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2023,好莱坞熄火元年?,欢迎阅读。
今年到现在。
可以确定一件事情——
好莱坞,熄火了。
这是就国内院线来说。
2023 的最后一部好莱坞大片登场,《海王 2》,上映到现在票房 2.63 亿,要知道《海王》当年票房可是 20 亿。
Sir 并不是说好莱坞电影就必须要大爆。
事实上从 2013 年开始,国产片的票房占比就已经超过引进片,并且在逐年提高。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观众越来越倾向国产片,相对而言渐渐疏离好莱坞,是一个长期以来可观测到的趋势。
Sir 要说的是。
今年的好莱坞电影冷得出乎意料了。
那么,意料中是什么样?
原本我们对今年是有预期的——2023 应该是引进大片回归元年。
2020 年,疫情让电影院关闭。
虽然后来开放了,但外片基本是缺席的。
一方面,好莱坞也受到隔离、停工的影响;
另一方面,国内院线虽然开放,但条件实在不太理想——在 2022 期间,各地出于薛定谔的封城状态,不少地方要求进入电影院要出示核酸证明。
看场电影麻烦又冒险,还得额外花几十块做核酸,不少人心里想的都是:这电影不看也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国内国外的大片,都处于观望的态度。
一些好莱坞大片在国外院线飘红了——《壮志凌云 2》《蜘蛛侠 2》《奇异博士 2》《雷神 4》,但一直没有登陆中国。
第一部回归的好莱坞大片,应该算去年 12 月上映《阿凡达 2》。
但去年此时的你,可能正在 " 阳 " 中。
大家要不然是阳了出不了门,要不然是没阳避免出门,所以《阿凡达 2》票房也并不理想,仅 16.98 亿,算上票价的通胀,远不如第一部。
对于影迷来说。
2023 年,总该正式报复性观影了吧。
今年的好莱坞大片怎么样呢?
按理说。
分量也挺足的,能上的都上了——
上一部缺席之后再度回归的《蜘蛛侠:纵横宇宙》,皮克斯的《疯狂元素城》,经典 IP 系列《速度与激情 10》《 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夺宝奇兵 5》《谍中谍 7》,诺兰备受期待的《奥本海默》,海外大爆的《芭比》,情怀杀的《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
但结果呢?
好莱坞就上吧。
一上一个不吱声。
不信你看今年的票房前十,看看能不能找出一部好莱坞——
好莱坞为什么在中国卖不动了?
而且是断崖式下降(如果不算上疫情期间特殊的三年),全方位惨淡。
今天得聊聊。
01
虽然国产片票房占比早已超越了引进片。
但由于蛋糕越做越大,好莱坞的生意在中国也仍然是红火的。
2017 年,中国电影市场首次突破 500 亿大关,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同年,DC 两部投资过亿的大制作《正义联盟》和《神奇女侠》,都在中国拿下 6 亿票房,占全球份额的 10%。
于是《海王》上映时,华纳在发行做了一个大胆决定——
让中国内地提前北美两周上映。
所以,《海王》当年在中国的火爆不是没有道理。
片方对中国的收益信心极大。
当年 DC 能在中国大卖,依托于一个被业内称为铁三角的组合——
腾讯 + 万达 + 卓然影业,都是 DC 大片的投资方。
它们包揽了制作上游到放映终端,有 " 一条龙 " 的制作和发行程式,再加上本土化的营销包装,形成产业闭环。
最直接的对比,《海王 2》首日上映排片 40%,这在今年分账大片里已经是一骑绝尘(《银护 3》《蜘蛛侠》都低于 30%)。
但《海王 1》当年在口碑完全未知的情况下,院线却给到了 56% 的排片。
票房保障除了排片。
还有宣传。
2017 年《生化危机:终章》,2 月 24 日上映,2 月 7 日才通过的审查。
时间紧凑,宣发却相当会玩。
