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张译VS秦昊,叔圈顶流齐刷刷相中同一IP?,欢迎阅读。
"四十岁的罪犯王二勇(剧版为王大勇)安然地安居乐业时,终于被当年对着空气射出的子弹打中眉心;当年的刑警程兵却在斗志昂扬时被命运踩在脚下,用十年光阴发轫,把自己打磨成那颗子弹。"
"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 ......"
这是曾在 1987 年因电视剧《便衣警察》热播而风靡大街小巷的歌曲——《少年壮志不言愁》,歌曲慷慨激昂、歌词热血达观,被万千警察奉为 " 人民警察之歌 "。37 年后,由于电影《三大队》和电视剧《三大队》的热播,这首在两版中不约而同推动了情节发展的老歌又被观众翻了出来,单曲循环、反复重温。
两版《三大队》均改编自深蓝的纪实文学作品《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影版于 12 月 15 日全国上映,剧版则紧随其后在爱奇艺迷雾剧场上线开播。影剧联动,在近几年的影视行业中并不罕见。面对僧多粥少的现状,不少创作者都奉行 "IP 主义 ",希望借助小说、漫画等原著作品的先天人气为影视作品争取关注度,进而谋得利益最大化。但破天荒的是,影版剧版同档期打擂的情况,《三大队》还是头一遭。
借力打力,两版作品都得到了热度升温。目前,影版《三大队》票房已破 5.5 亿大关,剧版在爱奇艺的站内热度已破 9800。两版作品虽成绩斐然,仍免不了被乐子人观众对比到针眼里,甚至引发了 " 叔圈粉丝 " 的拉踩互呛。口碑的爆棚和翻车,往往在观众的一念之间。
那么影剧两版《三大队》有哪些异同点值得关注?两版演员的表现究竟是不分伯仲还是差距良多?不妨一起浅作分析。
01
有选择的忠于原著,剧作设定差异化
明明影版、剧版《三大队》讲的是同一个故事,缘何会呈现出一个偏纪实、一个偏悬疑的两种风格味道?溯其根源,在于两版主创对原著的发散改编。
两版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原著作了延伸改编。原著中的程兵是彻头彻尾的孤勇者,出狱后的他并没有与老队员们重组团聚,而是仅凭一人之力在西南地区流转多年,靠着打零工搜集线索,成功缉凶。这与影版中三大队的重组设定,以及剧版中程兵前往境外搜集线索的故事都不尽相同,主创为了让影视故事更具有故事性、戏剧性和悬疑性,不约而同地作出了二度创作。
不同类型作品的二创需要不同侧重的处理,电影需要更聚焦,电视剧则需要更绵长。因此,影版便通过聚合群像突出 " 三大队 " 的概念符号,剧版则以增添生活场景和线索填充细节,增强观赏性。
剧版的故事与影版三大队 " 散 - 聚 - 散 " 的设定相比,剧版的基调从一开始就被拉低到悲壮苍凉的谷底。如果用 " 欲抑先扬 " 来概括影版的剧情走向,那么 " 欲扬先抑 " 四个字,或许更契合剧版的调性。
在影版中,出狱后的三大队队员们在师父墓前重新集合,闪回的镜头里有八年前本该光荣退休的师父因案离世、有队员们在八年里的委屈求全、还有罹难者家属的苦苦等待 ...... 闪动的画面定格在如今三大队成员们刻满皱纹的脸上、聚焦在他们还在泛着如鹰隼光亮的眼眸中,银幕前的观众便会预判出,三大队重聚追凶的故事走向。果不其然,在程兵(张译 饰)的一番慷慨自陈之后,兄弟们纷纷放下了安稳的生活,重拾刑警斗志,以普通百姓的身份重启对王二勇(张本煜 饰)的追缉之路,燃点即现。
反观剧版,故事行进十几集,整班三大队才拉拉扯扯地在饭桌上凑齐,队员间的隔阂、心防、质疑等种种情绪尤然可见。出狱后的程兵也不如影版似的热血难凉,面对日新月异的环境,他不适困顿,面对妻离子散的生活现状,他迷茫浑噩 ...... 与一众兄弟相比,程兵封印又重启的生活被衬托得更加灰暗,看得观众一阵阵鼻头发酸,阴郁感蔓延滋生。
除了风格走向的明显差异,影剧两版的悬疑氛围也差别良多。影版基本上遵循了原作的纪实风格,并未在悬疑氛围上过度发力,而是以现实向的公路视角牵引观众入局,始终将故事视角聚焦在三大队成员和主角程兵身上,看着他们在不同城市中辗转收料,又在不同城市中陆续离散,潜逃的王二勇(王二勇是影版与原著中的潜逃罪犯,剧版中人名改编成王大勇)始终处在暗处,直到故事结尾才浮出水面。与悬疑缉凶相比,影版更适配的标签是现实主义和纪实风格。
