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最新公告:42亿拿下,比起拍价高出千倍!,欢迎阅读。
作 者丨费心懿 曹恩惠
编 辑丨林曦
图 源丨 IC
8 月 14 日早间,大中矿业(001203.SZ)通过一纸公告宣布了胜利。
备受市场关注的四川省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勘查矿权,最终由其全资子公司安徽省大中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 42.06 亿元竞拍成功,较起拍价高达千倍。至此,这场历时三天三夜的 " 抢矿 " 大战,落下帷幕。
受该消息影响,大中矿业开盘后股价一度冲击涨停。截至 8 月 14 日收盘,该公司股价报收 11.68 元 / 股,涨幅 5.04%。
近年来," 天价 " 锂矿的竞拍消息层出不穷。仅最近一周,除了加达锂矿之外,四川省内的另一座锂矿金川县李家沟北锂矿勘查权也拍出了高价。业内人士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锂矿遭疯抢的背后离不开资本对中长期锂价运行中枢维持的乐观预期。
" 天价 " 锂矿频现
最近一周,四川省内两座锂矿勘查权的拍卖引发市场热议。
8 月 11 日上午,四川省金川县李家沟北锂矿勘查权竞拍结束。历经两天两夜的 " 抢矿大战 ",总计报价 3412 次最终该标的以最高报价 10.1 亿元成交,升值率超 1771 倍。
8 月 13 日凌晨,加达锂矿拍卖落幕,起始价为 319 万元,经过 11307 次的报价,该锂矿勘查权终于在 8 月 13 日 0 时 59 分以 42.06 亿元尘埃落定,升值率达到 1317 倍。
然而,这并不是国内的锂矿拍卖首次以超百倍于起拍价的价格成交。
今年 2 月 21 日,新疆公共资源交易网公示的信息显示,新疆若羌县瓦石峡南锂矿勘查区块挂牌出让,新疆志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以 60.88 亿元竞得,而此次挂牌起始价为 1581 万元。据此计算,高达 60.88 亿元的最终成交价约为起拍价的 385 倍。
此前不久,持续数月的斯诺威矿业争夺战也熬出战果,宁德时代作为斯诺威的重整投资人,将出资 64 亿元,而这距离首轮仅 335 万元的起拍价,更是溢价 1900 多倍。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次四川两座锂矿李家沟北锂矿和加达锂矿,拍卖的均是勘探权。
真锂研究创始人、总裁墨柯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矿业权分为探矿权和采矿权,探矿权的持有者可以优先竞得采矿权。一般来说探矿权的价值不高,因为不确定是否能勘探到矿,如果能勘探到的话又能勘探到多少。"
而此次价格高企的原因在他看来是," 锂矿勘探的确定性高所导致,因此竞拍方愿意把采矿权购买价的一部分前移至勘探部分,提高探矿权竞拍成功的概率,不能说是高溢价。"
鑫椤锂电研究员钱艺也表达了 " 不贵 " 的看法," 李家沟北锂矿 10 亿元也不算高,假设是 100 万吨 LCE(碳酸锂当量),算下来也就相当于每吨增加了 1000 元成本。"
事实上,虽然上半年国内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出现一定的回落,致使外界难以理解近期 " 天价 " 锂矿的出现,但在业内人士看来,高溢价的背后碳酸锂的基本面并未彻底扭转。
钱艺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碳酸锂是产能过剩,而不是产品过剩。锂盐和电池厂家疯狂高价抢矿,说明谈锂矿供应趋宽松为时尚早,碳酸锂产能利用率将继续受限。同时,由于目前大部分优质资源掌握在海外企业手中,国内企业还需要努力提高锂矿自给率,以逐渐降低成本压力,这还需要较长时间。"
钱艺进一步表示认为," 总体而言,说明远期国内的锂矿供应还是偏紧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还在国外,要为国外矿企打工。否则,这些锂盐企业也不至于拼命抢矿了。"
与此同时,对于布局锂矿资源的新晋企业而言,其需要用资本为并不厚实的行业经验买单。
根据公告,四川省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勘查矿权,出让面积为 21.22 平方千米,首次勘查出让期限为 5 年。此次竞拍成功的大中矿业,其于 2022 年才开始进军锂矿新能源行业。而此前,该公司也先后对外披露了两项锂电投资计划,一是与临武县政府签订了投资开发锂矿资源的《投资合作協定书》。在临武县人民政府按照每 5GWh 电池项目配置 1 万吨碳酸锂资源标准的情况下,公司及公司控股、参股、合作企业拟定项目总投资约 160 亿元。另外,大中矿业还公告拟在赤峰市就矿产资源开发、新能源产业开发等项目进行投资,拟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计划投资约 200 亿元,打造锂电全产业链 " 低碳 " 产业园区。大中矿业称,"加达锂矿探矿权的取得,为公司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 抢矿,主要还是为降本,现在国内如果是 100% 自有矿,成本只有 7 至 8 万,和要依赖进口矿相比,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钱艺表示。
