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酸奶集体降价,高价酸奶的神话已成历史?,欢迎阅读。
酸奶在乳制品产品线中的存在感一直不弱。饭后来一杯酸奶,也是很多人的习惯。而且相对于老人小孩为主要客群的鲜奶市场,酸奶的用户群更为广泛。正因此,近年来很多酸奶品牌都卖出了不错的品牌溢价。不过,这种好日子似乎要结束了。
随着折扣化、低价为王的消费趋势越来越明显,酸奶的降价潮扑面而来。
回顾 2023 年低温酸奶的整体价格情况可以发现,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品牌旗下 top3 的 sku 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价。
根据马上赢数据显示,降价幅度最大的是天友酸奶,而在所有降价的品类中,160g 的天友大红枣酸奶实际零售均价(在考虑了促销、折扣、满减等之后的实际真实成交价格)较标签价的降价幅度达到了 14% 到 22% 之间。
而简爱酸奶的价格降幅也紧随其后。马上赢的统计数据显示,1.08kg 的简爱 Hi 原味裸酸奶家庭装的降价幅度最高,在 2023 年期间,其实际零售均价较标签价的降幅维持在 7% 到 18% 之间。此外,450g 的简爱超级桶风味酸乳原味的降价幅度也一度从 3% 降至 12%。
另一个降价显著的品牌则是卡士。马上赢数据显示,作为高端酸奶的典型代表,卡士 3.3 原味鲜酪乳三联杯 100g*3 显然成为了 2023 年价格战的先行军。从年初开始,该产品的平均零售价格较标签价的降幅便从 9%,一路降至了 12 月份的 13%。而卡士酸奶鲜酪乳发酵乳原味 120g*3 的价格降幅则从 8% 一路跌至 11%。
主流品牌纷纷降价,也从侧面反映了市场的变化。
尼尔森 IQ 的数据显示,2023 年 1 月 -9 月,低温酸奶全国线下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 8.7%,销售量同比下滑 10.2%。
而春节期间的销量也并不乐观。根据马上赢的数据,2024 春节期间,奶粉、纯牛奶、酸奶、坚果等包含一定礼赠属性的类目中,整体出现了销额平均下跌 10%,个别类目增长的趋势。其中,酸奶类目的销售额降幅下降了 21.01%。
高价酸奶概念失灵
造成低温酸奶普遍降价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的持续低迷。
根据广发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受益于居民健康意识提升,近年来乳制品需求逐渐向白奶集中,而刚需属性偏弱、饮料属性更强的酸奶和乳饮品需求持续下滑。参考彭 * 博数据,2018-2023 年常温白奶 / 低温白奶 CAGR 分别为 +5.30%/+7.52%,2023 年同比分别 +4.89%/+0.23%;酸奶 / 乳饮料 2018-2023 年 CAGR 分别 -2.31%/-3.04%,2023 年同比分别 -3.34%/-2.91%。参考尼尔森数据显示,2022 年 3 月 -2023 年 3 月常温白奶表现较好,同比 +6.10%;各类乳酸菌乳饮料以及常温、低温酸奶同比均下滑。
需求不振加上曾经的高价策略,让降价成为了不得已的选择。
从 2015 年开始,各大酸奶品牌开始了大规模的品牌更新之路。据灼识咨询公布的酸奶行业蓝皮书显示,2016 年 -2019 年,酸奶市场零售规模从 1046 亿元增长至 1491.8 亿元,但到 2020 年下滑至 1455.5 亿元。过去 3 年,我国低温酸奶市场处于盘整状态,整体负增长 11.4%。
根据媒体报道,很多价格在两位数的酸奶生产成本不超过五六元。即使部分定位高级的酸奶以稀奶油、乳清蛋白粉替代明胶来提高产品的粘性口感,但在价格被极度放大的同时,也获得了远高于成本的收益。有专家甚至推算,酸奶的毛利润在 30%-60% 之间,接近普通牛奶的两倍。
在马上赢创始人王杰祺看来,这几年酸奶产品的价格虽然持续上涨,但实际的品质并没有非常显著的提升。所谓的高端酸奶与普通酸奶之间,成本差距极小,很多品牌不过是在营销费用上下功夫。
不过,这种高价格、高利润的模式并没有持续很久。随着中国乳业市场的不断增长,头部企业们纷纷开始广泛布局,通过自建或控股的方式,大规模的进行上游牧场资源及奶源的建设与覆盖。但高密度、重资本的牧场建设,在带来可观供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乳制品市场的供应过剩,并最终导致原奶价格和乳制品价格普遍走低。
酸奶的下一个战场在哪里?
随着现阶段中国酸奶产业链的不断发展成熟,以高端化概念、大规模营销的模式打动消费者的策略已经失灵。
面对越来越务实的消费者,无论新老品牌都需要重新审视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探索市场究竟需要怎样的产品。
参考上世纪 90 年代的日本,其酸奶市场的发展也曾经历过消费理念返璞归真的过程。在人们压缩非理性开销的同时,开始重新追逐酸奶的健康与美味。
为此,日本各大乳企开始加快对益生菌株等功能成分的研究,推出了 LG21、R-1、LB81、PA-3 等具有不同保健功能的菌株相继面世,以及短双歧杆菌 A1、婴儿双歧杆菌 M-63 等益生菌。
此外,日本乳企还对酸奶这一舶来品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将酸奶产品与芦荟、抹茶、板栗、红豆、红薯、年糕等传统食材结合,并创造出了极为可观的销量。
而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加速的情况,酸奶产品也开发出了更多更具功能型的产品。从控 " 三高 " 酸奶、减少内脏脂肪的酸奶、防痛风酸奶、壮骨酸奶,到火遍全球的植物基酸奶,均以解决功能诉求为理念,通过加大对益生菌株、功能成分、加工工艺、包装材质的研究力度,形成持续迭代创新的产品能力。
对此,国产酸奶仍在学习过程中。现已形成聚焦宝妈、儿童及中产、高阶人群等,满足垂直细分需求为核心的产品思路。
王祺杰表示,目前酸奶的降价过程,其实是品牌们以价换量的策略,意味着以原来的价格无法达成目标销量,才会降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供求关系上消费品市场一定是长期供过于求,可能需要品牌给予创新的产品或方式,刺激需求。
在他看来,君乐宝、伊利、蒙牛等,乳制品国民品牌属性较强,其品牌溢价也因为品牌资产积累较为稳定,相比起部分新品牌来说,品牌溢价挤出压力更小。并且部分经典产品由于上市时间足够长,且其售价在整个类目的产品售价中基本处于平均线以下,价格弹性有限。加之企业时间长供应链、渠道、销售、营销等经验都更充足,其波动通常会更小。
而在谈到未来更具潜力的新品类时,王杰祺表示,目前谷物搅拌酸奶有着较大的爆发潜力,从去年开始,蒙牛、伊利纷纷跟进。" 消费者需要新鲜感,需要不断被新产品满足,目前看,零食、功能性等都可能是趋势。"(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作者|谢璇,编辑|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