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陈思诚爱错了兄弟,欢迎阅读。
《消失的她》暑假大爆," 成为陈思诚 " 则是当下华语片最畅行的流量密码与创作公式。
时隔 4 个月,陈思诚又回来了。
戴墨导演,张译主演的新片《三大队》今天上映,票房 1.3 亿(包括 12 月首周末的 33 城点映成绩)。
犹记得在首映礼,作为监制的他贡献了当天的名场面,主动 " 领唱 ",做出手刀动作,喊 " 刀在手,杀陈狗 " 的梗,全场爆笑,于是," 质疑陈思诚 " 好像成了没风度的事儿。
我其实在点映场就已经看了,忍到今天才说。
坦白讲,有点失望。
它依然有陈思诚过往作品里算计出来的那种好看,能挖掘出故事里最能引发情绪震动的点,放大、强化,哪怕需要牺牲故事逻辑、人物为代价。
失望在于,它还可以更好。
01
抓住一切最大公约数
之所以说稳,是因为《三大队》抓住了三个能打的卖点。
首先,演员阵容。
以张译为首的五人追凶组。
还有这张图之外的李晨、杨新鸣、艾丽娅、高叶、张本煜、张新成……
陈思诚是爱兄弟的,你可以理解为《士兵突击》《北京爱情故事》等大众款的年度团建,也可以理解为《狂飙》的新售后服务。
毕竟后者,年初爆火,堪称 2023 现象级。
这是观众缘的最大公约数。
故事改编自 2018 年网易《人间 thelivings》的纪实文学《请转告局长,三大队的任务完成了》。作者深蓝,真身就是一名刑警,发表之后就引发 " 万人血书求拍电影 " 的火爆现象,很快就卖出影视版权(《迷雾剧场》将有剧版推出,主演秦昊)。
主线就是刑满释放的刑警队长,辗转七省,在社会底层像变色龙一样置换了多个职业,只为追凶。
四两拨千斤,一桩血腥的少女奸杀案在结尾抖落出七八斤市井烟火,这种反转可遇不可求,只能感叹现实比戏精,命运的看法比俗人准确多了。这种接地气的文本谁不爱看,听着就带劲。
这是观影趣味的最大公约数。
以及,公众情绪的最大公约数。
这一点从《三大队》的选曲从就能窥见。
2002 年,9.21 那晚,从车里电台传出的时代金曲《少年壮志不言愁》(1987 年《便衣警察》主题曲,刘欢演唱),这是 " 三大队 " 队歌。
一桩破不了的凶案让三大队全员身份跌落,从受人尊敬甚至些许畏惧的刑警变成不被人待见的失意者:卖保险的、夜市摆摊的、训狗的、卖手串的。
主角程兵(张译 饰)从事的职业,包括快递员到清洁工再到送水工等等,一整幅苦意力透纸背的打工浮屠图。
少年壮志,竟至中年,却也难酬。
另一首是片尾曲,刘欢演唱的《人间道》,这是程兵(张译)的人物心曲。
这首就更明显了,摘几句:
(唐恬作词,她真的很懂简笔写浓情)
好人都未必能有好报啊
那坏人凭啥享安乐
为一口气 为一个理
为一场祭 老子走到底
……
我要走穿这条命去看雪兰花
……
我要这人间所有道都在青天下
我要凿过井的人兜里有盐巴
我要那亏过心的鬼目中有王法
电影从敢亮真实地名就能看出来,现实感处理得非常扎实;表演,除了结尾的警察,全员状态在线。
有了这三个数,产品经理陈思诚立的这个项目《三大队》,基本盘就稳了:绝非烂片,而且还有逆袭,有共振,有感动。
是的,肉叔我要说但是了。
《三大队》明明有一个好故事作底,为求稳,创作团队却选择了最表面的破题方式。
(p.s. 以下各种程度的剧透,不想破坏观影体验的建议先收藏)
02
陈思诚爱错了兄弟
原故事,只有不到 8 千字,还原了程兵的追凶过程。
一切缘起一场雨夜凶杀案,17 岁少女(片子里改为 14 岁)被入室的两位强盗奸杀,有个宝贝女儿的公安局刑警三大队队长程兵尤其愤怒,立下 5 天破案的军令状。
凶手是一对兄弟,王大勇和王二勇。
这俩很快又作案,不巧偷东西时主人家回来,弟弟逃脱,哥哥被打个半死扭送警察局。
一进警察局,王大勇嘴硬,死活不说,为了求快,程兵对王大勇刑讯逼供,不料对方出现身体异常,送医后死亡。
当然审讯的三大队队员,也因此吃了牢饭。
蹲了 7 年,出狱后的程兵,在 4 年期间,穿行于湖南、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做各种杂工,只为追凶。
因为当事人已经不愿意再回望,程兵的追凶细节和心路历程寥寥。
电影是怎么处理的呢?
