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女明星上节目相亲,被坑惨了,欢迎阅读。
作者 编辑 | 乌蝇歌
小风小浪原创出品
有一段时间,大概就是三四年前,我特别爱看那种观察类恋综。
我不嗑 CP,谁给谁发了短信,谁和谁争女一男三,我并不关心。
我只是喜欢看那些根本就不缺对象的人,演出的小红书模範间生活。
他们妆发永远精致;开的车不是宾利就是大 G;背 BV,别卡地亚。
英硕学位证没什么稀奇,人手一张而已。
在大别墅里,没上过美高的,不好意思说自己留过洋。
自我介绍环节——
" 你是哪里人?"
" 我是家住上海外滩的人。"
他们是建筑师、制片人、牙科博士、金融高管。
人生最大压力是,必须把自己的 F1 赛车队经营好,否则得继承家业,或者回归投行当精英。
看他们相亲,像看时髦小妞片,轻松梦幻,笑过即忘。
可惜后来,这类节目的嘉宾,颜值不断更新,学历背景不断降级。
短视频、小红书倒逼长视频变革,所谓素人恋综成了各赛道网红大团建。
最近有个高人气女一被扒让榜一大哥转账千万,引发轩然小波。随着嘉宾全面网红化,这种事只怕以后还会有。
反正又巧合又必然的,在中产梦碎、阶级滑落,机会和财富加速流向更上层的当口,这类节目也失去了它的模範间功能。
与其在恋综里看网红飙演技,我还不如直接给电子鸭们刷抖币。
偶尔也能刷到老年人相亲视频。
主打一个粉碎浪漫幻想,直达婚姻本质——合伙做生意。
做生意的最高境界是空手套白狼。大爷大妈们历练千年,都是个中高手。
大爷找大妈,都要找年轻漂亮大高个儿,还要自带工资,伺候他吃喝。
大妈找大爷也差不多,开口就要工资卡、存款和性功能还有。
有好多专门剪这类节目引流的账号,解说词把老头老太们损得一文不值。
大爷挑大妈长相,就说 " 马上健步走黄泉的人了,还想生儿子咋地 "。
大妈让大爷给自己儿子出 20 万彩礼,就说 " 许愿池的王八都没你敢开牙 "。
前期看得也挺爽,挺热闹。看多了又犯起职业病,忍不住多想——
这些各怀鬼胎,功利至上的人,最后谁都找不成,相多少个都没用。
现代人的婚恋困境,不分年龄,本质原因都是一样的。
只是老年人更坦率,更纯粹。
年轻人还得打纯爱的幌子,画罗曼蒂克味的饼。
婚姻在我们 " 内娱 ",要承载的太多、太沉重了,远超它原本的负荷能力。
比如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生养死葬。
很多本该由制度提供的生存保障,到不了普通人头上,就都转嫁给了婚姻,转嫁到另一个普通人头上。
自欺欺人说,结了婚,一切迎刃而解。
所以得博弈、做戏、权衡利弊。
也不知是哪个现代大聪明,把爱情搅和进来,让婚姻不只是经济合同,还得当爱情的骨灰盒。
爱是付出,是不计得失。爱一个人,是爱理想中的自己。所以期待被爱,是期待自己被无条件接纳和认可。
跟婚姻明明是南辕北辙的两回事。
愣绑在一起,才有了贫贱夫妻百事哀,有了博格曼和他的《婚姻故事》,有了 " 为何绚烂叫人扑空,为何爱我者予我牢笼 "。
我们内娱特供婚恋,还要再加一重矛盾和阴影。
就是男人的观念停在大清不动弹。
而女人们在不断的挣扎和跋涉中,率先活出了现代感。
这部分不展开了,我以前详细写过,感兴趣戳文末链接。
总之双方对婚姻的期待是错位的,表面上是性别矛盾,本质上还是生存矛盾。
女人不再只是供男人掠夺的资源,女人也要下场跟男人抢资源。
但分给普通人的资源太少,抢也抢不到多少。也不知道该怪谁,只好怪跟自已一起抢的人。
天哪,以上种种缠在一段关系里,错综复杂,真叫人害怕。
怪不得只有明码标价做买卖的老年人,和活在别墅模範间里的时髦男女,才有精力去搞。
这不是凭空臆想,有数据为证。结婚率连续 9 年下降,每一年都创新低。而离婚率正相反。
最近又出了个新的相亲节目,叫《想要问问你敢不敢》。
据说在抖音上播放量过亿。
抖音上剪出来的片段都很抖音。主打一个爽点和片刻情绪。
就是我本文略去没写的,裹小腦的男人和早就放了天足的女人们,相差上百年的观念冲突。
下一篇,接着说这个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