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买卖双方,困在北京“认房不认贷”落地前夜,欢迎阅读。
广深 " 认房不认贷 " 的落地,让优化暖风劲吹一个月的一线城市看到了希望。
然而,自 7 月 24 日中央表态、7 月 27 日新华社发文住建部部长明确释放 " 认房不认贷 " 后的这一个月里,买卖双方却同时陷入观望,不同的是买方是主动叫停在途购房行为,卖方被迫接受买方的观望,甚至在北京,有新盘在整个 8 月出现 0 成交的尴尬;不仅如此,部分房企更透露,有接近封顶、等待购房者最后信贷签字即可放贷给开发商的项目遭遇了 " 拒绝签字 "。
原本是为松绑楼市、精准施策的优化政策,因暖风迟迟未能落地,成为困住买卖双方的枷锁。
(图片来源:记者拍摄)
" 到底出不出 "
陈静看上的这套 1200 万元的新盘,是一套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四居室。在经历了疫情后,这个四口之家急需多一个房间。在卖掉妈妈婚前送给自己的一套东城老破小,加上夫妻两人退出的部分理财产品,其实陈静手中已经准备好了购房所需要的 80% 首付,此前也与销售约好了周末去售楼处签合同,伴随着 " 认房不认贷 " 暖风不断,陈静叫停了签约。
陈静的理由很简单:一是眼下的环境谁都希望手中的现金多一些,如果二套认定能优化,自己结余的首付就可能干很多事;二是首套与二套的利率差很多,1200 万元的大账算下来月供的成本对于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小数。
对于陈静的叫停,她的销售颇感无奈。" 从‘一区一策’到‘认房不认贷’,都喊了很久了,这个户型最后一套,等多久?" 对于销售的这个说辞,陈静不排斥签定金合同,但希望的首付的周期是半年。" 其实如果我没卖完房子,半年的周期也是合理的吧。" 但对于本就在经开区上班的陈静来说,更迫切希望明确的是 " 到底出不出 "。
不只是在新房市场,也不只是在 7 月 24 日以后,望京某头部中介商圈负责人贾军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其实这一购房状态,在今年 7 月初就已经展露出来了,而且市场氛围越来越浓厚 "。当前北京市场刚性需求相对较弱,改善性购房群体成为市场主力,而这部分需求目前依旧以观望为主。贾军称,有资质且有钱的,并不看好未来政策落地力度,需要抓住确定性;有资质没钱的,则受制于首付压力,无奈选择观望,这批人也最期待北京 " 认房不认贷 " 的落地。
据贾军介绍,目前北京改善性购房群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本地无房的,此前房地产市场火爆阶段,很多人在老家购置了房产,也大多申请了贷款,现在他们想要在北京置业,就要面临高额的首付压力。另外一种是本地有房的,这部分主要是 " 卖一买一 " 群体,现在要改善住房需求,但同样受制于首付压力。
(图片来源:记者拍摄)
"8 月至今零成交 "
作为住房消费的买卖两端,困在 " 认房不认贷 " 落地前夜的不只是购房者。
" 从上个月 24 日后,我们先是一周集中成交,然后就一套没卖。" 徐威是华南某国企北京首个独立操盘项目的营销总,他所分管的项目在上个月的最后一周出现了一波罕见的下定小高潮,一周内成交超过 20 套。这种集中成交在一周后戛然而止。
徐威提到的时间节点,与本轮优化政策高度一致:7 月 24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 " 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在针对这 20 余个购房家庭以及前期释放了明确的购房信号,但迟迟不落地的购房者追踪后,徐威团队发现,集中下定的基本都是担心优化落地后可能出现的集中上涨,多以首套房、全款家庭为主,而推迟观望的准购房者,几乎全部是二套。
在徐威和团队看来,无论是这 20 个集中下定的家庭,还是推迟观望的购房者,他们都能理解。" 害怕涨价的其实每次调控都存在,这还是老思路,观望的主要在等二套的松绑。"
购房者的这笔账不难算:目前北京首套房首付比例基本在 35%,房贷利率在 4.75%,而二套房首付比例则可达到 80%,房贷利率在 5.25%。按照 1000 万元总价的改善房源计算,首付款将从 800 万元降至 400 万元,可以降低 50% 的资金支付压力。房贷利率从 5.25% 降至 4.75%,按照平均贷款本金 400 万元计算,月供额将从 17500 元降至 15833 元,即减少 1667 元 / 月,30 年累计减少 60 万元。
