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辅助生殖公司爱维艾夫谋上市:人均超10万撑起一个IPO,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 王晓楠
在过去几年,不孕夫妇的患病率有所上升。中国不孕夫妇的数量由 2018 年的 5540 万增至 2022 年的 5670 万,并预计于 2030 年将增至 6480 万。虽然中国不孕夫妇的患病率日益增加,但是 ART(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的渗透率较低,导致大量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随着对 ART 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国 ART 服务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并预计于 2026 年及 2030 年将达 377 亿元及 552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 7.8% 及 10%。目前,ART 服务行业仍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
12 月 22 日,中国民营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四的爱维艾夫递表港交所,年入超 4 亿元。爱维艾夫的招股书显示,一名患者的试管婴儿花费至少要超过 10 万元,甚至多次培育费用会更高。高昂的费用也曾让众多求子心切的人望而却步,随着 " 试管婴儿 " 正在逐渐纳入医保,辅助医疗也逐渐 " 亲民化 "。
人均 10 万撑起一个 IPO?
12 月 22 日,爱维艾夫医院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爱维艾夫 ")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这并非爱维艾夫首次探索资本市场。早在 2021 年 12 月 7 日,深圳爱维艾夫与辅导机构订立辅导協定,拟冲击 A 股上市。后因 A 股上市申请的上市时间延迟且不确定,及考虑到整体市场状况及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今年 12 月 19 日,深圳爱维艾夫撤回其 A 股上市辅导备案。
爱维艾夫医院集团创立于 2006 年,是在 " 神州试管婴儿之母 " 张丽珠教授建立的。" 爱维艾夫 " 是 IVF(In Vitro Fertilization)的音译,IVF 是体外受精技术的简称,也就是常说的 " 试管婴儿 "。
1988 年,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张丽珠成功培育了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张丽珠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 " 试管婴儿之母 "。时间越过了近半个世纪,到了 2023 年试管婴儿已经成为一项趋于成熟的技术,甚至可以撑起一个 IPO。
2022 年,爱维艾夫在中国民营 ART 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四,共进行了 6706 次 IVF 周期,占同年在中国进行的 IVF 周期总数的约 0.9%。根据同一资料来源,中国 ART 及辅助服务市场相对分散,前五大 ART 及辅助服务提供商合共占总市场份额的约 13.8%。
作为一家一站式辅助生殖技术(ART)及辅助服务提供商,爱维艾夫通过在广东省、天津市及云南省的四家特许医院,专注为不孕不育患者提供 ART 及辅助服务,涵盖诊断、助孕及辅助治疗的全过程及后期服务。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爱维艾夫已治疗 9 万多名患者,进行 5.7 万多个 IVF(试管婴儿治疗技术)周期,完成 6.7 万多次胚胎移植(包括鲜胚移植及冻胚移植),见证 3.3 万多名试管婴儿的诞生。
爱维艾夫的服务主要为患者提供 ART 治疗,后者是治疗不孕症的三项主要方法之一。ART 治疗包括两大解决方案,即使用夫精(AIH)或供精(AID)进行人工授精(AI);亦或是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IVF-ET),即通过常规 IVF 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方式实现受精,以及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
目前,爱维艾夫的收入基本来自四家特许医院,其中湛江久和医院的收入占比接近五成。2023 年上半年,这四家医院每个 IVF 周期的平均支出皆在 6 万元左右。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技术发展到今天,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也并非百分之百,当前全球辅助生殖活产率不足 40%,而一名成功的试管婴儿出生通常需要经过 2 到 3 个培育周期。也就是说,一名患者的试管婴儿花费至少要超过 10 万元,甚至多次培育费用会更高。