而播出于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剧版《三大队》的悬疑味儿明显浓厚不少。一方面,剧版在呈现罪犯二王兄弟的犯案篇幅上加重了笔墨,完整地将其犯案、潜逃、挑衅等细节呈现了出来,不仅剧中的人物恨得牙根发痒,剧外的观众同样看得胆战心惊。另一方面,剧版也完善了反一号王大勇(陈明昊 饰)的故事线,交代了他的老家背景,还将其在十年里的潜逃故事延展开来,详细刻画了他在境外之地察邦的恶行,以及在国内国外往返流窜的谨慎行动和反侦查思维,填补了王大勇的人物弧线。
在对王大勇的具体呈现上,剧版也深谙悬疑剧的氛围营造技巧。先把王大勇的故事线放在片头,引出正片中主角团的行动故事,并辅之以多角度摇镜、多部位特写、混调环境音,以及配乐风格等多维技法拉满悬疑氛围,让故事节奏更紧凑、整体氛围更紧张。
作为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电影和剧集的差别不仅体现在时长篇幅上,还有剧作层面上的故事脉络、人物设定、细节伏笔,以及技术层面上的镜头语言、叙述方式、剪辑手法等。在不同创作方式的统筹下,影版和剧版自然营造出不同观感,这是多类型改编的意义所在。这也引起不少观众讨论:两版三大队看似讲的是一个故事,但实际看起来又不是一个故事,风格完全不同,但都很带劲儿。
02
" 圣父 "VS" 凡人 "
要说今年发展大势的演员群体,叔圈必占一席之地。而从年头火到年尾的 " 叔圈顶流 ",演员张译无出其右,张译的出演为影版《三大队》天然地汇聚了人气。
身负 " 迷雾纯元 " 称号的演员秦昊,则扛起了剧版《三大队》的程兵一角。秦昊在展现程兵的破碎隐忍之余,又为人物撕开了新侧面。既通过完整的家庭故事线和微表情反应,扒开了程兵的内心,将他的踟蹰、委屈、不甘、愧疚摊开在观众眼前,又以大场面打戏和群像戏的调度场面为输出口,将程兵骨子里身为警察的锐利、果毅、勇猛传递到位。在表演的完成度和观众口碑上,与张译分庭抗礼、不分伯仲。
把人物演出自己的特色,是最考验演员功力的一关。秦昊和张译,对于程兵这个在同期与观众见面的同个故事里的同一人物,他们作出的不同诠释和调性差异,的确值得关注一番。
综合影剧两版来看,张译饰演的影版程兵更紧绷更执拗,也更具备 " 圣父 " 色彩,秦昊的剧版程兵则更松弛更落地,也更有普世凡人的烟火气息。在电影中,出狱后的程兵面对前妻的冷淡和女儿的疏远,选择了不多打扰,转身与三大队的老伙计们重新聚合追凶;在剧中,程兵表面上也与前妻和女儿保持了距离,却始终在暗处默默关注女儿,会翻看女儿的 QQ 空间、会在女儿生日时远远地看一眼、会警告撩动女儿心绪的男同学离他远一点 ......
从家庭线来看,剧版程兵的辛酸老父亲形象更落地、也更可怜。影版或许是囿于篇幅问题,无法将家庭线展开讲述,但从程兵与女儿的聊天记录也可窥见,即便他奔波于追凶之路,也始终和女儿保持着联系,会给她报个平安,让她安心。
这种差异也体现在两版程兵对缉拿在逃罪犯的执着上。在电影中,抓捕在逃的王二勇是支撑程兵活下去的唯一动力,所有事情都要为缉凶让步。在听到队友的动摇声音时,他会和大家说 " 再坚持坚持 ";面对无线索可跟进的窘境时,他就带着大家翻来覆去梳理就线索,直到扒拉出来光亮才肯罢休。他是较劲的、拧巴的,偶尔还会犯个轴,偏有种一查到底死不罢休的劲头。
秦昊饰演的剧版程兵,将追凶之事形容成 " 心里的一根刺儿 ",这根刺儿的存在看似不会对后续正常生活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放任它一直扎着总是不痛快的,想要走出过去重启生活,就必须把这根刺拔掉。从心理溯源的层面上说,剧版程兵之所以追凶,是为了今后能与自己和解,好好生活;影版程兵的人物逻辑则是反过来的,他从未考虑过未来的生活,心心念念只有追凶。
故而电影结尾,当成功将王二勇缉拿归案的程兵站立于穿梭的人群中时,才显得那么怅然所失、无所适从。当一个人失去了支撑自己生活下去的动力和目标时,第一反应便是此般迷茫无助。
