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苹果拿出了“AI Phone”,欢迎阅读。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丸都山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苹果官网
北京时间 9 月 10 日凌晨,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开幕。全新的 iPhone 16 系列,以及 Airpods 4、Apple Watch 10 等产品悉数亮相。
先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 iPhone。
好消息是,iPhone 16 系列与前代产品相比,除了芯片等例行更新外,终于有了明显的改进。现在," 相机控制 " 按键的引入让新款 iPhone 解锁了更丰富的影像体验,而且这项功能还可以搭配 Apple Intelligence 使用,算是苹果又一个成功的设计集成化案例。
坏消息是,发布会上已经确认,中文版的 Apple Intelligence 在明年才能问世。
iPhone 16,算不算挤牙膏?
过去几年,围绕 iPhone 新品的诟病,大多集中在外观设计上的一成不变。
今年,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多大改善。
iPhone 16 Pro/Pro Max 两款机型与前代产品相比,最大的变化是螢幕尺寸的增加,分别从 6.1 英寸和 6.7 英寸更新为 6.3 英寸和 6.9 英寸。
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16 Pro 系列将螢幕边框进一步收窄至 1.15mm。因此,在握持手感上较前代产品并没有明显变化。
而 iPhone 16/16 Plus 两款机型则继续玩着 " 排列组合 " 的游戏,两颗摄像头 " 上下垂直 " 的排列方式,让人回想起了 iPhone 11/12 系列的时代。唯一的区别是,机身背部影像模组面积变小。
至于机身材质,边框和背板设计,可以直接回顾下去年 iPhone 15 的发布会,除了个别配色外,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说完了新款 iPhone 的 " 面子 ",再来聊聊它的 " 里子 "。
首先在芯片方面,iPhone 16/16 Plus 两款机型采用了基于第二代 3nm 制程的 A18 芯片,CPU 性能较 iPhone 15 上的那枚 A16 Bionic 提升了 30%,GPU 性能提升 40%,同时内存带宽提升 17%。
苹果方面宣称,这枚芯片的机器学习性能,较 A16 Bionic 提升了两倍。
综合来看,A18 芯片的综合性能提升较大。当然,这与 A16 Bionic 发布时 " 挤牙膏 " 式的更新不无关系。
与前代机型一样,iPhone 16 Pro/Pro Max 两款机型采用了更新的 A18 Pro 芯片。让人意外的是,在 "Apple Intelligence" 贯穿整场发布会的背景下,苹果并没有对 A18 Pro 的 NPU 能力进行过多渲染,甚至没有数据对比。
早些时候,曾有海外博主爆料,A18 Pro 芯片的 NPU 算力在 Geekbench 上的测试结果,要好于新款 iPad Pro 上搭载的 M4 芯片。至于这则消息的真实性如何,还需要后续去验证。
本场发布会,苹果还罕见地单独讲了下 iPhone 16 系列的散热设计,大概是考虑到 Apple Intelligence 在使用中需要频繁调度本地算力,苹果为 iPhone 16 全系重新设计了散热方案,并且增加了散热片的面积。
但话说回来,能在 2024 年坚持用铝片散热,而非 VC(均热板)散热的旗舰机型,除了 iPhone 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 iPhone 16 全系运行内存都更新到了 8GB。不难理解,苹果此举是为了减小 Apple Intelligence 运行时占用系统的压力。
尽管国行版本的 iPhone 16 今年还无法使用 Apple Intelligence,但运行内存的增加还是对系统的流畅度,及后台应用的承载量有很大的帮助。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苹果这次在新品发布前的保密工作,似乎没有过去那样严谨,因为上述提到的更新重点,在发布前的数周,基本被爆料得七七八八。
但最重要的更新,行业分析人士大多猜错了方向。
相机快门,还是 AI 入口?
这一代 iPhone,最显著的变化是机身侧面加入的 " 相机控制 " 按键。
操作方面,按下即可调出相机应用,单击可充当拍照时的快门;长按可录制视频;左右滑动还可实现变焦;轻按两下可切换诸如曝光、景深等其他設定。
在当下的时间点,苹果在 iPhone 上引入这一功能相当值得玩味。
因为手机上的实体快门,并不是一项新功能。早在 2010 年前后,摩托罗拉就在多款智能机上搭载了侧边快门键。索尼在 Xperia 的机型上还开发了与 iPhone 16 类似的 " 两段式快门 ",并在日后成为 Xperia 的品牌符号。
以此来看,在 2024 年推出一项被友商玩烂的功能,显示没什么意义。所以,苹果在发布会上展示了这个按键做为 "AI 入口 " 的一面。
比如,当手持 iPhone 16 的用户看到一家餐厅时,可以通过按下 " 相机控制 " 拍下餐厅,然后 Apple Intelligence 就能自动调出该餐厅的营业时间、评价以及预定等选项。
又比如,当用户在街边看到了一副感兴趣的活动海报,同样是按下 " 相机控制 " 按键后,Apple Intelligence 就可以自动将海报中的活动时间、地点等信息添加到日历应用中。
这项功能的意义在于什么?
