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国资委下发檔案,ESG信息披露规范获新进展,欢迎阅读。
文 | 张玉琼
编辑 | 雪小顽 苏建勋
被称为企业 " 第二份财报 " 的 ESG 报告,在全球范围的受关注度不断升温。相应地,关于 ESG 信息披露的评价标准,一直是企业、投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日前,国内 ESG 信息披露规范有了新进展。
7 月 31 日,据《证券日报》报道,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已于 7 月 25 日发布《关于转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规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信息披露工作。
报道称,《通知》关于专项报告编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编制研究课题相关情况报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参考模板》。
36 碳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编制研究》课题核心成员部門——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以下简称 " 绿金院 ")了解到,自 2008 年以来,国资委一直在推动央企 ESG 信息披露工作。此次发布的课题成果在一年前立项。
值得一提的是,2022 年 5 月,国资委制定印发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提出要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 ESG 专项报告,力争到 2023 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 " 全覆盖 " ——此次课题成果发布进一步落实了 " 全覆盖 " 的要求。
在发布的课题成果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提供了最基础的信息披露指引——从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涵盖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 ESG 三大领網域的重点实践。
从指标分布来看,14 类一级指标在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下,分布较为平均。
根据绿金院的解读,环境议题下有 5 项一级指标,涵盖资源消耗、污染防治、资源与环境管理制度措施等方面;社会议题下有 4 项一级指标,涵盖员工权益、产品与服务管理、社会贡献等方面;治理议题下有 5 项一级指标,涵盖上市公司在治理策略与组织架构、信息披露透明度、合规经营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参与了《指标体系》的课题研究。他告诉 36 碳,三级指标以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为下一步企业评级提供依据。同时,课题成果设定了 " 基础披露 " 与 " 建议披露 " 两个披露等级,其中 " 基础披露 " 具有强制性,而 " 建议披露 " 则保留了一定的弹性和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环境议题下的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 3 个碳排放指标,在《指标体系》中均为 " 建议披露 "。社会议题下的员工权益维度,三级指标项大多为 " 基础披露 "。
课题的另一成果则提供了更具实操性的披露模板。
据绿金院解读,《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参考模板》(以下简称《报告模板》)包含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企业及报告基本信息、ESG 管理、ESG 风险与机遇、利益相关方沟通、实质性议题评估、环境范畴指标、社会范畴指标、治理范畴指标、指标索引、第三方评价报告方面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模板中 "ESG 管理章节 " 的内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制定 ESG 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前,首先要广泛搜集企业需关注的 ESG 议题,评估各项议题的重要性,再根据议题设定战略目标及追踪指标,制定实施行动路线。
实践过程中,企业的 ESG 战略可以基于业务需要、政策调整以及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等,适时进行修正。
近期,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密集披露 ESG 专项报告。据《证券日报》报道,截至目前,153 户央企境内上市公司编制并发布了专门的 2022 年度 ESG 报告,占比 41.58%,较上一年提升了 28.87 个百分点。
按照此次下发的《报告模板》,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暂未发布 ESG 管理框架,可以描述公司已经进行的相关工作以及为制定 ESG 战略拟定的详细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关键里程碑、责任人等。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ESG 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 ESG 信息披露方面,需要发挥表率作用。" 施懿宸告诉 36 碳,企业在披露 ESG 信息时的共性问题是,统计口径需要更加规范和统一,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对企业来说,数据统计和量化是进行信息披露的一大痛点。央企通常下辖众多子公司," 全覆盖 " 则对企业的数据统计能力和披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在初期会越来越痛,但这在现实上也无法追求一步到位,需要给企业一个适应的空间和过程。" 施懿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