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全民网红梦”也该醒醒了!,欢迎阅读。
网红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2023 年全国田径冠军赛上,运动员吴艳妮因为精心打扮和招牌动作而出圈,成为热搜榜常驻女嘉宾,甚至比某些明星上的还勤。
除此之外,她还在各大短视频平台积极营业。因此,逐渐被贴上了 " 网红 " 的标签。
为了撕掉这个标签,她不仅在直播中和网友对线,还在采访中解释说 " 辛苦训练不是为了当网红 ",并表示 " 网红 " 这个词是在侮辱所有运动员。
这番言论瞬间在社交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就连 " 乒乓女王 " 邓亚萍都站出来呼吁大家,冷静看待运动员网红化问题。
" 网红 " 这个词真的侮辱了运动员吗?吴艳妮到底算不算网红?这些问题至今还没讨论出个结果。
但不得不承认,移动互联网时代," 网红 " 逐渐成为一种令人追捧的新兴职业,他们在集体玩一场追逐流量的游戏。
为了博出位,或卖弄风情,或哗众取宠……但却能一天赚足普通人一辈子的工资。
所以,很多人都挤破了头想分一杯流量羹,不管来自哪里,无论何种身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花式出圈。
电视节目成网红孵化基地
还记得,当年引发收拾狂欢的《变形记》吗?
在这场 " 穷孩子与富孩子交换的游戏 " 中,200 多个孩子被 " 变形 "。
如今,十几年过去,他们都长大成人了,但可能并没有如大家所愿。农村孩子从此奋发图强,城市孩子回去后洗心革面。
现实中,只有极个别穷孩子因此改变了命运,而富孩子却凭借节目带来的流量,找到一条共同的归宿,那就是当网红。
这让他们本来就富裕的家庭,更加富得流油。
在《变形记》这个 " 网红孵化基地 " 里,富孩子打头阵,最先抢占了流量红利。韩安冉、王境泽、张迪成功出圈;杨桐、李宏毅则顺利出道。
然而,其中最懂流量的,当属 " 婚姻测评博主 " 韩安冉。
国外卡戴珊家族的爱恨情仇让人吃瓜不断,而中国有自己的卡戴珊。
她未婚先孕,两次流产,19 岁当妈,和三个男人,领了四次结婚证。每段人生经历都血洗热搜,成为卖货剧本中最精彩的一环。
踩着流量的风口开公司、做直播,韩安冉小小年纪就成了富婆,每个月营业额至少有 200 个 W。
更可怕的是,她历尽千帆,归来才 24 岁。
如今她口无遮拦,撕遍互联网,但因为手握观众最喜欢看的大女主剧本,口碑居然比之前变好了不少,甚至网上流传出 " 人人都笑韩安冉,人人都想成为韩安冉 " 的荒唐说法。
如果说《变形记》是最早的 " 网红孵化基地 ",那《1818 黄金眼》则堪称后来者居上。这本来是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却活生生变成了某些网红的专属秀场。
这场蝴蝶效应是从 " 眉有办法 " 的小吴开始的。
2018 年,杭州小吴掉进了理发店隐形消费的圈套," 发际线 " 和 " 修眉 " 两个项目被宰两千五。
小吴当然气不过,一怒之下找到《1818 黄金眼》维权。放荡不羁的眉毛,引爆了广大网友的笑点,瞬间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表情包狂潮。
小吴也成为名震一时的网红,刚开始他坚决表示不会进娱乐圈,但流量来的太汹涌了,他实在顶不住。
接广告、上综艺、拍时尚大片、出席微博之夜……一气呵成。
后来,小吴虽然因为撩妹翻车了,但实实在在赚到人生第一桶金。还完了四五十万的债款不说,而且还略有结余。
也许是小吴的一战成名,让黄金眼节目找到新的流量密码。开始公开为自家 MCN 机构打广告,并专门开课,手把手教人当网红做主播。
在这之后,节目中又出现一个 " 不能受伤 " 的小张。
2020 年,一则 # 小张被浴室玻璃门割伤手 # 的社会新闻,突然登上了微博热搜,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 11 亿。
上热搜的原因,不是因为住房安全,而是这个小张长得太帅,大家的关注全部都跑偏了。
很快,就有男装品牌在线认领了小张,说是自家男主播,还特意强调目前单身 。
当天,该品牌直播间的观看人数创下历史记录,突破 5 万人,小张的个人微博也涨粉将近 20 万。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为身材出圈的郑女士。
套路都是一样,借着维权的名义,曝光自己,然后入驻各大平台圈粉。
最初郑女士只发了三个作品没露脸,就涨粉近 55 万,甚至还带着口罩卖起了货。
