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净利润骤降八成!东风集团半年财报预告,欢迎阅读。
8 月 14 日,东风集团股份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告显示,预计 2023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75%-80%。
对于业绩的大幅变动,东风集团股份在发布的公告中表示,主要是受新能源转型投入加大、行业合资非豪华乘用车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探、商用车市场恢复缓慢、当期外汇损益及股权投资带来的收益比同期预减的影响。
官网显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央直管的特大型汽车企业,前身始建于 1969 年的第二汽车制造厂。1992 年 9 月,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2003 年 9 月,总部由湖北十堰搬迁至武汉。2017 年 11 月,更名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目前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多以合资品牌为主,主要合资品牌包括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英菲尼迪、神龙汽车,其中合资品牌是东风汽车销量主要来源;自主品牌则包括东风岚图、东风风神、东风新能源、东风风行等。
今年 3 月,湖北省推出史上最强购车补贴政策,东风集团旗下多个品牌均参与该活动,包括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风神、东风岚图、东风富康共计 7 大品牌 58 款车型参与购车补贴,其中东风雪铁龙降价幅度尤为迅猛,原本指导价为 21.19 万元、22.68 万元的雪铁龙 C6 共创版车型和 C6 舒适版车型直降 9 万元,加上购置税、上牌费以及保险,雪铁龙 C6 入门版裸车价格仅 12 万左右,巨额的补贴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抢购该车。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巨额购车补贴并没有为东风汽车的销量带来增长,旗下多个合资品牌销量反而出现同比下滑。其中,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作为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主要销量来源,上半年销量下滑跌幅达两位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累计销量为 94.55 万辆,同比下降 23.4%;母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累计汽车销量为 107.32 万辆,同比下降 26.1%;附属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累计汽车销量为 6.98 万辆,同比下降 2.9%。
细分品牌来看,上半年东风日产(含东风英菲尼迪)累计销量为 33.52 万辆,同比下滑 28.02%;而另一日系合资品牌东风本田销量为 22.70 万辆,同比大下滑 32.80%,下滑幅度甚至超东风集团的整体下滑趋势。东风日产乘用车主要由日产、英菲尼迪、启辰三大品牌组成,在售车型包括轩逸、天籁、奇骏、逍客、蓝鸟、途达、劲客、楼兰等,不过主销车型仅有轩逸、天籁、逍客,但当下这几款传统燃油车在中国市场已失去优势。至于东风本田也面临相同的难题,包括焕新后产品力不足以及电动化进展缓慢等。
除这两大品牌外,神龙汽车的表现也并不乐观,上半年累计销量仅为 4.42 万辆,同比下滑 21.56%。《汽车行业关注》认为,东风集团旗下品牌销量下滑的原因,除了与国内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急剧萎缩因素影响外,更为主要的原因是新能源汽车产品推进速度缓慢。
合资品牌的式微,也迫使东风汽车不得不思考新能源大背景下的突围。今年 4 月,东风汽车对电动化进程提出 " 转型更新三年行动 "。按照规划,截至 2024 年,东风旗下主力自主品牌将实现 100% 电动化;到 2025 年,旗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年销量将达到各 200 万辆,届时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占自主品牌的 50%,占自主乘用车品牌的 70%。为此,东风计划三年内投入 500 亿元以加速上述计划的落地。
不过,结合东风汽车 2023 年上半年的新能源销量表现来看,该战略仍然任重而道远。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岚图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 118.54% 至 1.50 万辆;而易捷特新能源同比增长 35.47% 至 5.02 万辆。虽然岚图汽车同比大幅增长,但与目前车市主流的造车新势力相比依然相差甚远,并且这种增长对于整个东风集团销量下滑的态势,其实无异于杯水车薪。
7 月 21 日,东风汽车对外宣布旗下全新小型纯电汽车品牌——东风纳米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发布,首款新车也将在年内发布。据了解,这是东风汽车新能源造车的第三个自主品牌,该品牌将填补东风汽车在小型纯电领網域布局空白,并为小型纯电市场注入全新活力。按照规划,纳米品牌将每年上市 1-2 款新车型,至 2025 年实现销量 40 万辆。
" 燃油车销量下滑,电动化转型迟缓 " 是目前传统车企面临的难题,也是东风集团股份眼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东风而言,在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尽快减少对合资品牌的依赖,赶上国内新能源高速发展的契机或是其实现转型和突围的关键。但也有行业人士认为,在竞争激烈的纯电市场,东风想要依靠新能源实现增长仍道阻且长。
汽车行业关注 人气汽车新传媒
每天分享有价值的汽车新闻
汽车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