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小鹏要打顺风局了,欢迎阅读。
8 月 20 日,小鹏汽车发布了 2024 第二季度的财报。通篇来看,Q2 财报颇具亮点,甚至可以说,是对最近汽车市场有关 " 小鹏已经掉队 " 的说法,最有力的回应。
事情还要从 8 月初说起。
当时,小鹏汽车没能在某一周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排行榜跻身前十,舆论场上就开始冒出零星言论,认为小鹏虽然有 G6、G9、X9、P7i 等多款车型在售,但缺少压舱石一样的爆款,每款车型都面临着残酷的竞争,销量和资金承压,又进而演变成 " 小鹏销量失速 "、" 小鹏急需破釜沉舟 " 之类的担忧。
然而,瞬息万变的舆论风向,纷乱庞杂的评判论断,在精准真实的数据面前,都不堪一击:
看毛利率,公司整体毛利率从第一季度的 12.9% 则提升至 14.0%,达到历史最佳水平,连续四个季度大幅提升,亏损持续收窄;其中 " 汽车业务 " 毛利率从今年第一季度的 5.5% 上升到了 6.4%。
看交付和收入,小鹏二季度汽车总交付量 30207 辆,相较去年同期增长 30.2%;第二季度 81.1 亿元的总收入,也比去年同期增长超 60%。
截至目前,根据各家车企发布的财报显示,小鹏是所有上市的纯电车企里,唯一实现毛利率连续四个季度增长的车企。除毛利率以外,小鹏的净现金储备,在所有新势力上市公司中也位居前列。
毛利率提升,营收同比增长,现金储备充足,这些关键词,在车企仍旧喋血价格战的当下,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
而小鹏,在外部环境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毛利率稳定增长,着实来之不易,让人初觉惊喜,细想之下,又觉得非常合理。
相比追求占领热搜和舆论制高点,小鹏汽车一直是那个在剧烈波动的市场里,愿意沉下心俯下身扎下根,稳健踏实的存在。
如今的结果不过是场意料之中的厚积薄发,全链路降本和超级产品的规划,就如草蛇灰线,由一纸财报揭开,将小鹏素来的坚持和认真摊开在市场和消费者面前。
全链路降本,平台化先行
在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反思说,小鹏过去是个偏科的公司,总以技术为先。这一句简明扼要的反思,相当客观,也相当深刻。
从最开始的 G3 到之后的 P7、G9,再到 G6 和 X9,小鹏几乎每款产品都有行业首发的新技术,每一次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切换的新平台,都是先进的,甚至是略超出当时主流技术发展的。这点也从新车上市后,行业舆论和消费端的积极反馈里得到验证。
今年参加英国古德伍德速度节的小鹏 G6
然而,只有深谙车企经营和研发内幕的圈内人才明白,同时维持多平台研发,对车企而言,是个甜蜜和痛苦共存的负担,这相当考验企业对于人员、资金和各类资源的储备和分配,巨大的资源消耗对企业的毛利和盈利也是个不小的潜在风险。
在智能电动化时代,技术迭代速度飞起,车企很难像燃油车时代那样,用一套动力总成和电气电子架构就能跨越周期,稳坐钓鱼台。
换句话说,绝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都面临多平台研发的问题,谁能越早脱离这个 " 资源黑洞 ",谁就能在这个 " 地主家也没余粮 " 的市场里保有最奢侈的毛利率和现金流。
显然,小鹏汽车已经开窍了。从扶摇架构开始,小鹏汽车在动力、整车和智能化方面都不断向模块化、平台化靠拢。
从研发设计角度讲,多车型共用平台能够降低研发成本、提升员工人效比、节约各类测试资源、加快研发速度;
从供应链角度讲,平台零件占比提高,零件通用化率大幅提升,能够极大程度扩展平台零件的生产规模,降低零件单价成本,拥有更好的议价空间。零件种类的大幅减少,也会极大减轻零件库线上管理和线下仓储的压力,使其变得简洁有序,降低错误发生率;
从外部市场看,强平台化的车型虽然有 " 套娃 " 的嫌疑,但只要首发车型能够立得住站得牢,后续车型就会更容易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不仅无需试错,还能反过来巩固自身的品牌定位和产品风格。
平台化带来巨额收益的例子,在燃油车时代,比比皆是,最著名的当属大众的 MQB 和丰田的 TNGA 平台。小鹏在此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设计和发展出一条适用于自身电动化智能化时代的路径。
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推出的 P7+ 就是小鹏全链路降本的集大成者。
P7+ 预计今年四季度推出
据悉,这款具有大空间和高颜值优势的车型将首发小鹏新一代自动驾驶硬體平台,更重要的是,它拥有业内最具竞争力的 BOM 成本——自动驾驶硬體降本 50%,整车 BOM 成本降低 25%。
如此大幅度的降本比例,对其他车企来说,都是极具吸引力但又极难复制的。相信 P7+ 上市交付后不久,就会出现在各大车企的车间,被工程师围着讨论研究了。
