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大厂回暖:BAT核心业务上涨,京东阿里第三季度营收超2000亿,欢迎阅读。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张照
近日,BAT、京东、网易、拼多多等多家已上市互联网大厂先后披露 2023 年第三季度财报。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总体来看,这 6 家科技大厂中,京东(JD.O;9618.HK)的第三季度营收最高,达到 2476.98 亿元,同比增长 1.7%;阿里巴巴(BABA.N;9988.HK)紧随其后,第三季度营收 2247.9 亿元,同比增长 9%;腾讯控股(0700.HK)位居第三,第三季度营收 1546.25 亿元,同比增长 10%。
但从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来看,腾讯控股居首,达到 361.82 亿元,虽然同比减少 9%;阿里巴巴以 277.06 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居其后,同比扭亏;拼多多(PDD.O)以 155.37 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居第三,同比增长 47%。
在经历了一轮大范围的降本增效后,大厂们业绩逐渐回暖,BAT 方面核心业务大部分稳步上涨。其中,阿里全球化业务增长强劲,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 53%,菜鸟集团收入同比增长 25%;腾讯网络广告和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分别上涨 20% 和 16%,百度的在线营销上涨 5%
特别是,BAT 不约而同的在第三季度发力大模型,不仅陆续将 AI 大模型赋能主营业务,还表示将持续加大人工智能模型的投入。
BAT 发力大模型,广告业务率先受益
在 BAT 中,今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营收最高,达到 2247.9 亿元,同比增长 9%;腾讯控股营收位居第二,为 1546.25 亿元,同比增长 10%;百度(BIDU.O,9888.HK)营收位居第三,为 344.47 亿元,同比增长 6%。
今年第三季度,淘天集团收入 976.54 亿元,同比增长 4%;云智能集团收入 276.48 亿元,同比增长 2%。同时,阿里巴巴决定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专注建立云智能集团可持续增长的模型。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随着正式进入全新发展阶段,面向未来,明确了战略重心和优先级方向,抓住 AI 科技变革带来的全新机会,创造更多的客户价值。
阿里巴巴于 4 月 11 日在 2023 年阿里云峰会上正式推出 " 通义千问 " 大模型。不久,钉钉就正式接入 " 通义千问 " 大模型。今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推出 " 通义千问 "2.0 更新版本,同时针对包括金融、游戏等特定行业推出 8 个垂直模型,以及提升业务能力,并推出一站式 AI 应用开发平台阿里云百炼。
核心业务发展方面,阿里巴巴旗下淘天集团第三季度持续为商家运营平台和变现平台(阿里妈妈)拓展 AI 产品和服务;而作为淘天集团重点广告投放平台之一万相台无界版于 8 月更新,新版本具有 AI 技术,可提升投放商家的效率,并为其提高转化率和投资回报。
今年第三季度,腾讯控股营收为 1546.25 亿元,同比增长 10%。核心业务发展方面,腾讯第三季度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4% 至 757 亿元,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6% 至 520 亿元,网络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0% 至 257 亿元。这其中,微信视频号总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 50%,微信的泛内循环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30%,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微信广告收入。
2023 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腾讯正在更新自研基础模型腾讯混元,并将其部署到内部产品中,同时向外部企业客户开放使用,扩展了广告人工智能模型的参数,以提高定向和归因的准确性,同时还向广告主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使他们能够通过文本描述自动生成广告素材,并适配各广告库存生成多尺寸的素材。
腾讯表示,大模型显著提升广告的精准推荐和归因能力,拉动三季度腾讯广告收入同比增长 20%。
在大模型方面,百度布局稍早,占据一定先发优势。
百度旗下大模型 " 文心一言 " 上线于今年 3 月。据 2023 年第三季度财报披露,百度已于今年 10 月推出大模型文心 4.0 ( EB4 ) ,企业客户可通过云 API 使用 EB4。
