,都是利好消息。
" 當低價平台如 SHEIN 和 Temu 開始漲價時,其他賣家也獲得了更多的漲價空間,大家重新獲得了定價權。" 盧聰分析," 這不僅讓中國賣家保護住利潤,也促使美國在制定關税政策時更加謹慎。"
迎難求變
在和多位跨境電商行業人士交流中,時代财經了解到,他們目前應對加征關税政策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調整市場結構,加大對美國之外的海外市場布局;二是通過優化或轉移供應鏈來壓縮成本;三是通過創新和技術更新加強自身產品競争力。
在供應鏈方面,文岑自認為 " 算是個東南亞通 ",他 2016 年去印度班加羅爾開過工廠;2019 年在越南和柬埔寨又幫一些美國老客户做過供應鏈轉移。美國宣布加征關税後,他大致問了一下越南的老朋友們以及一些工廠老板," 大家都已經做好不搬廠,只搬模具和管理人員的解決方案。只等确認關税政策長期有效,就開始執行。"
文岑觀察到,他身邊也有同行通過新加坡、馬來西亞、迪拜等地做周轉方案。但這在成本和風險上都比較大。" 目前用的人很多,但是因為時間不夠,目前還不知道具體的可操作性和成功率。"
也有跨境賣家選擇壓縮供應鏈成本來化解壓力。
智能生态垂直類目型中大賣家——鼎瑞智能生态 CEO 李興瑞告訴時代财經,他經營的產品,如智能電動出行、智能家居和智能消費電子等,都受到關税加征的影響,特别是 Ebike 產品,關税上升對成本和市場競争力的衝擊較大。但他不會放棄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子消費市場。
在李興瑞看來,中國的供應鏈體系為跨境賣家提供了優勢。" 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供應鏈,這使得我們能夠通過優化供應鏈和壓縮中間環節的成本,來保持產品的競争力。"
不過李興瑞也提到,壓縮成本是否可行也要結合公司規模和銷量情況。從長遠來看,擴大市場範圍、持續加大產品創新能力和技術含量,是最有效的策略。
面對關税壓力,企業應繼續加大全球品牌布局。"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李興瑞説,他正在考慮做美國之外的海外市場的站點和平台," 讓產品在其他國家也能開花。"
在深圳市天行雲供應鏈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宇看來,當前的環境變化重新激活了中國企業家們的創造力和生存能力," 激發了大家的二次頭腦風暴 "。
" 大家在出海前已經在國内打下了堅實基礎,無論是渠道管理、產品和品牌運營還是企業管理,這些經驗都使得中國企業能夠在競争激烈的環境中脱穎而出。既然能在中國這樣充滿競争的市場中打出一片天地,現在完全可以将這些經驗帶到任何國家,再次開創新局。" 張宇感嘆,這是中國企業走向全球化的非常好的契機。
再創新高
時代财經注意到,時值關税風波,今年廣交會相比以往,境外采購商數量不減反增,創下歷史新高。
第 137 屆廣交會一期展前數據顯示,近 17 萬名預注冊的境外采購商中,來自共建 " 一帶一路 " 國家的占比達 72%,金磚國家占 27.4%,經合組織成員國占 15.4%,RCEP 成員國占 11.7%,中東國家占 14.3%,歐美國家占 10.5%。
據廣交會承辦方中國對外貿易中心消息,截至 4 月 19 日(廣交會一期結束日),已有來自全球 216 個國家和地區的 148585 名境外采購商線下參會,較去年同期增長 20.2%。
廣交會一期參展商中,廣東中元創新科技有限公司(電競產品制造商)市場開拓經理陳志泉在接受時代财經采訪時表示," 感覺今年前來洽談的南美和印度人較往年多了很多 "。此前,該公司產品銷往歐洲和北美較多,現在客户變得更加多元化," 他們對中國制造更加認可,就慢慢地靠攏到這邊來采購。"
對于當下的關税波動,陳志泉表示:" 我們其實沒有特别緊張,包括前來廣交會的采購商也沒有特别緊張,該采購還是采購。畢竟從供應鏈生產管理到配套裝務,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比中國更完善。"
因此,在陳志泉看來,短期來看,中國供應鏈出海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長期來看,單量大的客户還是要企業自己去争取,這就要看每個工廠的反應能力和适應性。" 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 他總結道。
陳志泉告訴時代财經,他們今年收到的意向采購商的名片數量較去年多了 30%,具體意向成交量約增長 20%。目前很多采購商還在忙于逛展,廣交會二期(4 月 23 — 27 日)和三期(5 月 1 日— 5 日)還在如期舉辦中。
在廣交會服務機器人專區,派寶機器人市場部人士也向時代财經表示,他們展台每天的人流量非常大," 有客户就當場下單了桌面機器人,我們現場就收到了非常多台機器人的支付款。" 據她介紹,她們公司產品去年出口比例約 3 成,主要銷往共建 " 一帶一路 " 國家和歐美國家。" 在美國市場之外,我們也在不斷拓展更多的海外市場,比如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去保證產品的優勢。"
行雲集團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王硯耕在廣交會現場接受時代财經采訪時表示," 地緣政治的博弈下,民營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然而,我們能看到國家和地方政府已經出台了許多解決方案,幫助這些企業應對困境。全球化是不可逆的。雖然一些企業可能依賴某些市場,但全球仍然有很多藍海市場等待中國的優質供應鏈和廠商去挖掘。"
除了政府的支持外,國内電商平台們也相繼推出助力外貿企業出口轉内銷的舉措。
4 月 1 日,拼多多推出 " 千億扶持計劃 ";4 月 11 日,京東宣布将推出 2000 億出口轉内銷扶持計劃;4 月 12 日,美團推出五項舉措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國内市場;此外,阿裏、抖音電商、快手、唯品會等 10 餘家電商平台表示,将發揮電子商務直聯供需優勢,推出訂單直采、外貿專區、流量支持、綠色通道、供采對接等舉措。
(時代财經林心林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