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小龙虾价格腰斩,预制菜可以拯救昔日网红吗?,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天天财经 116,作者 | 魏笺
夏天到了,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
据说中国人一年要吃掉 120 万吨小龙虾。近日,随着小龙虾大量成熟出市,价格也达到历史新低,小规格的小龙虾批发价已经跌至 10 元一斤。
小龙虾从 2018 年世界杯爆火开始成为顶流,线下门店遍地开花。但同时,季节性的痛点和供需关系的不稳定又让小龙虾领網域的创业公司没能躲过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曾经融资 3 亿的麻辣诱惑也倒在 2019 年。
疫情期间,小龙虾靠预制菜冲出一条血路。从 2020 年在罗永浩 " 交个朋友 " 直播间初露锋芒,卖出 2000 万,到各家生鲜电商纷纷上线自有品牌,小龙虾成为预制菜领網域的必争之地。
从平民食物到夏日顶流,小龙虾能不能靠预制菜讲出新故事?
顶流之路
夜晚,约上三两好友,点上一份小龙虾,就着啤酒下肚,成为都市年轻人的夏日必备。
" 小龙虾是最好的社交食物,因为大家腾不出手来玩手机。"《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曾在《圆桌派》中直言这种食物的独特性,毫不掩饰自己的喜爱。
如今成为夏日标配的小龙虾,曾经无人问津。2000 年左右,小龙虾并不值钱,当时食材界的顶流是大闸蟹,一斤能卖到上百元,而小龙虾就和泥鳅、螺蛳一样是购买水产时的赠品。不仅如此,小龙虾锋利的大鳌还可能影响大闸蟹脱壳时期的生长,因此每年捕捞完大闸蟹后,养殖户一定会把小龙虾挖出来,清理掉。
2005 年,小龙虾在北京最大的夜宵聚集地簋街开始走红。2013 年左右,小龙虾身价倍增,产值逼近大闸蟹。大众点评数据显示,2012 年,全国小龙虾店开始暴增,首次超过所有餐饮的平均增长率。
当然,资本也没有错过小龙虾。
2016 年前后,小龙虾的产值突破千亿元。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兼具网红属性和社交属性的小龙虾成为风投公司热捧的对象。夹克的虾、卷福小龙虾、闪电虾、麻小等一众小龙虾创业公司,都拿到过数千万的融资。麻辣诱惑旗下主打小龙虾的食品品牌热辣生活,连续完成两轮融资,分别由高榕中国和经纬中国领投,总计 3 亿元。
在资本的催化下,无数小龙虾线下门店在全国各地开花。
舞台已架好,只等唱戏人了。2018 年的世界杯成为助推小龙虾的最后一把火,世界杯时间点提前,正好掐中夜宵营业节点,看球吃小龙虾成为网红公式,一时之间,小龙虾晋升为名副其实的 " 夏日顶流 "。2019 年,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 4110 亿元。曾经田间地头的 " 弃子 ",成了餐桌上的主流菜品之一。
但危机也同时到来。2019 年,多家小龙虾餐饮品牌相继倒下,再加上疫情影响,小龙虾从线上走入线上,以预制菜的形式,打造另一个 " 顶流 "。
预制菜拯救小龙虾
事实上,小龙虾预制品的形式很早就存在,有工厂负责人称 2015 年就在做这一品类,但主要是做外贸出口。疫情期间,在直播带货的推动下,国内消费者对该品类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 做法非常简单,拿个锅,直接都不用解冻,一咕咚放下,开就行了!"2020 年,罗永浩在直播间售卖小龙虾预制菜。一时之间这种省时省力的 " 懒人做法 " 火爆出圈,当晚,直播间售出 17 万份小龙虾,收入 2000 万元,一直做食品供应链的信良记也因为小龙虾一夜爆火。
从此之后,小龙虾成为直播间的一道风景线,每个主播都拿着一个大盆装满小龙虾,套上手套开吃。连明星也认为,这种边吃小龙虾变卖货的形象更能平易近人。陈赫、刘涛、钟丽缇、朱梓骁等明星主播都有过吃小龙虾的 " 名场面 "。
往年,小龙虾的线下销量占到 80%,而 2020 年线上销量激增至 80%。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的电商零售小龙虾中,冰冻后的半成品调味小龙虾是绝对的主流,占比达到 98%。
