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认房不认贷”组合拳落地,楼市能否复苏?,欢迎阅读。
自 724 政治局会议表示 " 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 之后,各地纷纷出台房地产调整政策。9 月 1 日,上海、北京相继发布全面执行首套房 " 认房不认贷 " 的政策,至此四个一线城市均开启了 " 认房不认贷 " 时代。自 8 月 30 日至 9 月 1 日,还有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苏州、中山、南宁、东莞、厦门等十余个城市官宣实施 " 认房不认贷 " 政策。与政治局会议提到的 " 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 相呼应。
8 月 31 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文,提到了多项支持政策,包括下调首付比例、降低二套住房利率政策下限,以及公众期待已久的下调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再度为市场注入一剂 " 强心针 "。
房地产 " 政策组合拳 " 落地,楼市能否复苏,各城市表现如何,长期趋势如何等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各城市市场分化明显
一线城市的政策内容和全国其他城市内容一致,但是其效果会更好,因为一线城市原先的首付认定比例要高很多,同样政策下效应会更加明显。
城市分化差异大,周末涨幅一线>二线>三四线。其中一线城市城区周末日均来访较 6-8 月周末高 40%-60%,郊区回升至 6 月周末水平。二线、三四线城市城区周末日均来访基本持平 8 月周末水平。三四线城市郊区周末日均来访较 8 月周末降 14%。
一线城市:新政效果明显,京沪来访、成交大幅提升
1、北京:新房、二手房热度均明显上升
北京刚需盘访交提升明显,部分项目周六单日成交近 40 套,较原周均翻 2 番;改善项目访增交不增,主要受 " 卖一买一 " 客户置换周期影响。
据了解,9 月 3 日,融创房地产集团开发的融创壹号院首日开盘成交额达 56.2 亿元,一期总共推出 350 套,当日成交 169 套。" 认房不认贷 " 政策效应积极显现,购房者市场情绪明显带动了起来。
据中原地产数据显示," 认房不认贷 " 政策落地后的第一天,也就是 9 月 2 日,北京二手房成交约 1200 套,明显超过上周同期,上周同期只有不到 600 套。北京的新建住宅成交也出现了爆发,9 月 2 日一天成交超过 1800 套,8 月全月网签只有 3100 套,新政第一天市场成交就超过之前半个月的成交量。
2、上海:新房热度普涨,二手房挂牌量增加,成交相对平淡
新政发布后,上海新房热度普涨,近郊项目来访、成交提升 30%-60%;原本市场低迷的远郊项目来访亦增 20%-60%,成交翻番,库存高企的临港新盘新政落地后连夜成交 9 套。
" 认房不认贷 " 首个周末,根据市场监测,浦东新房首日认购率破 80%。有部分楼盘表示,随着部分购房需求的释放,入围分会较之前有所上涨。9 月 3 日,周浦板块的招商市政公园 1872 认购结束,推出 224 套房源,最终认购数 450+,认购率 203%,预计积分在 50 分左右;嘉定新城的理想之地,认购 4 天,认购数 1440+,认购率 234%,分数预计 67 分。
9 月 3 日,上海第八批次 4 盘开始认购:中建御华园,认购首日,认购数 130+,认购率 88%,预计高分,高层捡漏机会很小;国贸虹桥璟上,认购第一天,认购数 210+,认购率 54%;闵行华漕的南山前湾拾缦,认购数 70+,认购率 49%。
二手房:多家中介门店普遍表示新政出来后,客户的咨询量、挂牌量明显上升,二手房挂牌量一晚增加了 1000 多套。
但是,二手房实际成交量反应相对平淡,根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官网数据显示,9 月 3 日,二手房成交套数为 527 套,与 8 月数据持平。8 月份二手房成交 15537 套,日均约 518 套。
在 " 认房不认贷 " 政策下,名义上首付是 35%,但上海二手房政策目前仍执行 " 三价就低 " 原则,这样一来,许多二手房的实际首付要到 40%-50%。另外,挂牌量增加,对于买家来讲有更多的二手房可供选择,交易周期会明显增加。
3、深圳:西部新房表现良好,楼市修复相对缓慢
新房市场:根据公开信息显示,9 月 2 日,位于深圳宝安的鸿荣源珈誉时尚花园开盘,当天销售 596 套,收金约 27.66 亿元,去化约 73%。深圳西部部分楼盘的熱賣,包括可售型人才房的熱賣,说明深圳的购房需求和购买力还在,只不过因为过去 3 年的楼市调整期,让很多购房者持观望态度,导致去化周期拉长。
