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丰田推出固态电池,国产品牌怎样应对?,欢迎阅读。
踢车帮
只为爱车的你!
踢车问答
踢车帮的小伙伴们
本周《踢车问答》的5个问题已到
有请踢车夏东来为大家答疑吧!
踢车问答第273期,火速戳开收听!
本周入选的5个问题如下
问题 1
胜利:夏老师,最近有地方因为新能源公交车淘汰换新成本太高,宣布重启燃油车作为公交车,就在当下的技术成本过高的情况下,会不会出现大面积类似的事情?您对这样的现象怎么看?
答:这种现象是正常的,首先,这批将淘汰的新能源公交车属于是早期产品,使用寿命从品质角度,从技术水平角度,都会是比较短的。其次,疫情三年的衍生灾害是经济不景气,地方财政很衰弱。两件事叠加,正好到了不得不淘汰这些公交车的节点。如果是我,也会考虑先用燃油车来顶一下。等几年经济逐步好转,财政回复元气,燃油公交车再到了换新的时候,新能源车技术更成熟,耐用性更好,成本也降低了,再换不迟。
总体看,新能源车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电池技术,几年后很可能迎来大的换代更新。不仅能量更高,体积重量都更小,成本也更低。而且电控管理系统和电动机也都到了换代更新的时候。新一代产品将达到较高的应用成熟性。这对完全依靠地方财政支持的公共交通系统而言,才是比较恰当的规模化应用期。
目前在用的新能源车,主要还是一种示范和试验,由于早年地方融资加杠杆缺少节制和约束,存在融到的资金被大量浪费的情况。有些不具备经济实力的城市整体都上新能源车,跟搞其它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是类似的。现在,这种危机爆发了,恢复理性是理应的结果。
问题 2
毅龙:请教夏老师,现在市面上满足国六b的汽车绝大多数都带了颗粒捕捉器,甚至有些油混比如丰田的双擎也带颗粒捕捉器,带颗粒捕捉器的汽车一定会堵吗?堵了之后该怎么办,麻不麻烦?是否有必要因为有颗粒捕捉器的原因去放弃一辆车?因为我发现我喜欢的想要购买的车都带上了颗粒捕捉器,心里很苦恼。
答:颗粒捕捉器不会堵,它的作用是把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碳颗粒存住,不让它排放到环境中。这些碳颗粒会在捕捉器里被用更长的时间给"燃烧"掉,也就是仍然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再排出去。这些颗粒是在冷启动的时候产生的,随着发动机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就不再产生。
之前出现的所谓堵塞问题,与曾经很吵闹的"机油增多","机油乳化"甚至"烧机油"等问题是一样的:汽车每次启动时间特别短,行驶距离特别短,速度特别慢,冷启动期都还没有过,就停车熄火了,又是长期反复这样使用。这种使用场景使主体在国外研制的合资车出现了水土不服。
通常是直喷发动机冷启动时容易出现碳颗粒。因为燃油是被直接喷进气缸的,当气缸很冷的时候,雾化不完善,就不能在气缸点火这个极短时间完全燃烧,碳颗粒就出现了。它们从气缸排出来,被颗粒捕捉器"暂时留住",再利用更长的时间燃烧干净。这种技术早就应用在柴油发动机汽车上二十来年了。柴油机一直就是直喷的,这个问题就很明显,比如喷黑烟,主要就是排放碳颗粒。
以前,汽油发动机都是进气道喷射,是在气缸外与空气混合好才进入的,所以,没有颗粒的问题。现在,汽油机也都采用直喷了,就把这个技术用上了。由于已经是汽车的标准技术应用,当然没有必要把这个当作选车与否的因素。但既然是个关键的零部件,就一定存在出故障的可能性,厂家也都在质保和召回等环节把用户的损失基本抵消掉了。
问题 3
晓歌:丰田不久前公布固态电池即将(2025年)付诸应用,我们的电车电池企业如何应对?