除了直播间的火热,生鲜电商也陆续推出自有品牌的小龙虾预制菜。
叮咚买菜的预制菜分类被称为 " 快手菜 ",于 2021 年年初上线,其中小龙虾快手菜商品 " 拳击虾 " 上线一个半月时间,实现销售额破亿。据公开数据显示,该系列产品的券前毛利率为 33.8%,高于整体券前毛利率。包含拳击虾订单的客单价比平均订单高 73.9%,达 98.9 元。
同时期,盒马生鲜的 " 加油虾 "、每日优鲜的 " 爆料麻小 " 扎堆上市,都想抢占预制菜顶流的市场。
这些预制菜小龙虾一般有三个口味:蒜香、十三香、麻辣。一盒一般在 700 克左右,售价在 20-50 元不等。比起堂食和外卖动辄两三百元的人均消费,预制菜小龙虾首先以价格取胜。
一直以来,小龙虾的季节性强成为其最大的软肋。" 只活一个夏天 " 的小龙虾价格波动极大,3 月到 9 月都是收虾季,一斤价格浮动能在 50 元以上。
小龙虾不易存储,加工复杂,成本不稳定,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走入线上以后,价格却亲民了起来。预制菜保存时间长,厂商可以在成本低时进货,通过保鲜技术制作封存。
其中液氮速冻技术是保险的关键。这种技术最早发展于医学领網域。上世纪 80 年代起,液氮就在欧美国家大规模应用于食品保鲜。据信良记相关负责人介绍,技术原理是将烹饪好的小龙虾,在 -108° 的低温中,进行极速冷冻。如此加工出来的小龙虾,可以在 -18° 的环境下存放 18 个月之久。
小龙虾可以全年销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它的季节不可控性。
不过保质期过长也受到不少人质疑。有消费者收到罗永浩卖的信良记,发现是十个月前生产的,质疑品牌为了清库存 " 坑 " 消费者。
疫情期间,小龙虾等一系列预制菜正好切中消费者的痛点,满足大家无法堂食之后也能在家中吃到大餐的需求。去年五月至六月,小龙虾依旧是占据销量榜首的预制菜菜品之一,GMV 环比增长 73.76%,好价热度环比增长高达 291.93%。
但如今线下餐饮恢复正常,原本就因为社交性而独特的小龙虾,在预制菜赛道,只剩下 " 价格便宜 " 这一个优点了。而 " 价格内卷 " 的形式,对预制菜厂家来说显然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从爆款走向日常
线下小龙虾门店最红火的时候,上游供应链价格也一路走高,餐饮业作为下游只能被成本倒逼。2019 年,门店数一度超过 1500 家的堕落虾,作家张嘉佳和好友创办的 " 卷福 " 小龙虾,都相继倒下。融资总额超 3 亿元的麻辣诱惑也没能熬过资金链危机。
2020 年至 2022 年,小龙虾领網域只发生过三起融资事件,融资方分别是信良记和文和友。尽管有电商零售撑腰,小龙虾的总市值增速已然放缓。
在电商领網域,头部主播的小龙虾直播成绩亮眼,但也有人认为,直播带货小龙虾的盈利空间小,主打低价,吸引客流。《2021 年中国小龙虾产业行情分析》指出,小龙虾的选品、网红坑位费、全网最低价等条件,让企业无法通过直播带货获取应得的利润,甚至会亏本。
去年开始,小龙虾的生意热度下滑。百度指数显示,往年小龙虾的热度集中在 5 月至 6 月,而从去年开始,热度直接下降一半。
尽管预制菜保证了小龙虾一年四季的不间断供应,但小龙虾还是没能摆脱 " 夏日 " 标签。在大众印象中,冬季的小龙虾价高且不新鲜,不会是日常餐桌上的常备菜。
以往,预制菜主打 B 端市场,是餐厅和外卖的首选。去年开始,预制菜赛道有不少大佬入局,跨界巨头比比皆是。
去年 1 月,瑞幸咖啡创始人、原董事长陆正耀推出 " 舌尖工坊 ",攻入 C 端预制菜市场。去年 9 月,格力电器宣布拟跨界入局预制菜,几个月后投入 5000 万成立公司。今年 3 月初,贵人鸟花费 1 亿成立预制菜产业园。
至少在目前看来,预制菜还是一片蓝海。即使有人质疑其在 C 端市场的应用场景有限,但不妨碍资本入局。
而小龙虾作为这一赛道首先冲出来的 " 顶流 " 品类,能否摆脱掉 " 社交性 " 的限制,走入每家每户的餐桌,也许还要看预制菜这一大品类能否被人们所接受。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