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河南发现大油田!24小时自喷17.13吨,估算资源量将达1.07亿吨,欢迎阅读。
据河南三门峡日报报道,近日从 2024 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传来重磅消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位于三门峡盆地中部的灵宝函谷关钻获高产工业油流,经现场测试评估,确定此油井每天原油产量 17.13 吨,估算原油资源量将达 1.07 亿吨,具备建设新的油气资源接续基地资源基础。
央视网的报道称,这一发现实现了该区 50 年来油气调查重大突破。
据灵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鲁增锋介绍,从钻井及监测结果分析:该井为自喷式高产轻质油井。钻探测试选取豫峡地 1 井 3 层 10 米油层进行地层测试,24 小时自喷原油 17.13 吨,不含水,属轻质油。发现钻井有工业油流是形成能源开采的第一步,也证明这里的油气资源具有开采价值,影响深远。
油气资源为国家战略性矿产,我国石油进口量超过 70%,对外依存度较高,为缓解供需矛盾,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油气资源勘查工作。2023 年三门峡盆地及鄂尔多斯南缘盆地群油气调查评价项目,由灵宝市政府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立项申报,属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主要项目之一、中央财政出资的公益性项目。项目以灵宝市函谷关一带为重点,涵盖三门峡盆地及鄂尔多斯周缘断陷盆地区網域,工期 3 年,总投入预计 6900 万元以上。2023 年投入 900 万元在函谷关一带实施钻探工程,2024 年将根据勘查成果开展相应工作。
另外,我国中小型盆地数量多,勘探空白区面积大,油气资源潜力大,是下一步油气资源接续基地建设的重要领網域之一。中国地质调查局突破瓶頸团队创新提出了三门峡盆地油气成藏新认识,并通过钻探进行有效验证,有力推动了中原地区油气资源接续基地建设,对我国中小盆地油气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示范和借鉴意义。
1 月 9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 年,国内油气产量当量超过 3.9 亿吨,连续 7 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势头,年均增幅达 1170 万吨油当量,形成新的产量增长高峰期。
原油产量达 2.08 亿吨,同比增产 300 万吨以上,较 2018 年大幅增产近 1900 万吨,国内原油 2 亿吨长期稳产的基本盘进一步夯实。海洋原油大幅上产成为关键增量,产量突破 6200 万吨,连续四年占全国石油增产量的 60% 以上。页岩油勘探开发稳步推进,新疆吉木萨尔、大庆古龙、胜利济阳 3 个国家级示范区及庆城页岩油田加快建设,苏北溱潼凹陷多井型试验取得商业突破,页岩油产量突破 400 万吨再创新高。陆上深层 - 超深层勘探开发持续获得重大发现,高效建成多个深层大油田,2023 年产量 1180 万吨,我国已成为全球陆上 6000 米以深超深层油气领網域引领者。
天然气产量达 2300 亿立方米,连续 7 年保持百亿立方米增产势头。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三大盆地是增产主阵地,2018 年以来增产量占全国天然气总增产量的 70%。
编辑|卢祥勇 易启江
校对 |刘思琦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三门峡日报、央视网、国家能源局网站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