技术变现,智驾普惠
如果说,全链路降本是小鹏向内寻找健康财务状况的必经之路,那利用 XNGP 的技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向外寻求合作和变现,就是独属于小鹏的高段位了。
2023 年 07 月,小鹏汽车和大众集团达成技术框架協定,大众集团向小鹏增资 7 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约 4.99% 的股权;
2024 年 02 月,双方官宣将联合开发两款面向中国市场的中型智能网联车型,计划于 2026 年上市,并通过联合采购,大幅缩减产品上市周期,降低双方车型的成本结构;
2024 年 04 月,双方确认,将为大众在中国生产的 CMP 和 MEB 平台联合开发行业领先的电子电气架构。从 2026 年起,基于 CMP 和 MEB 平台的国产大众汽车品牌车型上都会搭载该电子电气架构。
小鹏和大众签署电子电气架构联合开发協定
小鹏汽车和大众汽车集团在过去一年密集深入的合作,让小鹏从今年一季度开始有一笔经常性的平台和軟體技术服务的收入,这也是促进小鹏整体毛利率提升的重要因素。
回顾小鹏 2023 年 4 个季度的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1.7%、3.9%、2.7% 和 6.2%,今年,和大众集团开启合作之后,小鹏的公司毛利率在第一季度就拉升到了 12.9%,第二季度继续攀升,来到了 14.0% 的最高点。
这几个简单的财报数据,就证明了技术变现这条小鹏的独创之路,是可行的,是创新的,有资格成为业内的标杆和成功先例。
从真金白银投资换股,到联合采购共享供应链,再到联合开发智能化核心的电子电气架构,小鹏和大众持续深入的合作,一来为小鹏带来了巨额的现金流,带动了企业整体毛利的提升,是 Next Level 的全新增量;
其次,和业内公认的最具实力的跨国车企紧密合作,小鹏的自研技术将会输出赋能在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的车型上,这些源源不断的收入,又会反过来支持小鹏进一步筑高自研技术的城墙;
还有诸如借助大众集团在全球的采购优势,对自身供应链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提升和优化、提高自身的全球化科技品牌形象等一系列隐形收益……
目前,已有媒体爆出,大众的大量人员开始进驻小鹏,CMP 项目的合作开发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 做未来出行探索者 " 是小鹏汽车始终如一的初心,这也是国内车企智驾梯队排名上上下下,小鹏从来稳居第一梯队的核心原因。
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到将更多地向产品和商业侧重,使小鹏将来有一个好于大部分市场公司的毛利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技术的妥协和放任,相反,树立 "AI 时代头部玩家 " 的品牌标签,构筑差异化竞争力,是小鹏未来几年的重中之重。
专注投入端到端 + 大模型的组合,突破原来自动驾驶技术在体系上的能力上限,在 18 个月内让 XNGP 的 AI 智驾量产车能够对标海外一流 Robotaxi 件使用体验水准,达到城市内百公里才需要接管一次的体验——这是小鹏给自己定下的军令状。
何小鹏预测," 在可负担的成本结构下,消费者将会像过去 5 年快速从燃油车切换到电动车一样,快速拥抱 AI 智驾汽车。"
在极具竞争力的成本结构和最新的 AI 技术支持下,小鹏将加速端到端大模型结合的 XNGP 下沉到 15 万元价格带的车型,可以预见小鹏将成为全球首个在 2 万美金车型上实现高阶智驾的车企,用实际行动践行其所始终坚持的智驾普惠的愿景。
新车蓄势,开启超级周期
生产和制造成本持续降低,技术不断精进,两者最终将在产品上得以体现。
8 月 8 日,小鹏汽车正式开启智能纯电掀背轿跑 MONA M03 预售,以智能平权 + 高性价比为产品核心卖点一经推出,MONA M03 的订单量就超过了 G6,远超市场预期。
一些券商分析师实地探访多家小鹏线下门店,就遇到不少前来亲身体验和试驾的消费者,无一不对 M03 的外形、驾乘体验和智舱智驾配置给予了高度评价,甚至愿意提前下单,只为尽早锁定提车时间。
大部分机构投资者认为,在供应链做好充分准备,生产流水线完成快速爬坡后,MONA M03 将拉动小鹏三四季度的总体交付量。由此普遍上调了对小鹏 2025 年和 2026 年的销量预测,对其维持稳定健康的毛利率和现金流也充满信心。
小鹏 MONA M03 量产车正式下线
加上前文提及的,以科技豪华 + 智能化为核心卖点、支持无激光雷达 XNGP 的 P7+,其作为新一代纯电轿车的标杆产品,更是让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都充满期待。
以这两款全新车型交付爬坡为开始,小鹏汽车将进入强劲的产品周期和快速发展的顺风期,用实力去打脸那些唱衰小鹏的吃瓜群众。
作者:罗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