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大牌猛入局,餐饮老板却直呼:别做,这个赛道“不赚钱”!,欢迎阅读。
总第 3741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浪潮上
大牌又盯上 " 一人食 "
号称 i 人狂喜、社恐友好、独居青年必备的 " 一人食 ",最近又被大牌盯上了。
前段时间,必胜客再上新 " 一人食 ",围绕工作日天天不重样的单人套餐概念,将以往的披萨改为小装一人食(4 片),配合饮品小食,定价 24.9 元。
小装披萨上线后,社交平台不少网友发言,表示 " 一人食披萨 " 对于独居青年非常友好,不再需要拼单或考虑吃剩的处理办法," 必胜客给我一个人画的饼,刚刚好。"
不止披萨有了小装,火锅也有了更适合一人食的 " 小杯 " 和 " 小碗 "。
海底捞上线的下饭火锅菜,以冒菜套餐、钵钵鸡套餐和菜品单点的形式,满足 " 一人食品质快餐 " 的需求,而北上爆火单店月售 5000 单的火锅杯,也同样押注一人食需求,将传统意义上更适合社交聚餐的火锅品类,围绕新需求做出改良和更新。
锅圈食汇日前也上线 5 款一人食随心套餐,从京味羊蝎子、筋头巴腦,到猪肚鸡、毛肚、牛蛙,不同的品类及口味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 " 一人食 " 需求。
甚至连高端餐饮新荣记,都上新了 " 一人食套餐 "。
定价 398 元的新荣记一人食套餐,涵盖了品牌的多样招牌必点单品,8 个菜品有荤有素有主食有甜品,在社交平台上,无数专为一人食套餐去打卡的网友说道," 有生之年,也吃到了新荣记的‘穷鬼套餐’ "。
从餐厅上线小份菜满足单人用餐需求,到特殊环境下开辟一人食模块提供 " 专享空间 ",再到大牌餐饮、高端餐厅推一人食套餐 " 下凡 "…… 不断反复的一人食需求,让行业再次看到了新机会。
时隔一年,一人食有了新玩法
对比过往,2023 下半年与 2024 年初," 一人食 " 的热度明显又高了起来。
有数据显示,自 2023 年 6 月开始,社交媒体上有关 " 一人食 " 的相关讨论热度持续高涨,高峰期相比往年暴增 327%。
另据美团外卖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自 2023 年 12 月以来," 一人食 " 火锅的餐品销量增速同比提升 104.42%。
消费的风又吹来,大牌猛上新的同时,一些一人食专门店开始冒出,玩法也开始迭代了。
在品类上越来越丰富,甚至万物皆可一人食。
早先,一人食更多是以正餐、快餐品类的小份菜样式呈现,但在需求不断旺盛下,一些更 " 大 " 的单品也开始出现一人食,比如全聚德早先推出了自己的 " 一人食套装 ",烤鸭、荷叶饼、烤鸭专用酱等,专门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和单人场景。
从 23 年下半年开始,烤鱼、烤肉、火锅等社交属性更强、更专注聚会场景的品类,都开始加快步伐探索一人食的生意,于是我们看到了海底捞的下饭火锅菜、半天妖的一人食烤鱼套餐等等。
而如今,随着一人食披萨的登场,更加丰富的需求中,不排除各个业态都会涉足和尝试。
在模式上," 堂食与外卖 " 并行,更专业也更精准了。
如果说,转转小火锅的单人用餐模式,尚且是在平价基础上,对一人食需求的摸索和试水,那么一批 " 独食火锅 " 专门店的出现,则是彻底、精准地瞄向了单身人群。
不难看到,从面品类、火锅、烤肉、烤鱼,再到韩餐、日料等异国料理,单人单座的一人食专门店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准了。
与此同时,随着海底捞推出的下饭火锅菜,必胜客推出的一人装披萨,在一定程度上也正在将一人食外卖拉到了更专业的层面。
而在创新上," 卷 ",将会是 2024 年一人食的第一大关键词。
随着一人食客群在用餐 " 体验感 " 上的追求,去年开始,一人食在场景创新、服务创新等方方面面都开始出现了 " 卷 " 的征兆。
比如,山东一家 " 一人食烤肉 " 餐厅,在多次门店更新后,最近又增设了 " 影院式一人食 " 模式,在去年一人食用餐的基础上,每桌每位都增加了大屏,供消费者追剧。
再比如,去年出现的多家被网友热议打卡的 " 网红一人食 ",不仅有一人食烤肉外卖实现了 " 现烤现吃 "、一人食火锅实现了 " 现涮现吃 ",更已经有一人食寿司外卖,实现了 " 现挤现吃 "……
一人食的未来:
市场需求虽大,但可能 " 不咋赚钱 "
伴随着单身经济、社恐经济的崛起,一人食需求的客群在壮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表示:" 新生代的个性非常自我,其消费思维和消费行为决定了‘一人食’必将成为未来的一个趋势,也将催生出更多业态和模式。"
内参曾在 2023 年观察一人食赛道时表示,纵观一人食的发展,可以看到有一个从 " 概念→品类→品牌 " 的变化趋势。从模糊的概念,到品类的开拓和更新,再到大品牌的涉足,一人食也变得 " 越来越清晰 "。
市场需求存在且未来值得挖掘。不过,现阶段的一人食身上仍然有着很多争议。
比如,不少消费者及餐饮老板认为," 一人食,在中国是伪需求 "。相较于更早流行一人食的日本来说,社会环境与风土人情的不同,造就了中餐更加具备烟火气和社交属性的特征,所谓的一人食需求,与其说吃的是 " 享受孤独 ",但不如看成吃的是 " 不想孤独 "。
有消费者也多次表示," 一人食的需求是没有生活经验,对比 58 元的单人餐和 88 元的两人餐,花更少的钱吃两顿难道不是更香吗?"
另外,一个更值得关注的争议点是,多位餐饮老板曾向内参表示," 一人食绝对没有想象中好做,甚至成本更高、收效甚微。"
一位餐饮老炮告诉内参," 上了一人食后,订单高峰期经常会出现多次、反复的烹饪同一餐品,但往往因为订单时间和操作的原因,又很难集中做,成本消耗很大。做了大半年,真的不咋赚钱。"
鱼见你创始人吴燕也对此表示," 一人食外卖并不赚钱,我们不是连锁大企业,做一人食外卖成本挺高的。" 在其看来,一人食外卖的价值,更多是消费者接触品牌的一个途径,有望为今后的堂食消费引流。
前景可期的一人食,哪怕是连锁巨头餐饮品牌开始下场,但想要真正 " 拿下 ",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对于 " 一人食 ",你还有哪些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