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特斯拉拐点,欢迎阅读。
作者|Eastland
头图|视觉中国
2019 年 3 月 13 日,在虎嗅《彪悍特斯拉》一文中笔者认为 " 特斯拉渡劫成功 "、" 业绩拐点已至 "。2020 年 2 月 12 日,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预言特斯拉市值" 五到十年内可能突破 1 万亿美元 "。
出人意料的是,特斯拉市值于 2022 年 1 月就攀升至 1.24 万亿美元。此后特斯拉股价振荡下行,截至 2024 年 1 月 26 日收盘,最新市值为 5825 亿美元。
2023 年 1 月 30 日,笔者在《特斯拉真正的隐忧》一文中写道:" 特斯拉的隐忧不是降价,而是像福特那样失去引领技术创新的标杆地位。"
2024 年 1 月 24 日,特斯拉发布了《2023 年 Q4 及全年业绩报告》,披露了两个好消息、三个坏消息。
好消息:
营收 967.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8%;
交付 180.9 万辆、同比增长 38%;
坏消息:
整车销售毛利润率 17.1%、较 2022 年下降 9.2 个百分点;
经营利润下降 35%;调整后 EBITDA 下降 13%;非通用会计准则下每股收益(EPS)下降 23%;
自由现金流下降 42%;
好消息算不上给力,因为增速放缓。坏消息足够劲爆,因为这些重要指标都是自 2017 年以来首次下降,而且幅度可观。
2019 年,特斯拉业绩开始向上拐——二级导数为正。2023 开始,特斯拉再次来到拐点,这次二阶导数为负。
其实在一两年前,特斯拉已经行至拐点,但不太容易察觉,可如今冰冷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马斯克显然已 " 黔驴技穷 "。
从业绩看拐点
特斯拉并不是天生就会赚钱。这家公司创立于 2003 年,曾连续亏损 17 年,直到 2020 年才开始盈利。
2017 年
在 " 悲惨 " 的 2017 年,特斯拉总营收 117.6 亿美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 85.4 亿美元)、总成本 95.4 亿美元,毛利润 22.2 亿美元,毛利润率 18.9%;
其中,研发费用 13.8 亿,费用率 12%;市场及行政费用 24.8 亿、费用率 21%;总费用 38.6 亿、总费用率 32.8%;经营亏损 16.3 亿美元、亏损率 13.9%。
2017 年 7 月,Modle 3 开始交付,但三季度只生产了 260 辆;四季度,Model 3 产量提高到 2425 辆。所以,唱主角的仍是 Model X/Y,全年交付 10.1 万辆,同比增长 33%;
可以看到,即使交付突破 10 万辆、均价高达 8.2 万美元,仍无法摆脱巨亏。
2018 年、2019 年
2018 年,Model 3 交付 14.6 万辆,占比达 59.5%;Model X/Y 合计交付 9.9 万辆,占比 40.5%;全年交付 24.5 万辆,均价降至 7.2 万美元。
2018 年,总营收 214.6 亿美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 176.3 亿美元);毛利润增至 40.4 亿美元,毛利润率 18.8%;
研发费用 14.6 亿,费用率 6.8%;市场及行政费用 28.3 亿,费用率 13%;总费用 42.9 亿,总费用率 20%;经营亏损收窄至 3.88 亿美元,亏损率降至 1.8%。计入利息支出后,净亏损超过 10 亿美元。
2019 年,交付量提高 50% 至 36.8 万辆;Model 3 交付逾 30 万辆,占比达 81.8%;Model X/Y 合计交付 6.7 万辆,占比 18.2%;由于产品结构变化,交付均价进一步跌至 5.4 万美元。
以价换量的代价是毛利润率下降 2.3 个百分点,特斯拉奋力将总费用压缩 3 亿美元、总费用率下降 3.8 个百分点。最终经营亏损 6900 万美元,计入利息支出后净亏损 7.8 亿美元。
可以看到,在年交付量突破 40 万辆前,特斯拉无论如何也无法扭亏为盈。
2020 年 -2022 年
2020 年 -2022 年,特斯拉交付量先后达到 50 万辆、93.6 万辆、131.4 万辆。
尽管均价一路降至 4 万美元以下,毛利润率却从 2020 年的 21% 攀升至 2022 年的 25,6%。2022 年毛利润达 208.5 亿美元。
由于营收大幅增长,在费用支出提高的同时,费用率却显著降低—— 2022 年,研发费用、市场 / 行政费用分别达到 30.8 亿美元、39.5 亿美元,总费用率仅为 8.6%,比 2020 年低 6.1 个百分点。
2022 年,特斯拉净利润达 125.9 亿美元,净利润率 15.5%。
2023 年
2023 年,特斯拉营收达到创纪录的 967.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8%;毛利润率却下降 7.2 个百分点,毛利润金额 177 亿美元,同比下降 15.3%。这是特斯拉自 2017 年以来,毛利润首次下降。
另一方面,2023 年总费用达 87.7 亿美元,总费用率微涨 0.4 个百分点。
毛利润降、费用升,特斯拉 2023 年经营利润为 88.9 亿美元,同比下降 34.9%!
