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换了C口又如何?iPhone 15系列又要割一波韭菜,欢迎阅读。
不愧是苹果 ......
终于,苹果总算要彻底放弃 Lightning 接口了。
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外媒爆料 iPhone 15 全系都会从 Lightning 接口更换成更先进且实用的 Type-C 接口。关于 Type-C 接口的好处有多少大家应该都清楚,比如支持最高 100W 的快充功率,而且在兼容性方面也远比 lightning 接口丰富得多,十分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但当时的小雷就意识到一个问题,虽然看上去苹果使用 C 口充电是一件好事,大家出门也不用专门再带一条 Lightning 线,而且随便找一根 C 口线就能充电;但谁也不知道苹果会不会直接抛弃 PD 充电方案,搞出一个属于苹果自己的私有協定呢?
正巧就在近日,外媒表示苹果公司目前并未给全面转向 USB-C 接口的 iPhone 15 系列采用 MFi 限制,这也意味着用户无需使用通过 MFi 认证的数据线就能对 iPhone 15 系列进行充电以及数据传输。但让人好奇的是,外媒还表示苹果在 iPhone 15 系列中内置了一颗接口 IC 认证,具体作用还不得而知。
可能有部分读者不了解苹果 MFi 協定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趁着这个机会小雷也跟大家详细科普一波,毕竟在欧盟的努力下,说不定 MFi 協定要成为历史了呢。
MFi 是英文 "Made for iPhone/iPod/iPad" 的缩写,是苹果公司对其授权配件厂商生产的外置配件的一种标识使用许可,也就是说第三方厂商想要生产支持苹果设备的充电头、数据线、充电宝等配件等都需要找到苹果申请 MFi 相关认证。
如果用户使用的数据线非 MFi 认证款,一般来说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无法触发苹果的快充協定,几乎全程都维持在 5V1A,充电速度极慢;二是直接跳出弹窗,表示用户使用的数据线未经认证无法使用,到头来还是得掏钱重新买一根。
(图片来源:anker 京东自营旗舰店)
当然 MFi 认证可不是免费的,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据业内人士透露,生产一根通过 MFi 标准的数据线,需要历经 32 道指定工序,每条流水线至少 45 个工人,最后通过率只有 2%。
而且每条 MFi 认证的线还需要在其内部植入一颗认证芯片(价格大概在 2 美元左右),换句话说单是一根通过了 MFi 认证的数据线,就起码要让厂商多出 20 到 30 元。这也是为什么拥有 MFi 认证的数据线要比那些普通数据线贵个三四十块钱的原因了。(当然其中大部分利润都被苹果给抽走了)
(图片来源:京东)
而且苹果还会时不时地抽查一些获得过 MFi 认证资格的厂商,如果被检测出哪款产品没交 " 保护费 " 的话,轻者罚款重者直接取消掉整个厂商的认证资格。
苹果之前宁愿挨骂也不把 lightning 接口换成 C 口的主要原因便是 MFi 協定每年都能带来巨大的利润。根据权威机构统计,苹果每年依靠 MFi 认证所收取的专利费在 30 亿美元以上,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因此单看这个利润,小雷就认为苹果绝不会这么轻易地放弃 MFi 认证協定,甚至可能变本加厉搞出另一套方案:日常充电时可以使用普通的 Type-C 线,但想要激活苹果的快充或是传输檔案时就必须用到拥有 MFi 協定的苹果数据线。
对此郭明錤也给出了自己的预测,他认为 iPhone 15 系列都会采用 Type-C 接口,但只有定位更高的 iPhone 15 Pro 和 iPhone 15 Pro Max 支持雷雳 3 接口,支持双向最高 40Gbps 的带宽速率、支持最高 100W 的 PD 快充、拓展性极强,几乎可以说是当下实用性最高的接口之一,而 iPhone 15 和 iPhone 15 Plus 依旧只支持 USB 2.0 规格。
(图片来源:苹果官网)
这也验证了小雷的猜想,用户想要获得完整的使用体验还得花钱去买苹果认证的数据线。目前苹果官网售卖的雷雳 3 数据线价格为 320 元,而第三方平台的价格大多也在 100 到 300 元之间,显然用户更换线材的成本更高了。
要是苹果对自家产品一视同仁,那也还能忍,可 iPad 上的 C 口却不需要 MFi 认证,同样方法怎么就不能用在 iPhone 15 上了呢?说到底还是 iPhone 巨大销量让苹果无法舍弃 MFi 认证带来的利益,即便得罪用户也在所不惜。
天下苦 Lightning 久矣,而苹果在消费者的强烈意愿下,甚至在各方组织、联盟、国家的施压下,才依依不舍地将 Lightning 更换为 Type-C。但更换成 Type-C 接口就一定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吗?也不见得。
外媒表示 iPhone 15 系列并没有因为更换成 Type-C 接口就提升其充电功率,哪怕是定位最高的 iPhone 15 Pro 系列也只有 27W 左右的功率,标准版则是延续 20W 的充电功率。
(图片来源:推特)
虽说苹果对于新技术一直属于比较保守的一方,在没有经过市场验证之前或是自己没有十足把握之前都不会盲目推向市场,但快充技术已经蓬勃发展近 10 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技术,国产手机这边都已经把有线充电功率堆到 200W 以上。前还可以说是受到 Lighting 接口的限制,但如今看来更像是懒和傲慢罢了。
更别说苹果旗下并非没有支持快充的产品,像 MacBook Pro 系列的充电功率都在 100W 左右,而且走的也是最主流的 PD 協定,市面上也有不少安卓手机能够支持最高 80W 左右的 PD 協定,因此不存在所谓技术差异的问题。
当然,虽说安卓手机阵营已经在充电速度上领先了苹果好几年,但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体验反而是落后于苹果的,那便是兼容性。
在之前雷科技做的手机充电兼容性横评中就发现国内不少旗舰手机的充电兼容性做得十分糟糕,使用原装充电器确实能达到 60W 左右的功率,但只要更换非原装充电头或充电线后,充电功率就会迅速下滑,甚者出现了个位数的情况。所以对于同时使用两款不同品牌手机的用户来说,每次充电还得找对应的充电套装,属实有些麻烦。
(图片来源:Aohi 京东自营旗舰店)
不过,好在中国信通院、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产厂商联合多家终端、芯片企业共同推出了新一代融合快充協定—— UFCS 融合快充協定。目前也有部分机型支持该協定,并且在相应官网上也能买到支持 UFCS 融合快充協定的充电头。虽然目前该協定只支持最高 40W 快充,而且支持的机型并不多,但迈出第一步对大众来说总归是一件好事。
UFCS 協定的推出在小雷看来其实是各家手机厂商的一次妥协,未来不管是千元价位的入门款,还是万元旗舰,都能获得支持,同时带来安全快速的充电体验,缩小 " 电池焦虑 ",这才是 UFCS 推出的真正意义。虽说它的充电功率虽远不及机型本身能达到的最高充电功率,但对比苹果关起门来给出的低速充电方案,还是诚意十足的。
iPhone 15 系列更换接口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但什么时候苹果才能彻底解决充电和传输的痛点,就真的只能等到苹果自己良心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