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上市一年收退市警告,“妖股”见知教育走入死胡同,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东方 IC)
日前,见知教育宣布公司已收到纳斯达克低股价退市预警。此时,距离其上市首日盘中上涨 3620.2% 的无限风光刚刚过去了一年。
令投资者担忧的是,见知教育迟迟未发布 2022 年年度业绩报告,且从最新的公告来看,该年报还将继续延期。
这一年内见知教育发生了什么?
似乎早已写好结局的上市路
见知教育的上市之路从一开始便谈不上顺利。
2011 年,创始人王佩璇创建了森途教育,后更名为见知教育。2016 年," 森途教育 " 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然而仅一年之后,2017 年 11 月,森途教育便从新三板摘牌。
随后,见知教育分别于 2018 年 10 月、2019 年 4 月、2020 年 2 月和 2020 年 9 月,四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皆以失败告终。疫情也让见知教育本就不平坦的上市路更加曲折。
2022 年 8 月,见知教育的上市之路终于有了转机。8 月 26 日晚间,见知教育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市场。发行价最终定于 5 美元 /ADS,开盘后,股价上演惊人一幕:最高涨至 186.01 美元,较发行价上涨达 3620.2%,多次触发熔断。虽然之后股价有所回落,但最终还是报收 18.75 美元,涨幅达 275%。
如此惊人的涨幅也让这支本来 " 名不见经传 " 的新股吸引了资本市场的目光。有人称,对于深处变革困境中的教育行业,见知教育的上市起到了重要的提振作用。也有人提醒,警示 " 妖股杀猪盘 "。
然而,见知教育喜人的涨势并未持续,随后 8 个交易日,见知教育股价持续下跌—— 8 月 29 日股价腰斩,暴跌 55.4%;8 月 30 日,股价大跌 22.7%;8 月 31 日再跌 10.5%。一连串下跌之后,其股价回到了发行价上下,并于 9 月 6 日,首次跌破了发行价。之后,见知教育的股价便再未有明显涨势。
从 2022 年年末起,见知教育的股价便频繁波动于一美元红线上下。据此前 2022 年 12 月 29 日股价截图来看,当日见知教育收盘股价仅 0.73 美元。
一年后,见知教育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警告。见知教育表示,纳斯达克通知函不会对公司的业务运营产生影响,公司将采取一切合理措施恢复合规性。
但见知教育已长期囚于一美元红线边缘。这种状况下,提振股价并脱困无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大涨、大跌,妖股打回原形
实际上,见知教育的股价 " 大涨大跌 " 早就有迹可循。早在见知教育刚刚登陆美股之时,便有分析指出,见知教育总股本约为 6056 万股,但流通股却仅有 500 万股。股本高度集中,流通盘少是部分中概股 " 妖股 " 股价暴涨暴跌的原因。
有私募人士称,类似这种流通盘较小的股票更容易控盘,更容易在短期内出现暴涨暴跌,建议普通投资者谨慎对待。
更值得注意的是,见知教育此次 IPO 的承销商是尚乘环球。而同样由其承销的尚乘数科在见知教育上市前一个月登陆美股,尚乘数科仅 13 个交易日股价最高触及 2555.3 美元 / 股,涨幅超 300 倍,总市值一度飙至 3100 亿美元,超越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一众龙头中概股。此后尚乘数科一路下行,截至 2022 年 9 月 2 日收盘,尚乘数科报收 100.01 美元 / 股,市值跌至 187.46 亿美元。
有分析指出,不排除有些营销商善于或惯于做这样的操作,但这不一定是市场的选择,因此对于这种瞬间成为 " 妖股 " 的公司要保持警惕,要看其基本盘是否站得住脚。
对于见知教育,有业内人士曾指出,见知教育是典型的轻资产公司,主要靠生产内容获利,但其课程竞争力弱、营销成本高企,利润亦有下滑趋势。同时其寻求转型 C 端的挑战很大,当前争抢流量已到了白热化阶段,怎样让自己的内容和别家的有所区别,怎样让 C 端用户愿意用公司的服务,怎样在现金流捉襟见肘的时候还能实现引流,都是其面临的问题。
更主要的是,见知教育目前的业务仍过于依赖外部因素。在 B2C 业务模式下,见知教育提供在线教育内容服务,一方面通过天翼视讯平台和电信供应商,另一方面通过自有的微信平台和官网。在 B2B2C 业务模式下,见知教育主要为国内大專院校和其他机构提供在线学习平台的订阅服务。高校和机构将购买到的订阅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见知教育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在其 B2C 业务中,其与天翼视讯平台和电信供应商及其他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关系对其业务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其中任何一方与之停止合作,其业务及业绩将受到冲击。而在 B2B2C 模式下,见知教育则需要通过第三方的内容提供商授权很多多元化内容的许可权,用于教育内容服务,将相关内容作为其就业创业在线课程的视频内容进行投放,用以丰富其自主开发的教育内容资源。
这些都无一例外给见知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风险和限制。
难见希望的业绩
更令人担忧的是,见知教育迟迟交不出 2022 年年度业绩报告。
今年 5 月,见知教育宣布收到纳斯达克市场上市资格部通知,其未能及时提交截止 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年度报告,因而不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规则规定。
纳斯达克要求见知教育必须在 2023 年 7 月 17 日之前向纳斯达克提交重新遵守上市规则的计划。但截止目前,见知教育也并未就此给出明确计划,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仍在延期中。
而从 2022 年度半年报业绩来看,见知教育的发展似乎陷入停滞。
2022 年度上半年,见知教育教育内容服务及其他服务业务净收入同比下降了 40.9% 至 1.05 亿元。主要由于其 VIE 架构的一家子公司并未能够在报告期内通过中国联通网络或微信平台向线上用户提供轻课课程,而是由 2022 年 8 月才开始提供相应课程。此外,其主要客户中国电信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了相关在线教育产品,这也导致其课程产品收入降低。
IT 相关解决方案则同比增长了 57.6% 至 1.55 亿元。主要由于其报告期内完成采购及组装项目数量增加,合同价值也随之增加;另外,由于公司 2021 年更加注重向客户预付现金采购和组装 IT 设备项目,定制 IT 系统服务设计开发收入减少。
两相抵消之后,2022 年度上半年,见知教育的净收入同比减少了 5.8% 至 2.6 亿元。
与此同时,见知教育的成本开支却仍在增加。2022 上半年,收入成本同比增加 7.6% 至 2.2 亿元;总运营费用同比增长 80.52% 至 4170 万元。这也直接影响到其利润。
2022 上半年,见知教育毛利同比减少 44.2% 至 4000 万元,毛利率从 2021 年上半年的 25.9% 下降到 2022 年上半年的 15.4%。这主要由于报告期内见知教育完成了更多的采购和组装设备项目,产生了大量的设备采购成本,导致相对较低的毛利率。同时,教育内容服务收入下降,并且继续购买新的教育内容,丰富现有用户体验,推出全面的教育内容库,吸引更多客户,导致毛利率下降。
由于上述原因,其净收入从 2021 年上半年的 4380 万元,下降到 2022 年上半年的净亏损 290 万元,已由盈转亏。
纵观目前发展,见知教育似乎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上市一年便走到退市边缘;年报迟迟难刊发,半年报已由盈转亏。拼搏五次才得到的上市公司身份,已经变得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