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闭嘴,顶流男星最好的医美,欢迎阅读。
" 今年内娱最意外的爆火,没想到是魏大勋。"
" 剧一集没看,魏大勋镜头可是一帧不落。"
随着《我的人间烟火》的播出,作为 " 特别出演 " 的魏大勋,以孟宴臣这个角色迅速火遍全网。
尽管在全部集数的出场时间并不算多,但仍旧吸粉无数。
从电视剧出场到完结,魏大勋几乎住在了热搜,也忙坏了网友:
穿西装,少说话,少做自己,求求了。
毕竟身为内娱知名青年显眼包之一,剧外,魏大勋留给人们的印象大多是 " 搞笑男 "。
粉丝:什么都美只会害了你
所以哪怕如今一时的 " 克制 " 表象,也只是让粉丝们当场确诊为那英:
这很难评,我祝他成功吧。
" 想要保持孟宴臣人设,不光得剥夺他的呲牙大笑权、么么哒权、除了西装黑衬衣外的衣服权 …… 还有东北口音权。"
" 其他还好说,最后一点就太难了,毕竟身为东北人,他们的 e 人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
东北不养 i 人,不是说说而已
" 东北 "" 霸总 ",当这两个词凑一起,好像很难让人联想到玛丽苏小说中的那种总裁形象。
相反,两词组合起来,给人留下的印象画像更像是:"Gucci 外套身上穿,社会刘总不一般。
" 人前人后能说会道,刘总一笑是生死难料。"
闭嘴,东北霸总最好的医美 / 图源:《东北插班生》
尽管有着刻板印象的嫌疑,但没办法,一般提起霸总,内敛含蓄、隐忍不发是必不可少的特质。
无奈东北人好像是清一色的 " 外向型性格 "。
在最近火热的 MBTI 性格中,外向与内向作为一个基本的性格维度,被分别划分为"e 人(外向型性格)"和"i 人(内向型性格)"。
甚至韩国已经有专门的综艺,主打表现 e 人与 i 人之间的性格差异。
e 人社交与 i 人社交的区别 / 图源:韩综《MBTI inside》
但在东北,内向什么的,似乎总是很少见的。
即使不是东北人或身边没有东北朋友,你大概也听过这样的话:
" 东北人好像都是天生‘自来熟’。"
就像酱婶儿的 / 图源:小妹供图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 在东北火车上看见别人吃东西,千万别问:好吃吗?哪买的?"
否则,这大概将是你和东北人社交的开始。
接下来,你将可能得到这一东西的口味、价格等评价,并收获来自东北朋友的热情投喂。
图源:抖音评论区,下同
一般人出门逛街,约好闺蜜,叫好朋友,二人成行,三五成群,一起潇洒热闹。
对于东北 e 人而言,往往有更简单的社交方法:" 我们都是去商场现找几个人当朋友。"
进阶一点的,还可以把店家当场聊成闺蜜。
一般人出去吃饭,不同桌点不同菜,生怕和别的桌点重复了,显得尴尬。
东北人此时往往会给出对策,这有什么:
" 问问别桌,你那个是啥菜,好吃吗,这不是很正常吗?"
时间长了,难免有人怀疑:不是我说,咱们东北这块是不是没有 i 人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但有,还挺多。
只不过在这片土地上,其中区别常在无形中被消解掉了,主打一个" 男女老少,都挺能唠 "。
当然,如果仔细分辨,其中也并不是没有差别:
东北 e 人,主打技能是可以主动搭话;东北 i 人,技能则是被动接话。
一如近来各大综艺中的东北浓度也显著提升,简直将 e 人属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李雪琴曾分享自己和辣目洋子在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的经历:进组前,辣目洋子拉着李雪琴的手,说自己社恐。
辣目洋子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这里东与辽宁接壤,西与山西为邻,南与吉林交界,北与黑龙江毗邻,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东北编内成员。/ 图源:抖音 @李雪琴
李雪琴一通安慰之后,说跟着自己就行。
没想到辣目洋子当晚开 party 的表现判若两人。
你说这叫社恐???
乃至新一季辣目洋子变得相对内敛,让李雪琴一度不适应:
" 你知道吗,辣目洋子在《桃花坞》中测得的 MBTI 类型,是 infp。"
不仅是她,一同活跃在综艺节目里的 " 搞笑人 " 担当,节目中就有透露:
李雪琴 infp,汪苏泷 infp ,毛不易 isfp…… 直接看呆一众网友:这几个东北人,i 了但没完全 i。
这种状况看在东北人眼里也很迷茫:
谁懂啊朋友们,在东北内向了二十几年,到南方一下子成外向了!
也不怪外地的朋友们误会,实在是东北人在 i 和 e 之间转换的规律让人琢磨不太透。
在《桃花坞》中,汪苏泷与王传君两人聊天,看起来像是大型 i 人社恐现场。
但转到了另一个套间,汪苏泷立刻又展现出 " 社交恐怖分子 " 的一面。
" 你好,你一生倔强的东北朋友发起了百分百被动接话技能。"
只能说,在东北没有绝对的 i 人。
网上更流传一种说法,与其说所谓的内向东北人,倒不如说这个人更擅长捧哏。
东北 i 人标准:话不能掉地上
这种" 你永远猜不透谁是真正的 e 人,谁是隐藏的 e 人 "的规律,放诸东北都十分好用。
就在不久前,哈尔滨成功申办亚冬会,整个城市都展现出了自己社牛的特质。
天天发短信庆祝,只要你是哈尔滨人,甭管你是在德国,还是在俄罗斯,都别想错过,甚至不能拒绝。
" 咋的,这么大喜事儿,还不能让人唠两句了?" 图源:抖音评论区
面对这样的热情东北,喜欢的评为 " 我那素未谋面的第二故乡 ";
但也有人感到不解,如此热情的东北,居然真的不产 i 人?