答:固态电池并不是只有丰田在研发,全球的汽车行业都在争相研发新一代的电池,而固态电池是一个主攻方向。德国、美国、中国、韩国和日本,都在大力研发这种电池。丰田也不是不久前公布有关固态电池的研制消息,而是从很多年前就宣布了,他们自己预计的时间也差不多是2025年。不久前他们的发布是"有足够的信心在2027年或2028年之前"实现商业化量产。这个时间比之前的预期推迟,且与其它厂商普遍的预期相近。
不可否认的是,丰田目前是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专利数量上占绝对第一的厂家,比他们计划在制造方面的合作者,日本最大电池制造商松下公司的专利数量还要多。目前要克服的困难是耐用性,丰田自称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
从这些方面看,乐观地说,丰田的固态电池量产电动车批量上市的时间也不太可能早于2028年,之前的产品即使应用了固态电池,也不太可能在价格上有多少竞争力。用产量小,价格高的产品导入可能性更大。比如雷克萨斯的新一代LFA超跑之类。
所以,我觉得竞争的角度看,丰田面对的风险反而更大。因为中国的电池研发和制造实力目前世界第一,固态电池的研发进度也很快,还有很强大的制造能力,更容易实现低成本大批量的制造。现在是看丰田怎么应对中国市场销售陡坡式下滑,以及全球出口份额被中国厂家快速抢夺的问题。
问题 4
ududio:夏老师你好,前天特斯拉与15家车企联合签署了一份《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其第一条中的"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是不是以后特斯拉就不能降价了,等不到十多万的Model 3了。
答:完全不意味着特斯拉以后不能降价。因为"非正常价格"本身就是一个不明确的表述。对特斯拉来说,只要它不故意以低于制造和销售成本的价格销售,就是正常的价格。可这个价格足以对效率不如它高的竞争对手来说,是赔本的"非正常价格"了。
这样竞争并不违反公平竞争,也没有扰乱市场秩序。无论是反垄断法还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特斯拉这种降价促销都是合法的,而且还有利于消费者购买到价格更加公允的汽车。汽车厂家经营管理效率低,错不在效率高的竞争对手,错在低的这家企业自身。优胜劣汰本是自由竞争和市场有效性的必然结果。所以,特斯拉签署承诺书只不过是一种礼貌姿态而已。
这是行业协会会员之间缓和局势的举措,并没有法律约束性。只是目前的态势,特斯拉非常强大,这个協定是协会出面,请它暂时不要进一步降价,给其它人留口气,特斯拉表面上答应了。说白了就是蛋糕本来你能拿走80%,现在已经拿到60%,而别人是无论如何抢不过你的。这时,庄家出面请你暂时缓缓手,不要再使手段了,让其它玩家缓口气。你也审时度势,觉得在人家的场子里,保留一点局气是必要的,于是……
问题 5
张沛:为什么有些品牌不同地方的4S店会有几万块的差价?
答:这是市场自由竞争和反垄断条件下的正常现象。以前,汽车厂家可以把4S店网络进行整体协调,控制住零售价格和各家4S店的销售区網域。这种行为看起来好像是顺理成章的,却从本质上违背了公平竞争并构成垄断。在反垄断的解读中,这属于"价格同盟"和干涉自由竞争。
经销商作为零售商,它从厂家批发取得了车辆之后,卖给谁和卖多少钱是自由的,厂家无权对此做出规定。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是自由竞争的,并不受销售区網域的限制。因为顾客有在任何地方购买商品的权利。也就是说,一个北京人完全有权去上海买车,上海的经销商不得拒绝销售给他。他买回北京使用,北京的4S店也不能拒绝提供售后服务。这个逻辑是买卖之后的所有权转移。厂家的车批发销售出去之后,所有权归了经销商,他如何处置,厂家无权干预。用户购买的汽车之后,所有权归用户,经销商无权干预。同时,整个双方交易的自由又受到法律保护。而制造商必须对用户合法购置的产品提供平等的售后服务。
这样看就清楚了,同一个品牌的同一个车型,在不同地方4S店出售时,价格是4S店自主制定的,相差几万元钱就是4S店依照自己的判断做出的决定。一般来说,厂家仍然拥有调节的手段,就是当他认为某个经销商的行为伤害到了整个销售网络的利益时,可以在之后,不再批发给他车辆,或者不再续签合同,终止合作。
本期踢车夏东给大家的问题
你有没有因为价格差异而异地购车的经历?如果你发现自己要买的车在外地价格更低,你会去外地买车吗?
上期问题的精彩留言
上期交流问题:
对电动车,你倾向于选择油电兼容的平台车型,还是完全纯粹的电动平台车型?
