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AI 硬體,只剩故事与腦洞?,欢迎阅读。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丸都山
编辑 | 王一鹏
头图 | 虎嗅拍摄
在营销行业中,有一道经典的面试题目:把这支圆珠笔以 XX 的价格卖给我。
但如果这个问题出自一家 AI 硬體公司的面试官之口,或许可以直接尝试回答," 它是由 AI 驱动的。"
虽然这听起来荒诞不经,但当下部分消费电子品公司的确就是这么做的。
这些厂商竭力向世人展示,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在各种场景中与硬體实现深度融合,但其中多数产品的最大意义,可能就是验证如何在需求不存在的情况下,通过 " 腦补 " 去定义一款产品。
当然,类似的故事在消费电子的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新技术在落地探索的初期,往往都会伴随着一大批具有实验色彩的产品出现。
只不过,相较于过去的技术先行者们,当下很多致力于 AI 硬體的厂商,大概率非常清楚自家产品连 " 概念性 " 都谈不上。
AI 等于品牌更新 ?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 AI 硬體的边界拓展上,传统家电企业可能是行业中最激进的那一批。
两年前,三星曾展示过一款球形机器人 "Ballie",它最大的卖点是能够在家居场景中,跟随用户移动并完成一些简单的互動。也许三星也意识到了这个创意有多么鸡肋,Ballie 在当年亮相后,便没了下文。
但前不久,三星在完成对 Ballie 的修修补补后,又一次展示了这款产品。按照三星官方的说法,更新后的 Ballie 定位于 "AI 陪伴机器人 ",自带投影功能,可以随时为用户播放视频片段,也可以链接并控制家中的智能设备。
图片来源:Samsung Electronics
抛去高大上的包装概念,控制智能设备的工具,我们一般称之为网关。问题是,谁会需要一个能够跟随自己走动的网关和投影仪?
同属韩企的 LG 也展示了类似的陪伴型机器人产品,并将其定义为 "AI 管家 ",旨在帮助用户巡视家中,以及观察宠物的情况。LG 方面还特别提到,它可以通过捕捉用户的表情及声音去分析用户的心里状态,如果用户情绪不佳,它还会播放音乐来振奋人心。
但还是那个问题,除了早教等少数特定场景外,即便是经过充分训练和参数调整的大语言模型,当下似乎也不足以支撑机器人即时、准确地理解用户的语意,那么陪伴型机器人的需求基础是什么呢?
Forrest 的首席分析师 Dipanjan Chatterjee 在个人的社交媒体上提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没有人想穿着便衣出现在变装舞会上。
言外之意,当下任何公司都必须迎合行业主流,展示出自家在 AI 上的动作。
但笔者认为,真正能够让 AI 在硬體上落地的,恰恰是那些朴实无华的 " 便装 "。
同样以三星和 LG 为例,今年这两家都推出了适用于电视的 AI 芯片,并且在重心也都没有放在人机互動这些噱头上,而是重点去通过 AI 芯片和神经网络模型去提升电视的画质。
简单来说,在 AI 芯片的加持下,这些厂商的电视现在可以对每一帧画面进行分析,并智能补充画面细节,比如对背景进行去噪,对画面主体进入边缘锐化,让画面更加清晰。
虽然尚不清楚是否能够达到厂商所宣传的 "4K 变 8K" 的效果,但这种技术路径的确实打实地解决了用户对于电视的硬性需求:在片源质量较低的情况下,通过硬體去提升画质体验。
或许这项技术听起来远不如 " 多模态模型 "、" 生成式 AI" 那样 " 性感 ",但至少对于硬體厂商来说,结合自身基础业务探索 AI 应用,要比那些陪伴型机器人靠谱得多。
背靠 AI 好乘凉?