当年短视频还没火,但负责宣发的本土公司,就知道要出精华混剪视频,投放自媒体和长视频平台,线上造势。
因为《生化危机》对非玩家观众陌生,就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前十秒广告露出女主的打戏,瞄准年轻女观众。
最后,中国票房是 11 亿,是北美和日本加起来的 3 倍。
这波营销操作,让片方叹为观止——
" 他们对市场的理解非常专业,针对目标閱聽人策划的营销方案强化了怀旧元素,并扩大其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游戏玩家和动漫爱好者。"
2016 年,阿里影业与斯皮尔伯格的制作公司达成合作,《绿皮书》是后者的重点项目。
后来,《绿皮书》引进完全零时差,宣发节奏则根据颁奖风向,逐步释出话题和预告,吊足影迷胃口。
奥斯卡颁奖礼当晚,更同步北京点映,请来了马云、柳传志等大佬助阵宣传,最后收获票房 4.78 亿。
今年,吕克 · 贝松为了《狗神》,先是穿着军大衣在平遥影展放映,然后带着主演做宣发。
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狗神》首映排片仅 1.6%,很多人表示在自己城市难以找到场次。
甚至都不知道有这部电影上映。
引进片也并非零宣传。
但今年才回归中国市场的好莱坞在宣传上,好像刚刚通网似的。
对比《孤注一掷》用王传君的名场面出圈,《封神》线上线下互联的 " 质子团 "" 商务殷语 " 等 5G 冲浪梗。
引进片的宣发,显得就像地主家的傻儿子。
然而。
这背后更关键的问题是——
即使宣发到位了。
中国观众又会怎样选择呢?
02
一个老生常谈的说法是——
好莱坞已经无法满足中国观众的 " 电影口味 " 了。
但。
Sir 认为与其说是口味变了,不如说,是观众看电影的视角变了。
春节档《流浪地球 2》和《满江红》,呼应 " 电影工业振兴 " 和 " 民族文化自信 "。
暑期档的三大爆款,《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八角笼中》,精准对焦最急切的现实诉求——财富焦虑、婚育恐惧、底层不公。
就连取材历史的《长安三万里》和《封神》,之所以能实现票房逆跌和强势出圈,多少也因为 " 国风回潮 " 标签。
勉强拿下五一档票房冠军的《人生路不熟》,靠的是被迫调休,以及同行衬托。
不难发现,今天院线片筛选的观众,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
过去,引进片之所以能一骑绝尘。
是因为我们走进电影院,就是想要完成一场未知的旅程,想看见更梦幻的生活方式。
如今。
大环境的风向是如何?
那个引领着大众目光的 " 路标 " 又指向何方?
好莱坞电影,或许正在分道扬镳。
一部电影要出圈,往往需要会制造话题,提供直给的情绪发泄。
然而就算同样是议题电影。
引进片和国产片,也有着无法逾越的差距。
《芭比》,全球大杀四方,拿下 14.42 亿美元票房。
但在中国首日上映,几乎所有电影院都不看好,排片只有惨兮兮的 2%。
后来豆瓣开分 8.8,口碑发酵,即使增加了排片,也远不如同期评分更低的国产片。
因为对于美国人来说。
芭比是国民玩具,是粉红色的元素往那一放,男女老幼就知道那是什么。
而在中国,虽说官方账号也积极宣传,发布了不少互动话题,很多观众也把穿芭比粉变成了仪式,电影院随处可见粉嫩嫩的打卡点。
但《芭比》的出圈,注定只能是小范围的圈——
人群画像大致是都市女性、受过高等教育、愿意拥抱全球化和国际化。
这部分人在中国的数量,数量是有限的,所以 2.5 亿,已经是《芭比》在中国市场的天花板。
反观同样瞄准女观众的《消失的她》。
最终票房 36 亿,凭啥?
在这部电影爆火初期。
短视频里各种博主自发跟进,话题几乎没有任何门槛:
疯批恶女,渣男赌狗,女女 CP,反恋爱腦 ……
任何一个标签,放在当下的互联网,都是妥妥的十万加。
情侣宝宝能找到看电影的仪式感,还能进一步引导电影发酵。
好莱坞的话题,放到中国不灵了。
那么好莱坞的不可替代性还剩下是什么?
