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多名前OPPO哲庫骨幹加入Momenta,拟研發自動駕駛芯片,歡迎閲讀。
作者丨邱曉芬、李安琪
編輯丨李勤、楊軒
OPPO 旗下的芯片設計公司哲庫解散至今已有 2 個月,如今,該公司的高管後續去向大多已确定。
36 氪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 哲庫公司十數名管理層近期加入自動駕駛公司 Momenta。
其中包括:哲庫 COO 李宗霖、哲庫軟體部總監賈明軍、哲庫 SoC 2 部高級總監俞國軍及其手下近十名中層管理者。此外,Momenta 還正接觸此前 36 氪獨家報道過的,從 GPU 初創公司壁仞離職的哲庫 NPU 芯片中心部長孫成坤。
哲庫這些高管待遇不菲,有知情人士稱,高管們年薪普遍在 200 萬元 -600 萬元區間。此次 Momenta 如此大手筆吸納芯片行業人才,與其新的戰略布局有關。
前述知情人士稱,哲庫多名高層加入 Momenta 後,将由李宗霖帶隊,或成立一個新的部門,意在研發自動駕駛芯片。
引進人才、造芯片都對資金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 36 氪了解, Momenta 近期正接洽多家投資機構,其中包括合肥政府。
針對上述信息,36 氪向 Momenta 進行求證,對方暫無回復。
在加入哲庫前,李宗霖是芯片公司聯發科的風雲人物。這家公司在功能機向智能機邁進的時代,李宗霖彼時作為聯發科無線通信事業部總經理,幫公司打造出了經典的 Helio 處理器系列、天玑芯片系列。
不過,Momenta 此次引進的這批哲庫高管,過往從業經歷基本集中在手機 SoC 和 GPU 領網域,要做好自動駕駛芯片,有行業人士分析,後續還會進一步整合團隊,補充汽車行業相關的人才。
汽車行業玩家自研自動駕駛芯片已經不是稀奇事,但從智駕軟體 Tier1 跨到汽車 AI 芯片的案例并不多見。通用汽車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 Cruise 算一個,不過背靠大樹,Cruise 自我謀生和造血的壓力總歸不算太大。
當前,在汽車 AI 芯片市場,英偉達已經占據相當多高端市場份額,而地平線也在成為國產替代首選芯片,二三線芯片玩家的破局顯得頗為艱難:剛剛在港股提交上市申請的自動駕駛芯片公司黑芝麻持續失血,将芯片產品範圍擴大到整車計算範圍,同時大力推出性價比方案;而芯馳目前出貨量也更多聚焦在 MCU 和座艙領網域。
何況,汽車 AI 芯片的賽道中,還有輝羲智能、後摩智能、奕行智能等新興選手。Momenta 此時入局,很難説得上是最好的時機。
但 Momenta 中場入局 AI 芯片的背後,也藏着更深刻的市場較量——軟硬體一體。
随着自動駕駛算法日漸復雜,如果自動駕駛公司掌握底層芯片定義的主動權,就能更适配自家的軟體算法,軟硬體耦合能力更好。特斯拉是最早實踐這個理念的企業,如今的理小蔚、比亞迪皆是如此。
而放眼汽車供應商行列,軟硬體緊密結合也是地平線成長迅猛的關鍵。此前,地平線創始人兼 CEO 餘凱放言,軟體的成熟度是生死門。" 地平線跟英偉達有一個共同點,某種意義上我們都是披着芯片外衣的軟體公司。"
甚至有業内人士告訴 36 氪,地平線将 Momenta 視為 " 競對 ",只不過比其多了硬體芯片平台。憑借軟硬一體能力,地平線拿下了超級大客户大眾汽車:2022 年 10 月大眾旗下軟體公司 CARIAD 與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大眾為此投入 24 億歐元。金額之大,讓同行望塵莫及。
相比之下,純軟體算法的市場競争顯得更加殘酷。以 Momenta 的公開數據為例,目前其車企客户包括上汽智己、吉利路特斯、比亞迪仰望、長城沙龍等,但這些車型走的都是高端路線。
在更廣闊的 20 萬以下汽車市場,低階輔助駕駛功能是更主流的選擇。這意味着,這部分車企會嚴格控制智駕功能的費用。
價格戰已經無法避免。今年上海車展期間,Momenta 也與英偉達聯合推出更具性價比的智能駕駛方案,搶奪 15-35 萬中端車型市場。此前,大疆車載推出了低至 5000 元的 L2+ 智能駕駛方案。
嚴苛的成本控制與激烈價格戰下,智駕軟體算法公司的護城河并不高深。但如果自研芯片硬體,情況也許會大不相同。
一方面,獲得更獨家定制的芯片硬體,将加速軟體算法運行效率;另一方面,從營收層面來看,算法公司也不必深陷價格戰泥潭,有更廣闊的造血來源。從長遠來看,憑借軟硬體一體,企業還能在二級市場中獲得更高價值期待、籌措更多資本。
當然,并非所有企業都擁有同等出色的軟硬體能力。組建人才團隊也只是 Momenta 轉型的第一步,後續如何洞察市場需求、做好芯片設計、封裝、流片與交付,打磨工具鏈、建立生态等是更加漫長的路途。
36 氪制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