2021 年,爱维艾夫医院的平均成功率(即导致临床妊娠总数除以胚胎移植总数)及活产率分别达 58.2% 及 46.5%,均远超 51.5% 及 41.3% 的行业平均水平。
不过,这笔昂贵的 " 求子 " 费用也随着政策的变动而逐渐 " 亲民化 "。2023 年初,国家医保局年初的相关答复提到,会逐步将适宜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随后,北京、广西两省份率先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了医保。
竞相追逐 " 稀缺 " 牌照
在过去几年,不孕夫妇的患病率有所上升。中国不孕夫妇的数量由 2018 年的 5540 万增至 2022 年的 5670 万,并预计于 2030 年将增至 6480 万。虽然中国不孕夫妇的患病率日益增加,但是 ART 服务的渗透率较低,导致大量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2020-2022 年,爱维艾夫营收分别为 3.69 亿元、4.2 亿元、4.07 亿元;期内盈利分别为 4595.7 万元、9456.2 万元、6451.7 万元,业绩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23 年上半年,爱维艾夫的业绩较去年同期上涨,公司营收为 2.3 亿元,上年同期的营收为 1.77 亿元;期内盈利为 3388.3 万元,上年同期的期内盈利为 1364.7 万元。此外,报告期内,爱维艾夫的毛利率皆在 40% 以上。
在辅助生殖公司发展过程中,牌照极为重要。
ART 服务提供商在开展相关类型的 ART 服务时,必须严格获得必要的辅助生殖许可批准。辅助生殖许可证主要分为五类:AIH、AID、IVF、ICSI 和 PGT。这五类辅助生殖技术许可证需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并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备案,并依次办理。
一般情况下,取得 AIH 许可证及 / 或 AID 许可证需要 1 至 2 年,另需 2 年才能取得 IVF 许可证及 / 或 ICSI 许可证,此外再需 5 至 6 年才能取得 PGT 许可证。获批许可证应每两年核查一次。
第一代即常规体外受精技术(IVF),是从卵子入手解决女性不孕的问题,这是目前主流的手术方案,也是爱维艾夫的常规手术收入来源。第二代指的是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由胚胎学家人为挑选精子进行授精,主要解决男性的不育问题。第三代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PGT),该技术是基于一代和二代技术,能够通过筛选没有染色体疾病或遗传病的胚胎做植入。
目前,爱维艾夫已经持有一代、二代试管婴儿手术的许可证,此次 IPO 公司募资用途之一就是为旗下的湛江久和医院取得三级专科医院资格,以便获得 PGT 许可证。毕竟相比一代、二代,三代一个周期的客单价可达 10 万元左右。只不过,拿下 PGT 许可证并非易事,目前国内拥有该牌照的医疗机构也不过百家。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指导原则(2021 版)》,每 230 万至 300 万人口可设立一家辅助生殖机构。截至 2022 年,中国辅助生殖中心总数为 559 个,其中私立辅助生殖中心 63 个,公立辅助生殖中心 496 个,将近九成牌照掌握在公立医疗机构手中。随着辅助生殖机构数量的增加,获得许可证将愈发困难。
近些年来,在资本涌入与国家政策支持之下,大批以辅助生殖为主要业务的医疗服务机构在资本市场上崭露头角,逐渐通过收购亦或是 IPO 登陆资本市场。
2019 年 6 月,锦欣生殖(1951.HK)在香港上市,成为 " 辅助生殖第一股 "。虽然公司收入从 2016 年的 3.47 亿元上升至 2022 年 23.79 亿元,但是其净利润却从 2016 年的 0.88 亿元上升至 2021 年的 3.4 亿元后,骤然下滑到了 2022 年的 1.21 亿元。同时,锦欣生殖的股价也较 2021 年的巅峰缩水了约八成。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爱维艾夫的竞争对手,2023 年 7 月锦欣生殖的子公司四川锦欣西囡医院(毕昇院区)已经获得 PGT 试运行资格。
此外,A 股市场也有麦迪科技(603990.SH)、汉商集团(600774.SH)等在内的上市公司先后通过收购进军辅助生殖领網域。2019 年,麦迪科技通过收购海口玛丽医院,切入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领網域。今年 1 月,汉商集团拟以 7533.53 万元的价格,从武汉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手中收购武汉同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81.34% 股权。这次收购完成后,汉商集团将直接及间接持有武汉华科生殖医院 76% 的出资份额,布局辅助生殖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