百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百度正利用文心及文心一言重塑面向消费者及面向企业的产品以及自营业务,打造 AI 原生体验并帮助用户和客户提高效率;同时向云企业客户全面开放文心 API,赋能该等客户开发自己的 AI 原生应用程式及解决方案。
在第三季度电话会议上,李彦宏还表示,通过第二代人工智能,百度基本上正在重组整个广告平台,包括创意建设、广告定位和招标投资。预计今年第四季度,这类举措的增量收入将达到数亿元人民币。
核心业务方面,百度第三季度核心收入为 266 亿元,同比增长 5%;其中,在线营销收入为 197 亿元,亦同比增长 5%;而托管页占核心在线营销收入的 53%。此外,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提供 82.1 万次乘车服务,同比增长 73%;截至 9 月 30 日,萝卜快跑为公众提供的累计单量达到 410 万单。
电商三巨头混战,谁更亮眼
如今电商已是三分天下。
今年第三季度,京东和阿里巴巴营收依旧稳居前二,均超 2000 亿元,分别为 2476.98 亿元和 2247.9 亿元;但在营收增速方面,拼多多拔得头筹,同比增长 94% 至 688.4 亿元,增速远超京东、阿里巴巴的 1.7%、9%。在归母净利润方面,京东为 79 亿元;而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 277.06 亿元和 155.37 亿元。
在核心的电商业务方面,京东则是一骑绝尘,旗下商品收入第三季度达到 1953.04 亿元,但同比略微下滑 0.9%。今年 8 月,京东宣布降低自营商品免邮门槛,普通用户自营免邮门槛从 99 元降至 59 元。受此影响,第三季度采购、仓储、配送、客户服务及支付处理开支等履约开支元同比增加 6.1% 至 152 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为 6.1%,而去年同期为 5.9%。
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单甦表示,得益于京东的供应链优势以及对用户体验的不懈关注,家电和电子产品等核心品类在三季度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同时日用百货品类势头逐渐向好。
阿里巴巴核心的电商业务淘天集团第三季度收入为 976.54 亿元,同比增长 4%。除了引入 AI 产品和服务外,阿里巴巴持续提升淘宝 app 的价值定位,包括鼓励消费者互动、增加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供给、提升用户体验和卖家效率。第三季度淘宝 app 用户实现健康同比自然增长,88VIP 会员数超过 3000 万,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此外,以 Lazada、速卖通、Trendyol、Daraz、Miravia 和 Alibaba.com 六大平台为主的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第三季度零售商业整体订单同比增长约 28%,收入同比增长 53% 至 245.11 亿元。同时,阿里巴巴披露,AIDC 正在为外部融资做准备。
相较之下,拼多多作为电商界的后起之秀,与京东深耕国内市场、阿里巴巴全球多平台运营不同,去年 9 月开始布局跨境电商,仅一年多时间就已触达全球 40 多个国家及地区。今年第三季度,拼多多在线营销服务和其他收入 396.88 亿元,同比增长 39%;交易服务收入 291.53 亿元,同比增长 315%。
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陈磊在第三季度电话会议上表示,虽然拼多多已经扩大了业务范围,但该业务仍处于早期阶段,将面临不确定性。今年是复苏的一年,也是竞争加剧的一年。
游戏两巨头 PK,谁羽翼渐丰
从营收方面来看,腾讯稳坐游戏第一把交椅。
今年第三季度,腾讯增值服务业务收入 757 亿元,同比增长 4%。其中,本土市场游戏收入 327 亿元,增长 5%;国际市场游戏收入 133 亿元,增长 14%。第三季度,腾讯本土市场《王者荣耀》《DnF》等长青游戏的收入增加和近期发布的《命运方舟》《无畏契约》,以及国际市场《PUBG Mobile》的收入回升,均为游戏收入增长做出了贡献。
此外,腾讯第三季度还以约 9 亿美元的现金代价收购了一家游戏公司约 67% 的股权。
另一边,网易(NTES.O;9999.HK)第三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 218 亿元,同比增长 16.5%,增速略胜一筹。
第三季度,网易今年新上线手游《逆水寒》表现强劲,注册玩家数量已超过 5000 万;同时,经典旗舰类游戏《梦幻西游》系列和其它热门游戏如《蛋仔派对》《第五人格》《永劫无间》等热度不减。
网易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丁磊表示,旗舰游戏如《梦幻西游》系列仍受玩家欢迎,最近推出的《巅峰极速》《逆水寒》手游和《全明星街球派对》等各类优质新品游戏也迅速赢得了广泛好评,扩展了网易在休闲游戏市场上的影响力,也拓宽了传统 MMO 游戏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