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靠一腔热血抗日,终光复失土:二次大战时期的中缅印战区组图,欢迎阅读。
(下方图片来源包括:美国《生活》杂志摄影以及《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
▲吹响起床号的远征军号兵,唤醒战友们开始一天的军事训练
▲来自第 14 师 42 团的李乐贝(音译)正在向中外官兵展示如何操作 " 汤普森 " 冲锋枪。据同行的英军联络官称,这位年仅 12 岁的少年已是入伍满一年的老兵,曾在与日寇的战斗中勇敢地投光了两箱手榴弹
▲正在传递 M3A3" 斯图亚特 " 轻型坦克所用 37 毫米炮弹的中国驻印军坦克兵。驻印军中," 斯图亚特 " 是与 " 谢尔曼 " 混编在一起,由中美坦克兵乘员共同操作。其配发的 37 毫米穿甲弹足以对抗日寇的九五、九七式坦克
▲来自夏威夷檀香山的美方顾问:安德鲁中尉正在教授中国士兵如何操作 " 汤普森 " 冲锋枪。从外形上看应是 M1928 型
▲即便是当时最精锐、美式装备为主的驻印军,同样有一定数量的骡马用于运输物资。
▲高举旗帜,驾驶吉普车进入龙陵的中美两国官兵。此举标志着滇缅公路的畅通
▲一名头顶布帽,身上还挂着帆布弹袋的远征军士兵正好奇地望着驻印军战友
▲头顶英式钢盔练习穿越低绊网的中国士兵
▲视察远征军第 195 师官兵拼刺训练的关麟征将军。其手中的步枪似乎是一支国产的 " 中正 " 式
▲向指挥所发布旗语,告知日军对怒江江防发起攻击的远征军信号兵
▲一名远征军士兵正好奇地打量着美军顾问的打字机
▲正在演示如何操作 M1A1 型喷火器的新 6 军官兵
▲学习操作美制 M3 型 37 毫米反坦克炮的驻印军第 50 师官兵
▲在英军顾问的教导下学习操作 " 布伦 " 轻机枪的中国士兵。" 布伦 " 与国内的 " 捷克式 " 算是师出同门,但两者使用的枪弹口径不同。为统一标准,中国亦曾向盟军引进过一批 20 发直弹匣的 " 布伦 ",称之为 " 七九勃然 "
▲身着热带制服,头顶防蚊帽的中国士兵。其手中使用的则是改膛的 P17 步枪
▲于昆明接受美军训练的中国士兵。其头顶美制 M1 钢盔,正操作着一挺 M1917A1 型水冷机枪。国内亦有仿造,称之为 " 三十节 " 重机枪。该枪作为租借法案的一部援华,总计 2160 挺。虽能与 " 三十节 " 重机枪通用零部件,但二者的口径不一(前者为 7.92 毫米,后者则是 7.62 毫米),对后勤而言无疑是个挑战
▲缅甸胡康河谷一战后,一名美军士兵为负伤的中国战友点烟缓解压力。其身背着一把 M1 型卡宾枪,非第一线战斗人员
▲在美军顾问的指导下学习近距离格斗的中国士兵。身着背心者为马鼎盛(音译)中尉,据悉曾击毙了 30 名日寇。一旁观察的则是精通拼刺的美军中尉詹姆斯
▲三名日裔美军官兵在镜头前合影留念。这些人因其亚裔面孔常被误认为是中国驻印军的一份子,但其主要承担的是翻译、审讯以及其他相关的情报工作,而非战斗
▲一名忙着打草鞋的中国士兵。抗战期间,由于条件艰苦,加之补给困难,很多战士都就地取材,以打草鞋为主。就连针线缝制的布鞋都是 " 奢侈品 ",更不用说美制的皮鞋和袜子了
▲从宣传画上了解时事的中国西南民众。此时的欧陆两大轴心:意大利、德国均已覆灭,亚洲战场上也只有日寇在死命挣扎
▲位于成都的 " 中央军校 " 学员兵,身后的战友们也都戴着清一色的布制小帽,德制钢盔、皮制弹药包、皮鞋等 " 稀罕货 " 都是在阅兵时才能出镜的
▲列队经过成都 "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 的军校学员兵。他们也是当时少数仍配有德式钢盔的部队
▲越壕突进的军校学员兵。其战斗装具的造型也偏德式
▲站在 " 斯图亚特 " 坦克车上,视察驻印军装甲部队的蒋纬国上尉。蒋最初曾在德国受过山地兵训练,并没有什么指挥装甲部队的经验,后来才去的美国深造
▲向摊贩购买糖果的美军顾问
▲ 1945 年日寇投降后,时任新 6 军军长的廖耀湘乘坐吉普车,在卫兵的护送下前往中山陵致敬
▲中山陵前守灵的新 6 军士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