相较于执着具身智能的家电企业,初创公司们吃相要难看得多。
之所以是用 " 吃相 " 而不是 " 腦洞 " 来概括这些公司的状态,是因为笔者非常肯定,这些创业者们完全清楚自己的产品有多么无厘头。
比如一个名为 SeerGrills 的初创企业推出的烤箱,该团队表示通过 AI 对热辐射的精准控制,这款烤箱可以以 1000-1600 华氏度(约为 538-871 摄氏度)的温度,在两分钟里完成一块牛排的烤制。
图片来源:CNET
很难想象,在这个温度下,蛋白质如何才能避免完全焦化,人工智能虽然能够赋能各行各业,但应该不会扭转物理定律。
除了这种完全 " 不着调 " 的 AI 应用外,也有一些看起来还不错的创意。
比如初创公司 Rabbit 发布的手持式 AI 硬體产品 "Rabbit R1"。
这款产品配备了一块 2.88 英寸触屏,一个拍摄用的可旋转摄像头、一个互動用的滚轮按钮以及一个麦克风。
根据该公司的介绍,Rabbit R1 可以通过语音输入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导航、预约网约车等服务。Rabbit 团队还着重强调了,这款产品基于 " 大型动作模型(LAM)" 打造,这意味着用户在用自然语言发出指令后,Rabbit R1 即可理解用户的操作意图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图片来源:Tom ’ s Guide
仅就系统的操作逻辑上来说,这款设备解决了许多手机厂商们在设计 UI/OS 时的难题——减少用户操作层级,甚至可以说是实现了 " 零操作层级 ",因为用户根本不需要调用 APP,就可以下达相应指令,而且这款设备也可以通过 SIM 卡或 WIFI 链接网络独立使用。
不过,Rabbit R1 绝对算不上是填补了某个市场空白,因为这款根本无法占据终端市场的任何生态位。
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是,这款手持式 AI 硬體能够替代手机吗?答案很明显:完全不能。那么消费者为什么要在手机之外,再额外携带另一个智能终端呢?
其次,从 Rabbit R1 的设计理念上可以看出,这款设备非常依赖语音互動,上面那块 2.88 寸大小的触控屏大概也无法支持其他互動方式,但问题在于,消费者对于语音互動的依赖程度本来就很低,它既无法替代触控互動,也无法满足用户在公众场所的隐私需求。
这其实也很好解释了,为什么在手机厂商 " 卷生卷死 " 的今天,无论是 Siri,还是国产手机的语音助手,都保持着一致的难用,因为用户对于这项功能真没什么需求。
我们可以进一步设想下,即便在接入大语言模型后,语音助手在功能实现上得到质的提升,但这其中需要其他智能终端的参与吗?手机厂商们完全可以基于手机强悍的算力对大模型进行本地部署。
把智能手机上已经集成的某一功能拿出来单独售卖,这种魔幻程度不亚于在 2024 年推出一款小灵通。
全军覆没?
说了这么多 , 以 AI 为卖点的硬體产品,难道都该被一竿子打死吗?当然不是,如上文提到的用 AI 芯片提升画质的电视,以及时下各主机厂布局的 AI PC,都是很好的尝试。
实际上,纵观以往以 AI 为卖点的电子产品,其成功路径是有迹可循的。
在 1 月 27 日刚刚结束的虎嗅生成式 AI 沙龙上,宜创科技创始人宜博提到,AI 的真正价值在于改变了供需关系,即提供稀缺性的功能或服务,而非简单地提高生产效率。在上一个时代的应用里,简单集成 AI 功能,其实受到了认知层面的局限。
那么哪类产品具备提供稀缺性服务的属性呢?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以亚马逊 Echo 为代表的智能音箱。
Echo 在产品层面的意义,在于将家居场景中,播放音乐、查询天气等繁琐互動,一次性简化为语音命令。且在家居场景中,用户说出语音指令,并不会引起尴尬,这与当下的 AI 便携式设备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案例是智能健身魔镜。这一产品的从业者,在过去三年间的融资水平相当夸张,仅在 2021 年,Fiture 一家企业就融了 3 亿美金。其 AI 层面的稀缺性在于,每个人的健身动作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走形,真人教练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传统的健身课程则解决不了这个痛点。这是健身镜发力 C 端市场的核心价值点。
事实上,过往几乎不存在一个 3C 产品,在原本渗透受挫的情况下,仅靠集成 AI 功能,就翻身崛起的案例。
另外一个问题在于,AI 不仅要在 C 端提供更多产品价值,也要在 B 端有足够的资源撬动能力,否则就会有些 " 势单力孤 "。
比如智能音箱的出现,其实是打破了智能家居过去多以单品形态出现的局面,通过语音识别和设备中控等功能成为了用户切入 IoT 的入口,进而撬动了一大批与之相关的产业,并形成了联动发展。
虽然根据 IDC 的统计数据,自 2021 年 6 月开始,全球智能音箱行业便进入持续性萎缩阶段。但在生意红火的那几年,Echo 的爆卖已经完成了其作为一款商业产品的历史使命。
而当下那些还没有找到应用场景、努力为用户人为创造需求的 AI 硬體,还不具备当年智能音箱的基本盘,那么对于这些产品能否获得市场青睐,答案可能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