二手房:" 认房认购 " 落地后,二手房挂牌量也持续增加。诸葛找房数据显示," 认房不认贷 " 落地首日,平台新上二手房源激增 2082 套,环比增加约 9.06%。
京沪、深穗楼市分化的本质,是居民负债能力的体现,北京居民杠杆率 69.3%、上海居民杠杆率 79.7%;深圳的居民杠杆率则达到 94.7%,比北京、上海高出不少。结合房价收入比数据,按平均薪酬,深圳居民买房的困难程度是全国第一,而北京排名全国第三,上海排名全国第四。
此外,深圳人才房再降门槛(全日制专科,3 人家庭可购三房),人才房与商品房产品同质化,价格仅 " 六折 ",批量上车刚需客将被分流。
在此大背景下,深圳市场的回暖可能不会像北京上海那么快,深圳市场的修复可能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根据诸葛找房数据显示," 认房不认贷 " 落地首日,深圳二手房涨价房源量为 108 套,业主信心有所提升;降价房源量达 259 套,仍是主流。
4、广州:市场分化,热度集中在主城及外围热点项目
" 认房不认购 " 政策落地第二天,8 月 31 日,广州当天的新房网签量约 266 套,而在之前的 7 月份和 8 月中上旬,广州每天的新房网签一般都在 100 套左右,政策对于市场的带动较为明显。
周末受台风影响,来访整体小幅提振,热度主要集中主城及外围热点项目,周末来访量上涨 40-60%,外围项目相对较平。
二、局部二线城市:政策及营销组合拳加码,带动访交提升
天津放松限购、降首付、降利率等组合拳落地,据了解,保利项目来访提升 30%-50%。
长沙紧跟政策风口,配合优化说辞、调整邀约口径及输出金九银十折扣等,部分项目来访涨 6%,成交涨 25%。
三、多数二线及三四线城市:政策对客户触动有限,未明显带动访交
武汉、重庆新政已实施但效果一般,少量客户因政策到访,但仍观望为主,重庆保利天玺壹号销经表示:" 还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变化,只有两组客户说先出来看看,观察一下 "。
惠州、长春、南昌政策早已执行或实质性宽松,来访、成交无明显增量。
房地产股上涨
受四大一线城市全面落实 " 认房不认贷 ",二三线城市跟进利好政策影响,9 月 4 日(周一),房地产服务、房地产开发、建筑材料、建筑装饰等板块全面领涨。
开发商积极供货,售楼处 "24h 不打烊 "
政策出台后的当晚,北京、上海各大售楼处人头攒动,看房热情高涨。不少开发商趁热喊出 " 不打烊 " 的口号,24 小时开放;房产中介只留个别值班人员在店内,经纪人几乎全员出动带看客户,二手房挂牌量也显著增加。
在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发布 " 认房不认贷 " 政策后,网上均出现开发商 " 取消优惠 "" 收回折扣 "" 连夜涨价 " 等传言。不过这些消息很快被相关房企否认。
价格没有明显变化,房价整体平稳
从新房市场看,开发商项目去化的压力普遍很大,目前政策不足以彻底扭转市场供需关系,开发商取消折扣甚至涨价的炒作只是营销噱头。相比涨价,一些前期存在滞销的项目,甚至在少量房源上推出更大的优惠力度,希望抓住利好政策視窗期,加快去化速度以及资金回笼速度。
从二手房市场看,个别房东在政策出台后有小幅上调价格的试探,但整体仍缺乏涨价的基础;二手房挂牌量激增,供大于求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房价下跌,因为市场上有更多的二手房可供选择,买家可以更加容易地寻找到价格更低或者条件更好的房子。
长期向好仍需发力
" 金九银十 " 对于全年房地产销售至关重要。随着更多核心城市政策的持续落地、房企积极推盘营销,短期内核心城市市场可期,预计本轮市场恢复或更多地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其中北京和上海市场有望在政策带动下加快企稳好转,市场恢复情况及持续性或好于广深及二线城市。
类似于今年 3 月 -4 月中上旬部分城市回暖,主要是由于前期积压的需求在疫情放开后得以满足,这一波需求释放后,4 月中下旬楼市回归平淡。" 认房不认贷 " 所带来的市场回暖,一部分原因是前期积压的需求,楼市长期的持续回暖还需要供需两端持续发力。
此外,收入稳定及人口结构依然是当前影响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因素之一。
接下来,仍需多举措并举,鼓励开发商合理定价、降价促销,加大公共服务补短板力度,同时在居民收入端、就业端更多着力,稳定居民预期,综合发力让楼市稳定下来。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