@沐芽
我会选要么纯电、要么纯油/不插电的混动,所以买电车自然不会选两头都不甜的油改电兼容模式,要么选原来的纯油架构,要么是新开发的纯电架构。
@Danny-san
如果是第一辆车,要上高速,偶尔长途,选油电混合。如果第二辆车,平时只在市区跑跑,或者近郊游,选纯电。
@项全
倾向于选择为纯电打造的全新平台,电动汽车一般都比同级别的纯燃油车要重,所以底盘的悬挂支撑性要做得比燃油车好。还有电动车高速行驶的时候,风阻系数也要尽量减小。
@ash
选纯电,各种架构,包括安全性那些都是油改电没得比的。油改电像是临时过渡产品,不伦不类。
@㊣Discovery
我认为长期看未来民用平台应该是以纯电为主,所以我是看好纯电平台的,但是当下选择混动平台。因为技术的原因,纯电的短板还是电量存储和智控水平。受制于当下几大因素:一、充电便捷性;二、使用环境的温度;三、制造成本及价格;四、軟體开发还未到L3级别;五、基础设施没有实现完全互联去辅助汽车行驶,等等。如果以上这些问题全部突破普及,那么燃油汽车时代就可以过去了,只剩下赛事、偏远地区、燃油车爱好者以及特种设备车辆还会使用像氢燃料或者环保燃料。
@王者不惑
我会毫不犹豫选纯电动的,因为我就有一辆插混的。看似兼容具有优势,其实其具备两者的缺点也是难以忍受的。充电会越来越方便,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跑长途能高速一口气跑350-400就行了。绝大多数人日常活动范围都在200km以内。
@All To Well
我会选油电混合的,双重保障,更安心。
@石板上观潮
以前个人倾向于电混,因为觉得适应性最强,可以跑长途。但今年以来,纯电动的续航里程开始增加,电池储电量也上去了,所以更倾向于纯电,一个是结构简单,理论上故障率更低;另一个是纯电动的,不怎么用保养,使用成本更低(当然目前还无法预测后面几年电池衰减带来的换电池的成本)。
@走走看看
如果我选择电动车,一定要选择纯电车型。油电兼容,我认为很难做到最好。
@三峰
对于新能源车平台的选择,更多的是基于自身用车场景来选择的,比如对我来讲,我家里没有固定车位没法安装充电桩,且身边的充电站对我都比较远,所以选择油电混合平台的车更符合我的用车场景,当然如果抛开用车场景的话,纯电平台的车设计之时不需要考虑燃油机部分,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怎样把纯电做到更好,必然纯电平台更优选,就像传统车企相比新势力在新能源车领網域来讲,燃油车束缚了他们的手脚,没法大展拳脚一样,相对就要弱势一些。
上期幸运回复者:@王者不惑
由于微信公众号的规定,释放的精选留言上限为100条,但并不代表我们仅在这100条中挑选,而是踢车夏东认真阅读了后台的所有精彩留言后,从中随机挑选了一位幸运粉丝。
如果您的答案比较精彩,将有可能入选下一期【踢车问答】栏目,并被随机抽中且获得由踢车夏东提供的纪念礼品一份,欢迎大家踊跃交流。
点击标题查看【踢车问答】
271-280期
271期丨轴距长就代表空间大?新势力会被传统车企"吃"掉吗?
261-270期
268期丨DM-i/雷神DHT/长城DHT,谁更省油?总用快充会损害电池寿命吗?
263期丨新能源会被卡脖子吗?比亚迪云辇能跑达喀尔拉力赛吗?
261期丨电车会阉割配置降成本吗?这是设计审美贫瘠的时代吗?
251-260期
260期丨疯狂内卷导致怎样的价格厮杀和哪些车企关门?怎样避免德系车烧机油?
259期丨燃油大厂做电动难处在哪里?汽油降价能促进油车销售吗?
258期丨低配的途锐会不会减配降成本?电动车为什么没有变速箱?
257期丨日常高速多还用买混动车吗?领克会出大点儿的轿车吗?
251期丨合资车流失的销量去哪了?为什么有的四驱偏后驱,有的偏前驱?
241-250期
243期丨国车品牌最后能垄断国内市场吗?热门车减配是否应该选冷门车?
242期丨SUV为什么做不了高級品牌旗舰?电车电池衰退怎么解?
241期丨电动车会用上免充电"核电池"吗?购置税减免能延续吗?
231-240期
221-23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