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秦丞相李斯的人生觉醒:走出小地方,找名师背书,找准机会往上爬,欢迎阅读。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的功绩,包括统一天下、废除封建制度、书同文、车同轨,等等。秦始皇的伟大咱们不用多说,但是,这些事情有一个人一直亲身参与过,那就是李斯。
李斯作为封建王朝第一相,可以说非常顶级的一个人时代大才,但是,这个时代大才,却也是一个从小地方走出去,从一介布衣一步步爬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朝丞相的位置,一路走来,李斯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经验呢?
李斯的一生从战国末期,一直延续到秦帝国,可以说他的经历是解读这段历史的最好媒介了。如果我们了解了李斯,也就了解了当时的那个传奇时代。
可是这样的一个深刻参与了历史进程,同时影响了历史走向的人物,一开始却只是体制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公务员。那么他是如何逆袭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又是如何惨烈收场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传奇人物——李斯。
01 走出上蔡
在楚国的一个地方小城里,李斯正在安安稳稳地做着公务员。他每天的主要工作是上班时间趁着领导不注意,牵着自己心爱的大黄狗,带着两个儿子去郊游。
李斯家族在这座小城里已经生活了很长时间,他的父亲、祖父都是这座小城的土著。李斯有时候也想:也许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吧?平平安安地做个小公务员过完一生也挺好的。
不过有一天,一件事情改变了李斯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历史进程。
李斯这个人有点洁癖,几乎从来不在公家的厕所里方便。这一天他肚子不舒服,实在受不住了,于是只能跑进公家厕所里解决问题。
在厕所里,他看到有几只老鼠正在吃着粪便,觉察到有人来了,四处逃窜。
李斯看到这一幕,不禁陷入了沉思。他想厕所里的老鼠吃的东西那么肮脏,看到有人靠近,立即惊恐地逃窜,而自己管的粮仓里,同样也有老鼠,但那些老鼠却可以吃得饱饱的,看到人也不会害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呢?难道是老鼠天生也有等级、脾性的说法吗?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李斯做了个实验。他找来了仓鼠和厕鼠,把两只老鼠换了个环境。仓鼠原本生活在谷仓里,李斯把仓鼠放到了公共厕所,然后把原本公共厕所的老鼠放到了粮仓里。三天后,李斯来查看实验结果。他发现,当初的谷仓老鼠也开始吃不干净的食物,看到人来了,也会惊恐地四处逃窜。而曾经的厕所老鼠进了谷仓后,每天吃得饱饱的,看到人来了,不再害怕逃窜。
李斯看到这一幕,百感交集。他说了一句话,成为历史上的名言:"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翻译成口语的意思就是:一个人是飞黄腾达还是贫困潦倒,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
这个感触,直接升华了李斯的整个价值观,促使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了。李斯觉得,自己如果继续现在的小公务员之路,那么未来几十年的日子怎么过,都是可以预见的:他最后会和自己的父亲、祖父一样默默无闻地死去,没有人会记得世界上曾经有一个叫李斯的人存在过。
在我们的生活里,很多人进入职场后,也会发现自己未来的路已经清晰可见了。即便这条路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也依然只能向生活低头,充其量是偶尔发发恼骚。但是李斯不同,他不愿意这样平平庸庸地过完一生,他决定换掉自己的生活环境,摆脱舒适圈,去寻求可以让他名垂青史的机会。
李斯为了完成自己的愿望,做的第一件事是辞职。当时做公务员虽说不能飞黄腾达,但是过个小康生活还是没问题的。可惜这种平凡的生活终究不是李斯要过的,于是在众人的惋惜声中,李斯决然地辞职了。
李斯做的第二件事是出门拜师。他回到家告诉了自己妻儿这个决定,这把妻子给吓坏了。但是夫妻长期相处下来,妻子知道李斯的脾气是说一不二的,于是只能默默流泪地给他收拾行李。
就这样,李斯离开了家门,迈向了人生的新篇章。
02 拜师荀子
离开家的李斯拜了当时的大学问家荀子为师。在荀子门下学习了七年之后,李斯决定出师一展抱负。
荀子问他:" 你打算去哪工作呢?"