从动机上,张译的诠释很合理——
师父为了追二勇丧命,还算不了工伤;对方杀的还都是小女孩,为情。
立了军令状没做到,对不起穿了这么多年的警服,对不起手下的兄弟,为面儿。
在狱里见义勇为救阿哲,受黑老大青眼托付,出狱后还受害者家属的鞠躬和挂念,为他本心的善。
哮天犬演得蛮好的
从行为上,追凶的阵容扩大,追凶的环节分散了——
把孤身追凶,扩充为 5 人小队。
团队作战,繁琐细密的潜伏追凶,被分派给了会烤串、会开车、懂社交……的其他四个兄弟。
心路历程,也均分给了剩下四个兄弟。(甚至连后期的李晨也沾了一点惺惺相惜的兄弟情)
不求多深度,只要密度足:
出狱后的潦倒和曾经的意气风发对比 × 5,向现实妥协的不甘 × 4,最后小队再聚又散 × 4,以及狱里被他人格魅力征服的小弟阿哲出狱后用命为他提供线索,更衬程兵的孤勇。
情节有得写了,情绪容易顶了。四个兄弟呢,短暂地相聚,又短暂地告别,最终也下落全无。
程兵呢,追凶这一情节,我们只看到了兄弟们的协作,他作为队长业务有多强,刑侦、观察、伪装能力又是如何发挥作用,在电影中匆匆带过。
他的内心,追凶时有什么变化?如何挽回冷漠的女儿?4 年追凶追错的哪些瞬间有过动摇的时刻?我们都无从得知。
肉叔当然不是说,不该改成群像。
但把群像变成叙事的工具,把人物命运按照剧情粗暴伸缩甚至丢弃,这就是一种偷懒,无论对这几个兄弟,还是对程兵而言。
03
恶人只有皮
为什么说《三大队》很像《狂飙》的新售后服务,除了剧集中的演员有出演,更重要的是,程兵与安欣有不少相似之处。
背上背包真的有点难辨认
出场时,一切顺利,戴稳英雄光环,可是猝不及防,被命运捉弄,跌成笑柄。
时钟快速飞转,数年后他们看起来身心俱疲,英气尽丧,只有自己知道心里还装着一件事,迟早要办完办好。
在电影中," 三大队 "(尤其韩兵)最大的敌人不是二勇,而是 " 命运 "。
命运不但可以通过人物也可以通过情节、环境甚至一种时代氛围作用在角色上,我们都知道它无处不在,却无形无味。
这也导致电影进度条越往后走,像程兵一样疲态渐显。
《狂飙》不太一样,观众非常确定,安欣的敌人是高启强,安欣在蛰伏,在修炼,在等待机会。而高启强呢也没闲着,他在变强,他在布局,他也寝食难安。
夜长梦多,是两个人的命运在 battle,然后牵引相关人等共同步入修罗场。
这是《狂飙》好看的地方,也是《三大队》失色之处。
后者顺着 " 成功 " 视角,讲述了一个让观众放心的悲情好人的故事。
真凶二勇完全是活在讲述中的符号,等待着故事的结局。
在原小说里,王二勇和程兵其实形成了一种很有趣的对照。
原小说不长,建议有时间可以找来看看。
故事里最有意思的是,两处巧合。
巧合的执着。
人一旦铁了心,没啥做不出来的事,王大勇铁了心不让警察抓王二勇,到死一个字都不说,程队长却是铁了心要抓王二勇,即便不是警察了,他还是要抓!
巧合的轨迹。
程兵在保安队都要当队长了,老板要给他升职加薪,他拒绝;空调公司欣赏王二勇技术过硬,要和他签 5 年的长期合同,他怕身份暴露,还是放弃了。
王二勇离职的那天,就是程兵得到线索前往入职的那天。
在追凶的这四年里,程兵的工作,和王二勇其实惊人的相似。都是类似做快递员、空调维修师、出租车司机、门卫、小超市理货员、网管等。
不长做,不冒头,很少朋友。
他们自发拒绝了正常。
某种程度上,他们甚至无形中共享了 4 年的命运。
《人间道》里有句歌词,其实很契合俩人的关系。
" 恶人还需犟人磨"。
最关键的,还是磨。
程兵和王二勇的对照和博弈,何尝不是打开这个故事的另一种思路。
可惜,电影选择一条更稳妥,更安全的打开方式。
二勇被抓住了,程兵让派出所的小年轻打电话给杨局长(就是当年稍微有点酸的竞争对手),让他转述那句:报告杨局长,三大队完成任务。
既然大数据都全部联网,而且不久前还跟对方坐下来吃宵夜,为什么程兵不自己拿手机打呢。
一定要托人完成这个仪式感,唯一的解释不过是继续让观众沉浸在程兵的悲情中。
果然,电影结尾程兵走在贵州某城的街道上,阳光铺洒,三大队的其他队员在想象中纷纷走上前向他祝贺,他再次泪流满面。
世俗的汇报,不能破坏此刻被救赎的神圣感。
总而言之,如果要看张译的演技,也想共情一下今非昔比、物是人非、壮志未酬的情绪,并且最终通过仪式感得到宣泄,甚至唏嘘一下男子汉们的情义,《三大队》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看。
但是,如果你本身是一个对煽情容易起尴尬症状,希望看到更合理、更紧张,更有挑战性的戏剧冲突,那还是谨慎选择。
因为它 / 他,真的是太想让你哭了。
还没看爽?来瞅瞅这几篇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