以第二个场景为例,在传统的图形操作页面中,用户需要做的全流程是 " 打开相机——拍摄——切换文档应用——图片信息提取——切换日历应用——粘贴 ",而在 " 相机控制 " 按键和 Apple Intelligence 的配合下,这个操作层级被压缩到了两个步骤,即调出相机——按下快门。
而在第一个场景中,这项功能又很好地回答了第三方大模型在 Apple Intelligence 上的定位问题。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未来智能手机上出现 " 杀手级 AI 应用 ",大概率还是要以本地大模型和云端大模型的混合应用为基础。
最后,还是要说下 iPhone 16 系列的价格。
目前国行版本 iPhone 16/16Plus 的起售价格分别为 5999 元和 6999 元,iPhone 16 Pro/Pro Max 的起售价格为分别为 7999 元和 9999 元,与上代 iPhone 15/15 Pro 相比,各存储版本的定价相同。
AirPods,也可以是助听器?
除了 iPhone,苹果的 IoT 设备也是许多人关注的重点。
今年恰逢 Apple Watch 诞生 10 周年,因此在发布会开始前,业内纷纷猜测苹果会像 iPhone 10 周年推出 iphone X 那样,对 Apple Watch 进行一次大刀阔斧地更新。
但从新发布的 Apple Watch 10 来看,只能算是一款中规中矩的更新产品。
最大的更新之处在于,采用了更加纤薄的机身,只有 9.7mm,还有更大尺寸的螢幕—— 46mm 版本的螢幕面积甚至比 Apple Watch Ultra 还要大,螢幕上可以展示出更多内容。
另外,苹果同样对 Apple Watch 10 的 AI 能力进行了更新,比如通过机器学习进行的跌倒报警功能更加准确,或是对相册中的照片进行评估,选择效果更好的图片作为表盘。
再有就是机身材料的更新,比如在 Apple Watch 10 上首次使用了抛光铝金属材质,又推出了钛金属机身的版本。
某种程度上,新款 Apple Watch 的出现,似乎有些模糊了这条产品线与 Apple Watch Ultra 的边界。
而比两款 Apple Watch 定位还要重叠的是新款的 AirPods 4。
这一代 AirPods 4 开始支持主动降噪功能,对于那些不喜欢入耳式耳机,同时又有降噪功能需求的人来说,绝对是个重大利好。
但从原理上看,半入耳式耳机几乎没可能实现与 AirPods Pro 2 同样的降噪效果,尚不得知新款 AirPods 4 在这方面的实际表现如何。
另外,AirPods 4 在搭载主动降噪功能后,势必会直接对 Airpods Pro2 的销量产生影像。
不过,苹果想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解决方案。
本场发布会上,苹果宣布后续将对 AirPods 进行一次 " 史诗级的軟體更新 ":其更新后的新增功能包括听力保护、听力测试,甚至还支持临床等级的助听器功能。
一款两年前发布的产品,竟然以这种方式,完成了一次从耳机到助听器的华丽转身,着实令人感叹。
写在最后
从今年 WWDC 开始,AI 俨然已经成为苹果眼中拉动市场增长的新驱动。
尽管就目前 Apple Intelligence 所展现出的能力来看,还远没有到言及 " 杀手级应用 " 的时刻,但透过全新 iPhone 16,苹果在 AI 布局上的野心一览无余。
我们不妨可以回想下库克的 " 精准刀法 ":iPhone 14 Pro/Pro Max 上的 " 灵动岛 " 设计,后来被下放到 iPhone 15 全系列机型;iPhone 15 Pro/Pro Max 上的 "Action" 按键,如今又被下放到今天发布的 iPhone 16 全系列机型上。
按照上述产品规划,苹果完全可以把 " 相机控制 " 按键用于 iPhone 16 Pro/Pro Max 两款高配机型,等到下代 iPhone 发布时再全系应用。
但苹果没有这么做,因为 " 相机控制 " 按键搭配 Apple Intelligence 的意义在于,它能够重新塑造用户的互動习惯——就像 Siri 诞生时那样,过去是 "Hi,Siri",今天则是 " 轻按一下 "。
很难说这种设计是否能被用户广泛接受,但它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