是大制作,是顶级特效。
但这类电影,正在逐步失去魅力,不要说在中国,《阿凡达 2》《碟中谍 7》《速度与激情 10》这类 " 老气 " 的大片,在美国的票房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反倒是《瞬息全宇宙》《芭比》这样富有个性的电影在异军突起。
再说故事。
今年的好莱坞大片,有多少是续集。
有多少像《绿皮书》《三块广告牌》这样靠故事打动人的剧本?
再加上好莱坞编剧罢工运动的影响,原创故事更少了。
03
话说到这里,你可能就要反驳了——难道国产片就 " 遥遥领先 " 吗?
确实。
好莱坞电影的困境,也不仅限于好莱坞。
就说原创故事匮乏这一点,今年观众已经多次抱怨过国产片又又又翻拍了。
截至今天,2023 全年总票房 535 亿。
国产片占比超过 80%,这个数字听起来是很威风。
但票房回暖的背后,是观影人次的下降。
2019 年是 17.3 亿,今年却是 11.4 亿,比不上间歇性封控的 2021 年,甚至还不如 2017 年的 14 亿。
△ 灯塔《2023 年电影市场与观众调研报告》
更隐形的变化,还体现在观影频次。
5.3 亿的观影人口中,超过一半观众只看过一部电影。
对比 2019 年,看过 6 部以上电影的人数,比例下降了不止一半。
也就是说——
院线的一次性消费增多,持续观影的热情却在降低。
观众和影院之间的信心,仍然没有被重新建立起来。
中国观众可能是不爱看特效取胜,故事敷衍的 " 大片 " 了。
但引进片,从来不只是这些分账大片的天下。
还有偶尔能引爆市场的批片。
而它们的爆红,并非天降好运,而是精心设计、步步为营。
《何以为家》。
电影先在戛纳口碑爆了,被中国公司看中,然后在上海电影节 " 戛纳直通车 " 放映,最后经过本土化包装(原名是《迦百农》),才诞生了一个与《复联 4》同期对垒,仍能拿下 3 亿的黑马。
《摔跤吧!爸爸》。
电影在北京电影节放映,90 秒钟票就一抢而空,得益于这样的热潮,阿米尔 · 汗也连续两次来到中国,还和我们的摔跤选手,做了本土化定制的路演。
最后 13 亿的票房,至今仍是非好莱坞进口片冠军。
在 2017 年,由于批片数量太多,中影和华夏根本忙不过来,所以会把一部分影片交给其他民营营销公司来做。
但以印度电影为例,今年能登陆中国的全都不是新片,而是四五年前积压的老片。
△ 以上电影首映年份分别为:2012、2016、2018
而类似《何以为家》这样以弱势群体为视角,充满人文关怀,更符合当下观众需求的引进片,好像也彻底失踪。
不可否认。
今年院线全面开放,引进片存在感比过去高了,分账片几乎都做到了同步上映。
但距离真正的市场开放,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如超英大片卖不动了。
那么是否可以多放中国观众爱看的现实题材?
今年北美大卖的《自由之声》,讲述同为我们关注和痛心的问题——人口贩卖,儿童性侵。
如果这类电影能及时引进,做好本土化包装,是不是也有机会重复当年《摔爸》《何以为家》的票房奇迹?
不管是好莱坞大片也好,冷门小片也好。
也不管国产片还是引进片。
影迷关心的,只是好片。
Sir 感慨,今年圣诞节重映的《爱乐之城》。
在中国首映 2.5 亿,算不上大爆,现在重映也只收获了 2000 万票房,当初还在奥斯卡上乌龙了最佳影片。
可是又怎样?
它就是让人想要每年拿出来看一遍。
提醒你,这才是电影本该有的,可爱的模样。
有的电影争的是一时的票房。
有的电影争的是影迷的念念不忘。
怕只怕。
票房还在继续充数。
可真正的电影,我们却找不到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