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蔚来副总裁沈斐曝光友商攻击换电话术:电池频繁拆卸不安全,欢迎阅读。
IT 之家 2 月 16 日消息,昨天蔚来副总裁沈斐在微博曝光了一张友商攻击蔚来换电的话术图片,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反驳。
IT 之家附图片上的内容如下:
充电与换电相比,有什么优势?
换电永远是一个中间过程,你永远要为了做一件事情而去做一件事情,就像你为了加油要去加油站。
但是,充电可以是一个目的地,就像你总要回家。特斯拉是有非常完美的换电技术的,但我们在经过尝试后放弃了,有 3 个原因:
第一、技术迭代。电池技术是在不断更新的,而换电结构使得整体车身跟电池包之间匹配不能发生变化,没有办法采用这种更好车辆制造技术。
第二、安全性,换电导致高压器件经常的拆装、固定件不停的被拆卸和安装,难道对安全没有隐患吗?
第三、成本控制。每个换电站都像做地产一样,你得去租一块地、或买一块地,但是充电,物业的停车场就可以自己做,不需要额外的费用支出。
沈斐针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有力反驳。他强调,换电与充电并不冲突,蔚来车辆支持 " 可充、可换、可更新 " 的灵活模式。以电池技术为例,蔚来 2018 年生产的车辆如今已可通过换电更新至最新电池,续航能力直接翻倍。在安全性方面,蔚来采用的换电螺栓已获得国家专利,能够保证 3000 次换电后仍不松动,车辆行驶 60 万公里也无隐患。沈斐还称,换电站其实更省资源,充电桩有车来才有用,没车来就闲着,换电站 24 小时给电池充电,效率至少翻 3 倍。还能帮电网 " 削峰填谷 ",多用风电光伏,少浪费电。
沈斐指出,换电不是 " 多此一举 ",而是让电车像油车一样方便,又能随时用最新技术。此外,沈斐还提到,特斯拉曾尝试换电模式但最终放弃,其原因在于中美消费者需求差异。
沈斐在评论区还指出,换电增加车的成本很有限,而换电网络的投资靠后期充换电服务及与电网服务收回投资,不会计入车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