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现代版伤仲永,16岁读博张炘炀现状,赋闲在家,逼父母买房,欢迎阅读。
中国从不缺才子。
但那些没有人生规划、没有悉心培养的天才最终只能沦为 " 伤仲永 ",变得碌碌无为。
我们本次要讨论的人物名叫张炘炀,年少时期就展现出非凡的智慧,10 岁时参加高考进入大学,16 岁读了博士。
能有这样的成绩,的确配得上 " 神童 " 两字,但是他如今的生活同过去的辉煌截然相反。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悉,张炘炀毕业之后去了宁夏师范学院担任一年的外聘教师,直至 2021 年 8 月份后,他选择辞职,再无固定工作。
视频中,张炘炀谈起当年,仍一脸幸福和骄傲,当外教老师一年能获得 5000 元课时费,学校还会补助我 5000 块,总共攒下了 5 万块。
但目前这些钱基本都全花了,现在每隔三个月,父母会给我打一万块钱。
目前,张炘炀没有固定工作,也没有固定工资,银行卡里只剩几千块,和大众的预想的天才生活天差之别。
张炘炀不想给别人打工,却梦想着实现财务自由,这属实困难,但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如今,他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建立了很好的口碑,也受到企业的支持,事业有望涅槃重生。
张炘炀现状的视频一经发布,引发了大众的热议,有人认为,如果他父母当初听从了张炘炀的意见,在北京买房的话,现在早就实现财务自由了。
所以,张炘炀早已习惯啃老,他觉得父母当时如果买房现在早就身价千万,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父母欠他的。
还有人坦言:明明是自己不行了,为什么要怪父母呢?
总之,张炘炀的现状引发了社会外界的关切,过早完成学业看似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实则危机重重。
张炘炀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很多人建议,像这种研究型人才,就应该交给国家重点培养,帮助他规划未来的道路,这叫双赢。
笔者认为:虽说他的处境很艰难,但是张炘炀拥有绝对的潜力,希望有关部门注意此事,给张炘炀一次机会。
从张炘炀的话中,其实能听出他的无奈和失落,但面对现实情况,人又不得不低头。
有人说,高智商的人往往是两个极端,要不报恩,要不报仇。小时候的张炘炀属于前者,16 岁过后,他属于后者。
照常理来说,张炘炀一定会有所成就,但是在一次采访中,他自述北京孩子和外地孩子的区别,将自己卷入巨大的舆论怪圈中。
很多北京的孩子一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他认为父母也应该为自己提供好的生活条件,于是,张炘炀要求父母在北京买房。
否则,他将不会听从他们的安排,张炘炀的父母没有同意,张炘炀回复:最希望我留在北京的人是你们,你们应该为此努力。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神童说出来的话,他将父母无条件的付出视作理所应当。
甚至张炘炀断言:如果连一套北京房子都没有,那么博士毕业又有什么用呢?
直到 2019 年,张炘炀拿到了北航博士毕业证书,他第一时间选择在宁夏师范学院担任外聘教师,拒绝父母的建议。
两年之后,张炘炀辞去工作前往上海,当年攒下的钱所剩无几,现在一天的消费控制在 20 元以内,主要以青菜白汤为主。
记者建议张炘炀换一份稳定点的工作,但他却不以为然,表示:只要项目结束,我就有五万块的入账。
对于现状,张炘炀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指责父母没有远见,如果当初在北京买了房子,现在早就涨到一千万了。
在张炘炀的眼里,父母欠了他一千万,所以在一千万这个额度之内,他可以随便要。
如此态度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养了二十年的孩子,最后居然变成白眼狼,讨债鬼。
当被问 " 他们愿意给你吗?" 的时候,张炘炀回答:不给又怎么样?不愿意也得愿意啊。
很多人感到不解,作为天才的他为何要将错误推给父母呢?
神童张炘炀其实蛮可怜的,他成了现代版的 " 伤仲永 "。
结束语
最后,希望社会对他多一些宽容,毕竟大家的起点不同,面临的挑战也有所不同。
同时,我们也应该从张炘炀事件中汲取力量,要勇于挑战人生中的 " 麻烦 ",不忘初心,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