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214万辆,出海热仍在继续,欢迎阅读。
伴随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突飞猛进,为中国车企 " 出海 " 打开了难得的視窗期,成为中国品牌追逐的新目标。放眼望去,当前出海市场战况空,今年上半年,汽车出口量突破 200 万辆,对市场整体增长贡献显著,绝对是 2023 年车市的一大看点。
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加上国际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比较旺盛,推动了中国汽车出口的全方位增长。
据中汽协数据,1-6 月,汽车企业出口 214 万辆,同比增长 75.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 53.4 万辆,同比增长 1.6 倍。自主品牌呈现集体 " 狂飙 " 的态势,具体来看,比亚迪上半年出口 8.1 万辆,同比增长 10.6 倍;奇瑞出口 39.4 万辆,同比增长 1.7 倍;长城出口 12.4 万辆,同比增长 97.3%。不过从总量上来看,上汽仍以 48.3 万辆的成绩把持着头号交椅的位置。
#MG 全球车熱賣#
据了解,上汽在海外市场上 MG 品牌最受欢迎,上半年累计销售 37 万辆,同比增速达到 40%。不仅如此,上汽集团 2023 年计划海外销量突破 120 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超 70%,MG 品牌销量达 80 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MG 首款 " 全球车 "MG4 纯电动车已在国内和近 30 个欧洲国家同步上市。同时,MG4 正积极进军澳新、中东、墨西哥、南美等地区,将覆盖全球六大洲重点区網域市场的 80 余个国家,全球销量有望突破 15 万辆。
除了 MG 品牌,上汽集团旗下其他品牌如上汽大通 MAXUS 和上汽通用五菱海外业务也取得不错的进展。据了解,2023 年上汽大通 MAXUS 的出口目标是 10 万辆,上半年已突破了 4.7 万辆。
在不久前的海外业务沟通会上,上汽集团总裁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上汽国际总经理余德介绍道,目前上汽在欧洲的销量日益增多,建厂的时机成熟,而欧洲又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最高的市场之一,适合发展本地化布局。因此,上汽已将在欧洲当地选址建厂的计划纳入日程表。此外,上汽在海外拥有硅谷、伦敦、特拉维夫 3 大研发创新中心,泰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 4 座整车制造基地。
如今,中国技术的不断迭代和消费者的认可,让中国智造实力出圈。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外的好成绩,让更多国内的汽车品牌看到了机会,中国汽车的出海热潮,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比亚迪出海两年遍及全球#
比亚迪在海外建厂的步伐也在加速中,比亚迪算是中国品牌新能源出海的激进派,自 2021 年 5 月比亚迪正式宣布 " 乘用车出海 " 计划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挪威、德国、日本、泰国、巴西、墨西哥等 53 个国家和地区,出海脚步遍及全球。
更为关键的是,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今年独占泰国 EV 市场 35.18% 的份额,位居第一。比亚迪在国际市场人气爆棚的全球车型 BYD ATTO 3(元 PLUS),在泰国上市后市场反响热烈,今年已连续五个月获得泰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2022 年,比亚迪全资投资的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在泰国正式开建,预计在明年可实现量产。据悉,比亚迪还计划在巴西、欧洲等地建设工厂,一系列举动也进一步推动比亚迪的全球化进程。
再看奇瑞汽车上半年,奇瑞出口量达 39.4 万辆,同比增长 1.7 倍。据了解,早在 2001 年,第一批奇瑞 " 风云 " 轿车就从天津出口到叙利亚。除了出海的时间早,其生产、研发基地也较早就拓展到了海外市场,在欧洲、北美、中东以及巴西等地都有奇瑞的全球研发基地。
截至 2022 年末,奇瑞已经在全球建立了 10 家海外工厂,包括俄罗斯、巴西、埃及等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长安汽车在今年正式发布了全球化战略 " 海纳百川 " 计划,具体提出五大布局," 四个一 " 发展目标:海外市场投资突破 100 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 120 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 10000 人,欲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
未来长安将逐步布局欧洲、美洲、中东及非洲、亚太、独联体全球五大区網域市场,将进入 90% 以上的全球市场,到 2024 年,长安汽车将完成东盟和欧洲两大重点区網域市场的进入。
当我们的产品越来越优秀的时候,就是走出国门的时候,现在的国产车完全具备这个实力," 走出去 " 可以进一步向全球展示中国新能源车企的产品和技术实力。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也看出了车企们向全球市场传递的进攻信号,打响了 " 品牌向上 " 的第一枪。【iDailyc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