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多地遭遇暴雨洪灾、极端天气频发,2024全球气温或创新高,欢迎阅读。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马欢
2024 年还没过半,极端天气事件已经在全球多地出现。
在中国广州,受多日强对流天气影响,龙卷风和冰雹 4 月 27 日同时来袭,致 5 人死亡 33 人受伤。
在东南亚,还没进入 5 月已经出现酷热气候:菲律宾气温飙到 50 摄氏度,数千所学校被迫停课,泰国已有至少 30 人死于中暑。
位于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半岛也没能逃过极端天气的影响。由于常年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这些地方建房子和道路的时候大多不怎么在意排水系统。但在 4 月 16 日,阿联酋遭遇罕见雷暴雨,迪拜的道路和机场均被洪水淹没,邻国阿曼也受到波及。
" 在这里看到暴雨,比外星人入侵还稀奇。" 一位阿联酋居民惊叹到。
迪拜的高速公路上,一名男子在暴雨造成的洪水中沿着路障行走。(图源:社交媒体)
在炎热的非洲大陆,肯亞、坦尚尼亞、布隆迪等国也在 4 月遭受持续暴雨袭击,由此引发的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已经导致 200 多人死亡。而另一边,同样在非洲的津巴布韦、尚比亞和马拉维却因为干旱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极端天气在全球范围内增加,热浪、暴雨、风暴和干旱变得日益频繁和强烈。
来自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提到,2023 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这一年极端气候困扰全球,热浪、洪水和风暴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创新高。
而 2024 年,极有可能比 2023 年更热。
英国《自然》网站称,今年可能会出现比 2023 年更极端的天气和气候事件。
" 我们的气候正在崩溃,迹象从未如此清晰。"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为今年的世界气象日发表讲话时说道," 这导致全球各地发生火灾、洪水和干旱,反常变成常见。对人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失去生命、生计丧失、经济崩盘。"
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
北美的美国加利福利亚州被高温炙烤,南美的亚马孙雨林面临百年罕见的干旱,欧洲南部和北非多地则不断刷新当地高温纪录。同时,从亚洲到非洲,从欧洲到南美洲,持续的暴雨和随之的洪灾让各国人民苦不堪言。
历史上 "XX 年才能一遇 " 的气象事件,近年来却在多地接踵而至。
这一切都因为地球变暖了。
数据显示,2023 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比人类工业化前(1850-1900 年)的基线高出了 1.45 ° C,这一年 6 月到 12 月,每个月的温度都创下了该月的历史最高纪录。
地表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图源:联合国官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球变暖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端天气越来越频发。
所谓极端天气事件,是历史重现率低于 10% 或打破历史极值,并造成显著灾害性影响的天气气候现象,主要表现为发生频率低、事件强度强、社会影响大。
在气象学家们看来,全球变暖带来的不仅是频频破纪录的极端高温天气和热浪,还会影响大气环流形势,导致全球和区網域降水发生变化。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暴雨和洪灾在世界各地都变得如此常见和强烈的原因。
平均到每天而言,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海洋受到热浪的侵袭,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粮食系统遭受损害。到 2023 年年底,已有超过 90% 的海洋在这一年的某个时间经历过热浪条件。
图源:联合国官网
以亚洲为例,世界气象组织表示,2023 年亚洲成了世界上最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其中 80% 以上是洪水和风暴。特别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洪水已成为这两个国家致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事件。
2024 年更甚
2023 年的极端高温和气候事件已经够让人们吃惊了,但从目前多个机构的数据来看,2024 年或许更甚。
英国国家气象局就预测,2024 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很有可能高于工业化前 1.5 ℃。这意味着,今年的极端气候问题将更加严重。
近日,巴西国家气象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 2023 年和 2024 年前 3 个月,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巴西气候异常,春天居然比夏天气温更高。受此影响,巴西南部地区的降雨量翻了一番,但在其他地区,降雨量却远低于往年的平均水平。
巴西国家自然灾害监控与预警中心气候变化专家马伦戈指出,除了南美洲,大西洋北部所有区網域和太平洋北部其他区網域的温度都在升高。
数据看起来不怎么乐观,这也是为什么 2024 年还没到一半,世界多地均出现各种罕见的气候事件与自然灾害。
埃塞尔比亚 图源:联合国官网
世界气象组织官员乌伦布鲁克说:" 随着地球变暖,我们将看到更多、更强烈、更频繁的暴雨和洪水,并导致更严重的洪涝灾害。"
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局长萨曼莎 · 伯吉斯认为,气候议题已迫在眉睫,正在影响着世界各国民众的生活。为适应当前的气候,各国应建立早期预警系统,以确保极端天气发生时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 这 10 年来天气正变得越来越极端,这是气候变化造成的严酷现实。各国需采取更加雄心勃勃的气候行动,努力实现《巴黎协定》的全球升温控制目标。"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