李斯说:" 虽然我自己是楚国人,但是楚国国君不能容纳贤良的人才,所以不打算去楚国了。如果我去齐国、韩国这些国家,虽然有机会做个部长啥的,而去秦国一开始只能做个基层职位,但是我听说秦王有吞并天下的雄心,而且秦国的国力现在蒸蒸日上,所以我要去秦国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样才不枉费这七年的学习。"
荀子听了他的话,也表示了赞同。
李斯离开老师后,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咸阳。在当时还没有科举制,要想当官没法通过考试的途径,最好的方式是做某个高官的幕僚,或者直接向领导举荐自己。不过这样做也有一些风险,首先自己的名气如果不够,领导是不会考虑接见的,其次如果领导接见了,却发现双方聊不到一起去,依然没有用。
但没想到李斯碰到的竟然是第三种风险:李斯来到咸阳的第二天,秦庄襄王就去世了。新继位的是秦庄襄王的长子嬴政,而这时候的嬴政只有十三岁。同时因为秦庄襄王一直身体强壮,却突然去世,于是朝野都流传先王是被谋杀的谣言。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斯打算先观望一段时间朝政再说。
03 展示才华
这就如同一个高管打算去一家新公司,结果发现这新公司的老板突然去世了,新上任的老板年纪小,还没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于是高管心里忐忑不安起来,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应对措施,正是李斯这种按兵不动。
李斯虽然没有向官方举荐自己,但是也没闲着,他到处打听各种消息,最后定下了策略:进入吕不韦的麾下。
吕不韦是当时秦国的相国,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身份。如果能被吕不韦看上,基本上可以确定以后的前途是大大的有了。
可惜吕不韦如今门下已经有食客三千了,而且后面想要见吕不韦的人也实在太多了,李斯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以致屡次求见吕不韦,都在门房前被挡了出来。
最后李斯通过好朋友郑国的帮忙,终于见到了吕不韦。
李斯觉得吕不韦已经见过太多自荐的士子了,如果只是按照老一套说自己多么地有才华,估计吕不韦不吃这一套。
因此李斯决定另辟蹊径。李斯先是按照通行流程赞扬了一顿吕不韦,说他有三千门客,是天下数得着的贤良之士。这话听得吕不韦十分舒服。
接着李斯话锋一转,说:" 请相国诛杀这三千门客,不论这些门客的才学高低如何,都请杀了吧,因为他们想置相国于死地。"
吕不韦还没转过弯来,一时之间惊住了。
李斯笑着解释道:" 吕相国你本身是韩国人,现在是秦国的相国,先王是您一手扶持的,最近刚去世。新上任的秦王年纪还小,叫您为仲父,可以说如今整个大秦都是在您手中。您说自己忠心耿耿,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其他人可就未必会这么想了。尤其是现在您招揽了三千门客,这不是给别人口实吗?肯定会有人说您是打算造反代替秦王。"
吕不韦一听这话,瞬间汗流下来了,但是他又不想真的杀掉这些门客。
李斯看出了吕不韦的心思,接着说:" 即便没人在背后嚼舌根,但您这三千门客平时没啥事情做,难免会有个别人给您惹出事端来。不如您将他们都拉去编书吧。这样一来三千门客都有事情做了,而且这样的事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化事业,等书出版了,这些门客还能沾点光。同时那些蓄意诬陷您会谋反的小人们,也没话说了,最重要的是,您还能通过这本书而流芳百世。"
吕不韦听了李斯这番话,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下令门客三千全部参与编纂《吕氏春秋》的工作。事实证明,这部书是当时最重要的文化典籍,即便是现在也依然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书籍。而吕不韦也借此摆脱了谋反的嫌疑。
后来通过吕不韦的引荐,李斯顺利地见到了秦王嬴政。李斯以长史的身份,帮助嬴政收买和暗杀六国的大臣,还帮助嬴政解决了嫪毐谋反,解决了嬴政的血统问题,最后更帮助嬴政一举扳倒了吕不韦。这些事情让李斯成为嬴政最信任的人,也成为当时秦国的客卿代表人物。客卿这个角色,可以说是秦国以外的人在秦国能得到的最高职位了。
那么从这里面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要想说服别人,一定要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在担忧什么,这样才可以先发制人。
这就是李斯,一个善于抓住机会逆袭的草根,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命运低头,只要准备充足,随时都能引来转机。
李斯的发迹之路说来很简单,但是,最重要的是李斯有改变的执念,行动的决心,以及蛰伏的耐心。你觉得是这样吗?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