尽管一再表示 " 很理解 ",但徐威也承认 " 一个月的等待太长了 "。" 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本周还不能落地,三季度最重要的一个季度就完了,楼市最重要的金九银十真的就错过了。" 用徐威的话说,即便是落地,从出台、到购房者反应、再到体现在数据上,新房项目最快要个把月,二手房还要更久。" 这期间还有大量的换房连环单,都在等着。"
(图片来源:记者拍摄)
" 眼看封顶了,贷款合同不签字 "
买卖之外,在 " 认房不认贷 " 暖风劲吹一个月后,开发商开始发现已经网签的贷款合同开始 " 找不到购房者 "。
" 就是不接电话,不签合同。" 张成是某央企北京公司财务部负责人,作为昔日的营销负责人,盯项目的回款是她眼下最重要的工作。据她透露,住建部要求 " 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 " 后,一些签订了认购協定的购房者,突然停止了下一步的动作。" 眼看封顶了,贷款合同不签字了。我们分析一些之前二套办理的购房者,已经有了‘毁约’的想法。"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表示,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房子没有封顶的情况下,银行是不可以放贷的,银行必须等到楼盘封顶后才能向购房人发放按揭贷款。一旦购房者在网签之后 " 毁约 ",虽然开发商有索赔权利,但这将极大影响项目的回款进度。在当前以现金流为主的市场环境下,如此状况是各大开发商不愿意看到的。
" 相比于范围有多大,市场更关注何时 "
" 认房又认贷 " 是房地产调控下的产物。北京首次出现 " 认房又认贷 " 是在 2010 年 7 月,第二次是在 2017 年 3 月,一直沿用至今。北京对二套房界定标准也最为严格,即全国有住房贷款记录的,无论是商贷还是公积金贷款、已结清还是未结清,均记作一套。
8 月 25 日,住建部等三部门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 " 认房不认贷 " 政策措施,也特别提及,政策供各城市自主选用。" 自主选用的基础,就是各地市场的销售表现,北京目前也不容乐观。" 上述房企营销负责人直言。
受买卖双方 " 按兵不动 " 的影响,北京市场销售数据仍表现不佳。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表示,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29 日,北京 8 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 3841 套,较上月同期下降 25.76%,较去年同期下降 19.53%;二手住宅成交 9687 套,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较上月同期增长 6.19%,但较去年同期下跌 21.46%。
" 相比于政策覆盖范围有多大,市场更关注政策何时落地问题,这才是禁锢买卖双方的原因所在。" 郭毅表示,目前北京市场交易并不活跃,也是因为市场暖风月余,北京迟迟未有明确动作,不确定性才加深买卖双方的观望情绪。
8 月 30 日," 认房不认贷 " 政策在广州全面落地,随后深圳成为第二个官宣 " 认房不认贷 " 的一线城市。继 8 月 25 日三部门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 " 认房不用认贷 " 政策措施,广州、深圳的接连动作,给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
首付压力最大的 " 北上广深 " 已打开突破口,北京同步跟进也只是时间问题。
" 北京优化楼市政策信号意义重大,对整体市场情绪的修复或将产生积极带动作用。"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分析称,若北京实质性政策尽快落地执行,北京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望提升,市场有望逐渐企稳修复,从而带动全国市场逐渐修复。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