除了程兵之外,两版《三大队》的人物群像也是一大看点。王骁、张子贤、曹炳琨和魏晨组成的影版 " 三大队 ",不止在行动上经历了 " 散 - 聚 - 散 " 的流变,精神上也是。他们之所以做出离开的决定,便已然下了决心要与过去告别,可以说他们的重聚是因为理想主义,因为心底的刑警情怀被调动复燃;而复散也是由于理想主义,因为当情怀熄灭后生活总会带给人新的奔头、新的追求。
而刘奕铁、林家川、马吟吟、范雷、李晓川组成的剧版 " 三大队 ",群像戏不是在饭桌上就是在程兵的小屋里,直到 14 集才正式为追凶重聚,且从开篇起,他们的精神就始终凝聚在一起。小徐会为即将出发去察邦搜集线索的程兵和石头买好保险、蔡彬叮嘱石头要给自己一天打一个电话保平安等桥段,都能窥见一斑。
剧中对 " 三大队 " 群像形散神不散的剧作設定更加贴合实际,也更加符合人之常情。如同影剧中众人劝慰程兵的话:人不能一直活在过去里,得向前看。
值得一提的是,同时在影剧两版中饰演 " 三大队 " 师父的演员杨新鸣,让观众再次见识到了老戏骨的表演实力。虽然影剧两版中的故事设定有所差异,但杨新鸣都通过篇幅有限的戏份,为观众展示了一名有理想、有斗志,又不乏老顽童侧面的师父形象。
整体而言,两版演员的完成度都很高,剧版中的各个人物尤其丰满、特色鲜明,比如石头莽撞冲动、廖健怕老婆、蔡彬爱耍贫嘴。而在影版中,与个性相比,各个人物的群像意义更浓,服务于故事核心的功能作用也更重。
03
影剧同档,1+1 大于 2?
目前,两版《三大队》都已在豆瓣上开了分,影版评分 7.8、剧版评分 7.2,各有所长,分数客观。从观众反馈和整体观感来看,两版《三大队》也都给到了观众意料之外的惊喜,赢得了观众的肯定和推荐。
纵观 IP 浪潮兴起的十多年,如《三大队》般电影剧集双赛道口碑开花的 IP 作品,并不多见。近几年,只有 " 唐探宇宙 " 的系列电影和衍生剧勉强撑住了口碑。从影剧联动作品的播出时间来看,影版在前、剧版在后的联动模式,更能稳住 IP 影视化的双赛道口碑。
缘何面对同一故事,艺术性更高的电影一旦滞后于电视剧便很难再翻出新水花?比如《新步步惊心》《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何以笙箫默》《想见你》等影片的口碑,均远落后于剧集版本?主要原因在于 " 操作空间 " 的掣肘。
众所周知,电影的时间容量一般不会超过三小时。受时长所限,电影更强调整体观感和气质风格,在故事叙述上更偏向片段化、碎片式的非线性逻辑,重点呈现给观众的,大多是故事中的某一部分和重点情节,可操作的二创空间十分有限。主创需要综合判断叙事节奏,详略得当地把人物和故事装进影片中。
还有对新老观众群的兼顾考量。倘若是剧改影的作品,为了迎合剧版观众的喜好,影版在创作时既要尽力满足老观众对新故事的期许,还需要兼顾未看过前作的新观众,把故事逻辑在影片中再次交代清楚。否则,观众一旦看得不明不白,主创就可能被扣上不懂内容、不会创作、甚至不尊重观众的帽子。
与电影相比,电视剧的篇幅更长、容量更大,不仅可以从细节处把故事讲述得错落有致、细腻详实。比如剧版《三大队》的队员就比影版多了石头、林颖两个人物,程兵的家庭线和二王兄弟犯罪逃逸的故事线也都得到了新补充,以白描的调性填补了原著和电影的留白,为观众的想象空白填了色。
受惠于篇幅优势,影改剧的作品不仅能讲故事讲得更清楚更完整,还可以充分呼应影迷观众的呼声,也能通过新噱头和新亮点刺破非影迷观众的壁垒。与剧改影相比,影改剧的确更具备创作优势。
在热度造势上,同时开发、相近播出的两版《三大队》取得了吸引观众目光的效果。即便存在些许争议和对比,但整体而言,影剧两版还是互相借了力,不仅相互托住了口碑,也聚合了更多话题度和营销点,收获了 1+1 大于 2 的最优解。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剧改影还是影改剧,对于后与观众见面的作品而言,与其百分百尊重原著、一味仿照前作的成功经验,难免会让观众群审美疲劳,心生味同嚼蜡之感。后作能否在类型转换上兼顾语境的适配度、演员高水位表演,为观众呈现出恰到好处的惊喜感,才是能否出圈的秘钥。主创只有拿出好内容和创作诚意,才能借力打力地征服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