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iPhone 16e,苹果在中国区的AI试验机,欢迎阅读。
文 | 略大参考,作者 | 付饶,编辑 | 原野
对于现在的苹果来说,尽管 iPhone16e 新品已经具备 "AI 功能 + 降价 " 的双重 buff,但从目前竞争格局来看,靠它来拉动中国市场的销量,恐怕还是有点难。
仅仅时隔 5 个月,iPhone16 系列又添加一名新成员—— iPhone16e。
从定价上看,国行版 iPhone16e 的 128GB、256GB 和 512GB 价格分别为 4499 元、5499 元、7499 元。再叠加上 500 元的国补政策, 也就是说,最低用 3999 元就可以买到新机。
从历年 iPhone 新品来看,这么低的价位直接对标 iPhone SE 系列。
乍一看上去,这一操作很像是去年下半年苹果在中国市场 " 用低价换销量 " 的策略,但 iPhone 16e 未必能用低价来提振业绩。价格偏低的 iPhone SE 系列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向来不算理想。
苹果在 2020 年推出第二代 iPhone SE 系列,最低价 3299 元。据市调机构 Counterpoint 给出的 2021 年 Q4 数据显示,该系列销量占比最高的市场为日本,整体占比达到 33%,排名第二的是北美市场,整体占比达到 24%,而中国市场整体占比为 8%。
苹果在 2022 年推出的第三代 iPhone SE 系列产品也是如此。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的数据,就 2022 年中国市场销量而言,iPhone 13 是最畅销的智能手机机型,贡献了 6.6% 的市场份额,随后是 iPhone13 和 iPhone Pro Max,第三代 iPhone SE 系列产品都排不进前十。
也就是说,更便宜的 iPhone,并没有在中国卖得更好。
降价的动作,似乎也没有让苹果在中国区的成绩得到明显改善。
从去年 5 月 20 日起,苹果针对 iPhone 15 系列进行降价销售,iPhone 15 Pro 机型最高优惠幅度达 2300 元;双十一期间又针对 iPhone 16 系列再次进行降价,最高优惠突破千元。
但即便如此,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Canalys 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4 年降价动作频频的第四季度,苹果 iPhone 在中国的出货量仍下降 25%。从 2023 年第四季度开始,这已经是苹果在大中国区收入连续五个季度同比下滑。
从整体大盘上来看,整个 2024 全年,苹果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市占率为 15.6%,位列第三,排在 vivo(17.2%)和华为(16.6%)之后。
苹果需要使出新招了。
从最新发布的 iPhone 16e 来看,关键词应该是 AI。
从功能属性上来看,iPhone16e 硬體配置、軟體体验以及 AI 应用上,都有不少明显改进。比如新机搭载了与 iPhone 16 同款的 A18 仿生芯片、更改为 USB-C 接口、待机时间更长等等。
但更重要的一点,或许在于 AI 功能。更准确地说,是普惠 AI。
这款起售价 4499 元的机型支持 Apple Intelligence,比不支持 Apple Intelligence 的 iPhone 15 便宜 900 块。可以说,这应该是用户目前为止能用上的最便宜的苹果 AI 手机。
中国区的 AI 落地也在最近陆续传出新进展。阿里与百度都成为苹果 AI 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据悉,苹果将在今年 4 月的版本更新中,推出多个语种的 AI,其中包含简体中文。这被视为苹果 AI 将在中国区落地的信号。
库克对于中国市场的 AI 功能这么看重并不无道理。
要知道,在去年四季度(2025 财年第一季度),已经上了 AI 功能的地区比如美洲、欧洲、日本和其他亚太地区都创出了收入新高。
这也再一次验证了去年 10 月左右 Canalys 分析师 Runar Bj rhovde 对于苹果的预估," 尽管首发反响一般,但随着 Apple Intelligence 扩展到新市场,预计 iPhone 16 将帮助苹果在 2024 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并将其发展势头延续到 2025 年上半年。"
但这其中,不包括中国市场。
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下滑仍在继续。苹果公司 2025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作为苹果第三大收入来源的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减少了 11%。
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苹果面临着华为等竞争对手的崛起。
但另一方面,苹果也将在华销量萎缩的部分原因归结于 iPhone 16 系列的表现不佳,因为作为一款主打 AI 的手机,中国消费者无法体验到完整的 AI 功能,这也是苹果认为 iPhone16 在中国市场中遭遇滑铁卢的原因—— iPhone16 在经历上市三周后短暂的销量激增后,又迅速遇冷,四季度在华总销量同比暴跌 25%。
但 AI 功能真的能改变苹果在中国区的颓势吗?
结果还很难说。至少到目前为止,AI 功能还没有成为哪家手机品牌的重磅卖点,也鲜少有用户为了体验新的 AI 功能专门换机。
纵观国产手机品牌,多家厂商已经进行了 AI 布局:华为、小米、vivo、OPPO、荣耀等迅速接入各自云端或端侧 AI 大模型,覆盖了从修图、问答到办公等各个应用场景。
但 AI 尚未提供足够的差异化。
整体看下来,国产手机品牌的 AI 功能,多侧重影像处理、文字生成等。比如 OPPO 和一加的影像功能中,都包括一键 AI 去反光、AI 消除、AI 修图等,荣耀的 Magic7 系列具备 AI 换脸、魔法修图等功能,小米手机则在去年 3 月就上线了魔法消除 Pro、智能扩图等 AI 功能。
至少到目前,AI 在智能手机的竞争中,还扮演着 " 打辅助 " 的角色。
那么,如果 iPhone 16e 系列实现了中国区的 AI 功能落地,局面能不能转变?
也不好说。
在略大参考看来,苹果的 AI 功能主打两大优势:一个是跨应用协作,一个是接入 ChatGPT。
比如苹果强调它的新 AI 功能就是为 iPhone、iPad 和 Mac 带来生成式 AI,并且 iOS18、iPadOS18 和 macOS Sequoia 中这些新的系统范围的写作工具将帮助用户更有效地沟通,使他们能够在几乎任何应用程式(包括邮件、备忘录、Pages 和第三方应用程式)中重写、校对和总结文本。
简单来说,就是苹果用户可以通过跨端进行更好的文本协作。
这曾是苹果生态的优势。
但如今,这个壁垒正在被国产手机给打破。
根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在 OPPO 设备上,已经可以通过 " 一碰互传 " 的功能,实现 OPPO 设备和苹果设备之间的檔案和图片互传;小米 15 系列也全面支持苹果生态,开发了 " 跨屏协同服务 " 和 " 小米互传 " 两大应用,和 Macbook、iPad、iPhone 互传檔案,甚至可以直接查看 Keynote、Numbers、Pages 等 100 多种苹果专属格式文档。此外,小米妙享桌面还可在 Mac 上流畅使用,支持手势操作。
而第二个,苹果接入 ChatGPT 的优势,已经随着各家国产手机品牌接入 DeepSeek 而消失。
从 2 月 5 日华为官宣接入 DeepSeek 以来,包括荣耀、OPPO、魅族、努比亚、vivo 等在内的国内大部分手机厂商都宣布接入 DeepSeek-R1,更是有助于提升 AI 任务处理效率。
对于现在的苹果来说,尽管 iPhone16e 新品已经具备 "AI 功能 + 降价 " 的双重 buff,但从目前竞争格局来看,靠它来拉动中国市场的销量,恐怕还是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