" 锂热 " 之下的众生相
持续上演的 " 抢矿 " 大战,已经成为近些年来掀起锂矿热潮的缩影。
" 洛阳纸贵 " 的背后,过去一年,碳酸锂价格的疯狂式上涨,的确让外界看到了 " 拥矿为王 " 的有利可图之处。Wind 数据显示,在 2022 年 11 月,国产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一度高达 56.75 万元 / 吨。而在 2020 年 9 月份的时候,这一价格曾低至 4 万元 / 吨。
复盘从 2020 年第四季度到 2022 年 11 月份演变的这场属于碳酸锂的 " 超级周期 ",其主要得益于新能源车性能改善叠加免征车购税、延长补贴年限等利好政策出台,使得行业基本面状况发生扭转。一方面,新能源车销量暴涨以及产业链受疫情冲击产生的供需缺口,促成碳酸锂价格大涨;另一方面,海外锂精矿的数次高价竞拍,提振了锂矿外围的热度,进而加剧了国内下游企业对于锂矿的重视度。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一些跨界而来的上市公司也凑起了热闹。例如,仅在碳酸锂价格达到最高点的 2022 年 11 月份,至少有三家 A 股上市公司宣布布局锂矿资源——主营黄金珠宝饰品的萃华珠宝(002731.SZ)当月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 6.12 亿元收购四川思特瑞锂业有限公司 51% 股权,发展锂盐产品相关业务;以水泥、固废资源为主营产品的 ST 金圆(000546.SZ)和供应链企业怡亚通(002183.SZ)签署了战略合作協定,拟共同投资开发锂资源等有关项目。
然而,步入 2023 年以来,碳酸锂价格的回调让此前的 " 锂热 " 略有降温。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14 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为 23.95 万元 / 吨,已经连跌数周。且与年初相比,价格已经大幅 " 腰斩 "。
针对今年碳酸锂价格回调的现象,粤开证券层分析了三点原因:一是新能源车销量出现下滑,市场担忧未来增长的持续性;二是随着宁德时代 " 锂矿返利 " 计划的公布,不少车企以此为中长期的 " 价格锚 ";三是,碳酸锂厂高库存待消化,影响锂价。
值得一提的是,该机构所提及的宁德时代 " 锂矿返利 " 计划,目前业内流传最为广泛的版本内容是:未来三年,如车企采购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占比达到 80%,年底与宁德时代结算时,五成电池将按照 20 万元 / 吨的碳酸锂价格计算,另外五成电池仍以市场价为依据。而根据今年 7 月份宁德时代召开的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该公司高管披露已有客户完成该计划的签约。此外,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今年 3 月曾公开表示," 锂矿共享 " 方案的目的并非降价,而是因为宁德时代获取了一些矿产资源,不想赚取暴利,希望分享到长期战略客户,相关沟通正在推进。
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拿下高价锂矿,动辄数十亿的资金对于不少企业而言也是风险。
今年 2 月份,志特新材以 60.88 亿元竞得新疆若羌县瓦石峡南锂矿勘查区块后悔拍。4 月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发布公告,取消新疆志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竞得资格并实施联合惩戒,3 年内禁止该公司参与全国矿业权出让交易活动。
实际上,对于此次竞得加达锂矿勘查权的大中矿业而言,能否一次性缴纳成交价格的金额也受到外界关注。
根据大中矿业财务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货币资金为 13.54 亿元。
该公司称,本次交易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包括银行贷款、向大股东借款等,公司将在需要时按规定及时履行相应审批程式。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赵凤铃
21 君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