总之,现在越来越多的维权人,都有一张网红脸,无论长相,还是身材,总有一个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很难不让人怀疑,可能参加《1818 黄金眼》,已经成了某些网红出道、或者涨粉的一种新方式。
精心炮制热点话题
除了通过电视节目出圈以外,网红们最擅长的就是炮制热点话题,故意剑走偏锋,点燃大众情绪,引发激烈讨论。
就拿年初大火的黑马情侣事件来说,这对大学生情侣爆火的原因着实奇葩,别人是靠甜甜的恋爱吸 CP 粉,他们却是靠着 " 抠门大法 " 吸黑粉。
故事的女主角原本每个月生活费可观,生活滋润。可她偏偏恋爱腦发作,找了一个会 " 算计 " 的男友。
不仅要经济扶贫,生活费全部上交,一份饭两人吃,还要精神上被 PUA。
男生的视频发出后,全平台热搜上了一个遍,评论区都在劝女生分手。
结果,俩人不但不分手,还故意频繁发视频来气大家。
于是,很多人都开始怀疑,这从始至终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剧本。
尽管,现在他们发布的内容极其无聊,还在用两人共吃一个小蛋糕来博关注,但并不影响人家接广告变现。
还有,最近接连反转的天津助学金事件。那个发视频实名举报,哭诉自己遭遇不公平对待,引发无数网友共情的孤儿。正处于被流量反噬的边缘。
朱同学因为这次没评上贫困生助学金,发视频控诉强占自己名额的同学,用了苹果电腦,穿 AJ,自己还被排挤出宿舍,只能住网吧,引发网友震怒。
这所学校也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最后,校方通报了调查结果,没有发现助学金评定材料造假。
但是朱同学不买账,继续发布煽动性文字:" 我输了,我还是斗不过他们,闹上热搜,也不过是自己查自己…… ",又得到了网友们的强烈支持。
随后,他开始在各大平台发视频,还进行了直播。
可是很快,这个朱同学被扒出,自己也在使用 8000 多的电腦,将近 4000 的平板,3000 多块钱的手机,穿着 AJ,花 3000 租房等高消费行为。
总之就是,吃喝拉撒住都跟大众印象中的贫困生不沾边。
之后,朱同学开直播回应,虽然解释澄清了一部分的质疑,但依然有不少漏洞。
可能孩子家庭确实有困难的地方,但事情发展至此,对于不公平的争议,似乎变成了一场冤冤相报。
有人质疑,朱同学当初喊话的初衷,就是带着想当网红的心来的,并对他进行了举报。
同样被流量反噬的,还有凭借 " 普通人设 " 大火的于文亮。
涨粉的时候简介声称 " 如果有一天父母顶不住了,才会接广告赚钱 ",因此狂拉好感。
结果没过多久,就改成了 " 天天开心 ",并在直播间里口无遮拦,公然发表 " 圈钱言论 "。
一句话,掉粉近百万。所以说,网络世界,都是玩玩而已,千万别太当真。
又当又立被流量反噬
其实赚钱嘛,不寒碜,想当网红也没有错,但实在没必要 " 又当又立 "。
现在很多律师、医生或者科普工作者,都把社交平台当做了自己的宣传阵地,有专门的运营团队,不少博主全网粉丝动辄成百上千万,不知不觉已经成了大众眼中的网红。
他们有持续的内容输出能力,实实在在给用户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罗翔老师,就是因为先在网上火了起来,流量越大越后,他的普法的工作才惠及了更多人群。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不少在职运动员开始在社交媒体分享内容,甚至逐渐成了网红。
但只要不影响日常训练和比赛,在合乎规定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私人时间做这些也无可厚非。
而吴艳妮的发言,之所以引发这么多争议,是因为她一边以 " 网红 " 的姿态积极营业,一边又想公然与 " 网红 " 切割。
如果真看不上 " 网红 ",就不要做跟他们一样的事。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和别人激情对线,还不如用行动和成绩让质疑的人闭嘴。
可是遗憾的,如今外界对吴艳妮的关注,已经不在她引以为傲的专业上了。
作为一个运动员,频频上热搜,但每次都不是因为体育成绩。也不知道,这是她作为运动员的成功,还是作为网红的成功 ?
当网红这波潮水涨起来时,无数人奋不顾身地下海去淘金,每天都在绞尽腦汁寻找着出圈的机会。
于是,在短视频平台上,掀起了 " 跟着某某博主学做自媒体 " 的打卡风潮。正如他们所言:" 这个时代不属于 90 后,也不属于 00 后,而是属于脸皮厚。"
可跳下去以后,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接住自己的,到底是海水,还是虚浮的泡沫。一味恶搞和靠搏出位做网红,拿自己当小丑,或者拿网友当小丑,总有一天会被流量反噬。
参考资料:
编辑:茶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