简单粗暴将东北人划为 e 人,难免草率;但东北盛产热情外放的东北人,其实自有一番道理在。
一方水土养一方 " 社交悍匪 "
为什么东北人普遍较为外向?可以说,诸多不同因素的混合,共同交织成了东北人的集体特征。
从地理环境上来讲,东北地处北境,地大物博,地广人稀,人口密度较低。
加上冷峻的气候环境,使得外向不但成为一种性格,还是生存必备的特质。
你穿的是地,你披的是天,走的是阳关道,奔的是日子甜,是属于东北人的豪迈生活哲学
祖祖辈辈在这生存的东北人,恰恰是用人心的积极一面,抵御着残酷的环境:
肃杀的冬天,人与人之间的热情、乐观、幽默,才能融化冰雪的寒冷。
《漫长的季节》里,失意三人组用舞蹈回应生活
并且,在农耕社会中,漫长的冬季意味着漫长的休耕期。
大雪封山,闷在家里无事可做,东北人定然要主动进行一些社交行为。
所谓 " 用进废退 ",东北人语言十分丰富
在至今的问候用语中,似乎也可以看出这种生活模式的遗存——
东北人找人唠嗑,一般开头往往是" 谁啊 "" 干哈呢 "" 吃的啥 "。
充满着日常气息,就好似上门找人唠嗑解闷,没话找话式的 " 聊闲 "。
一段东北唠嗑的典型开场模式 / 图源:微博评论区
此情此景,再 i 的东北人,往往也能从中窥破几分打开社交场面的真谛。
许多外地朋友第一次见这场面,总会感叹东北朋友的确" 不太认生 "。
" 出门在外,靠近山海关的葫芦岛人,能和黑龙江佳木斯人互称老铁;相隔千里,黑龙江畔的漠河人,能与辽东半岛的大连人认作同乡。"
这大概也是因为,所谓 " 东北人 " 是基于文化历史认同形成的概念,而非基于地網域。
清朝时禁止关内人移民关外,东三省只有不到几百万满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闯关东开始输入人口,以山东、河北、河南等北方省份为主。
辽阔肥沃的黑土地敞开胸怀,不分先后,来了都是自己人,处久了就是实在亲戚。
嗯,猫随主便,也得打个招呼
体现在子女教育上,据说每个东北人打小就会被人教育:出门见人,一定得主动打招呼。
" 别吭哧瘪肚的(指说话不流畅、费劲)!"
图源:微博评论区
不光如此,从 " 老工业基地 " 走出的东北人们,往往会燃起对自己工厂、社区乃至整个地網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
这也让他们更愿意主动开口、热情招待,处处彰显一种" 主人 "的气质。
图源:《漫长的季节》
多种因素之下,一代又一代东北人,才酿成了今天独特的社交型心态,也成为了 " 社交悍匪 "。
图源 /《东北一家人》
《西游记》里有句话: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这或许可以概括东北人的行事准则——
都是茫茫众生,人活一辈子,管他认识不认识,唠就完了!
娱乐圈 " 显眼包 ",
一半在东北
都说 " 东北不养闲人 ",很难不怀疑东北人是不是有什么 " 社交牛 x 症 "。
其实,如果更准确点说,用" 社交自觉症 "来形容东北人来往往更加合适;
网络上流行的各种热词如松弛感、表达欲、情感价值,用在他们身上也是杠杠滴。
因为骨子的热情,他们往往不吝于 " 路见不平一声吼 "" 四海之内皆兄弟 "。
" 来东北,找我,奥!"/ 图源:网剧《东北插班生》
因着这样的特质,放眼演艺圈,娱乐节目与东北人性格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合拍——
他们热情、松弛,能够适应各种综艺环节;他们幽默、有表达欲,又能使节目节奏始终在线。
沈腾:吃多少大蒜不重要,东北人永不服输
都说" 东北人上节目,只有真人没有秀 ",不管圈内圈外,你总能感受到东北人带来的快乐氛围。
而这种与众不同的 " 显眼包 " 气质,并不仅仅体现在 " 搞笑 " 层面。
更适合东北宝宝体质的应援词 / 图源:新浪娱乐
近几年 " 东北文艺复兴 " 频繁刷爆热搜,东北人们也构筑起内娱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 东北拥有自己的乐坛 ",民谣有毛不易,摇滚有二手玫瑰,说唱有老舅,不计其数。
塞北残阳是她的红妆,一山松柏做伴娘 / 图源:思想聚焦
他们的共同特质是,在表达对这片土地热爱的同时,举重若轻表达对这个不完美世界的态度。
二手玫瑰歌曲《串门》
东北影视剧依旧在升温,并带红了一批东北演员,张译、范伟、秦昊 ……
即使是在回望失落的过去之时,他们仍不忘呼唤你,往前看,别回头。
图源:《漫长的季节》
" 笑着反省 ",历史与现实的厚重,在东北人眼里显得轻松,又别样深沉。
东北不养 i 人,这背后的意涵,也就不只是搞笑这么简单。
他们用身体力行,向每个人传达" 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 "的乐观生活态度。
这种乐观并不代表对生活的满不在乎,而恰恰是,笑得越开心,对生活越认真。
图源:《落叶归根》
i 人也好,e 人也罢,不变的是东北人永远火辣辣的心,火辣辣的情。
最后,不如用东北 i 人李雪琴的那句话结尾吧——
" 幸福就是点点滴滴,你要是不高兴了,就上菜市场,让大哥给你捞条鱼。"
" 乐乐呵呵的,那不比啥都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