增速放缓只是表象
2017 年,特斯拉交付首次突破 10 万辆,同比增长 36%;
2018 年,交付 24.6 万辆,同比增长 138%;
2019 年、2020 年增速回落,2021 年交付 93.6 万辆,同比增长 87%;
2022 年,交付 131.4 万辆,增速再次回落到 40%;
2023 年各季,除 Q2 增长 83%,其余三季增速屡创新低。Q4 交付 48.5 万辆,同比增速仅为 19.5%。
2023 全年交付 180.9 万辆,同比增长 37.7%。其中 Model 3/Y 交付 174 万辆,占比 96.2%;Model S/X 交付 6.9 万辆,占比 3.8%。
增速放缓的直接原因是产品迭代不及时、消费者审美视疲劳,而更深层原因是特斯拉创新能力下降,别说拿出令人惊艳的黑科技,就连正常的车型更新都做不到。
Model 3、Model Y 分别于 2016 年 4 月、2019 年 3 月发布,至今已将近 5-8 年。按照特斯拉的计划,将面向 " 对价格更敏感的潜在买家 " 推出成本、售价更低的 Model 2 和 Model Q。一再推迟后,Model 2 据称将于 2024 年发布,Model Q 尚无官方信息。
马斯克说特斯拉是科技公司,这一点没错。但科技公司的特点是研发能力强、成果丰硕,新产品就好比承载研发成果的 " 班轮 ",至少每年得发一班吧。不然的话,用户如何体验到你的牛 X,同行凭什么 " 仰望 "?
最近,市场上有些言论令人 " 捧腹 ",华尔街知名特斯拉多头 Daniel lves 就表示:" 虽然全球电动汽车需求明显放缓,但现在尚属于该市场的早期阶段。其中,特斯拉处于引领地位。" 这话放在 2016 年 4 月没问题,但 2024 年还拿八年前发布的 Model 3" 引领 " 就搞笑了。
中国某知名财经媒体也称:" 在全球范围内,特斯拉是技术与工程创新最激进的电动车厂商,没有之一。"笔者倒认为,如今每年不发布新车、新技术的电动车厂商很少了。一款电动车只凭小改就想卖十年,的确可以说 " 没有之一 "。
从 2016 年 9 月发布 iPhone 7 至 2023 年 9 月发布 iPhone 15,苹果手机已经换了 8 代。难道特斯拉这期间的研发成果,不足以推出新一代与 Model 3 同尺寸、哪怕更贵的 " 高級纯电轿车 "?
服务员会 " 科目三 " 很好,但首先要及时把菜端上桌。假如 2024 年苹果还在卖 iPhone 7、自诩为科技公司、人形机器人有眉目了……股价得跌成什么样子?
以价换量的边际效用归零
2012 年 6 月,Model S 开始交付,到 2014 年累计交付 5.7 万辆;2015 年,Model S 交付 10.7 万辆;第三季度 Model X 开始交付,数量较少。
2017 年 Model 3 开始交付后,特斯拉才开始 " 走量 "。
2018 年,Model 3 交付 14.6 万辆、Model S/X 交付 9.9 万辆,合计 24.5 万辆。整车销售收入、成本分别为 176 亿美元、137 亿美元,单车售价、单车成本分别为 7.2 万美元、5.6 万美元,毛利润率 22.4%;
2019-2021 年,特斯拉交付价格单边下降,但毛利润率却稳步上升。
2021 年交付均价、成本分别降至 4.8 万美元、3.5 万美元,毛利润率提高到 28.4%。
这是以成本和技术优势 " 碾压 " 对手、扩大市场份额。杀敌一千,自身不仅没有损失,反而越来越强大,是健康的价格战。
2023 年 1 月,特斯拉官宣降价—— Model 3、Model Y 最大降幅分别为 3.6 万、4.8 万。
中国区降价当季,特斯拉全球交付同比增长 36.4%;二季度全球交付大涨 83%;随后两个季度,增速一路跌破 20%,降价的边际效用已经归零。
更糟的是,随着降价整车销售毛利润率直接跌破 20%,2023 年四个季度分别为 18.3%、17.5%、15.7%、16.6%。
2023 年 1 月启动的降价已经然不健康。
2024 年 1 月,特斯拉又打响价格战 " 第一枪 " —— Model 3 和 Model Y 价格下调 6500 元至 15500 元不等。调整后,Model 3 起售价为 24.59 万元,Model Y 起售价 25.89 万元。此外,特斯拉官网还宣布了,Model 3 后驱现车保险补贴及低息金融政策,总优惠高达 2.2 万元。
创新乏力,老车型吸引力下降、新车型难产,唯有用低价刺激市场需求。如果不能像 2023 年 Q2 那样掀起交付 " 小高潮 ",特斯拉就只好寄希望于 Model 2 大卖。
问题是 Model 2 在哪里生产还没定。2023 年末,墨西哥政府给特斯拉发了用地许可,破土动工的时间尚无下文。马斯克还表示 Model 2 可能在柏林工厂生产。一切顺利的话,2025 年可以大规模交付。
如果 Model 3 销量进一步下降,倒是可以为 Model 2 腾出部分产能。但此消彼长,Model 2 对交付量的拉动会大打折扣。
此外,皮卡、4860 电池也 " 受困 " 于产能,暂时无法扭转局面。这次,行至 " 拐点 " 的马斯克还能玩出新花样么?
*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你对当前的投资市场有哪些疑惑?
目前作者 Eastland 的粉丝群正在招募中,他可谓是财报解读方面的专家,本篇是他第 958 篇上市公司的分析文章,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加入彤师粉丝群,与他直接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