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不能输”的理想i8,“输不起”的乐道L90,欢迎阅读。
导语
Introduction
它们之所以 " 妥协 ",纷纷为了销量。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何增荣
2025 年刚刚开始,便卷到令人窒息。
这不,正在进行中的这一周,身处中国车市的诸多选手们,又用实际行动上演了一出酣畅淋漓的 " 神仙打架 "。
相信大多数读者的目光,都被突然官宣在华落地的特斯拉 FSD,与顶配售价超 80 万元的小米 SU7 Ultra 所吸引,也看到了铺天盖地关于二者的讨论、报道甚至异议。
但还是那句话," 顶流,就是顶流,谁碰谁吃亏。"
相比之下,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并非它俩,而是同样位于中国车市热度颇高的理想与蔚来。十分巧合的是,本周二双方均释放出了旗下的重磅新车——理想 i8 与乐道 L90。
虽然在最终售价、产品定位、肩负使命上存在差异,但二者无一例外都是各自品牌 " 输不起,也不能输 " 的一战。
接下来,更想结合已知信息,以及个人推测,分别展开聊聊我眼中的理想 i8 与乐道 L90。当然,试图锚定一个关键词,答案均指向了 " 妥协 "。
不过,并非字面意思。
理想 i8:再战纯电,压力山大
2024 年的理想,虽然累计交付量迈过了 50 万辆大关,没有太多悬念的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更大的遗憾却是本被寄予厚望的纯电板块 " 开山之作 " 理想 MEGA,遭遇了巨大滑铁卢。
仅从销量来看,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至于背后的原因,李想在多次专访中曾具体提及。汇总而言,错误的估计了开拓高端纯电市场的难度。而理想 MEGA 所引发更大连锁反应则为,其之后的所有纯电产品,纷纷推迟上市。
最终,经历了近一年的沉淀,理想 i8 揭开了神秘面纱。位于微博消失许久的李想,甚至都为其开始发声吆喝,足以证明本段主角的重要性。
因为身为掌舵者的他,清楚地明白," 再战纯电,绝不能输。"
增程板块遭受的围攻愈发猛烈,这家新势力造车必须通过拿下新的阵地,缓解如潮水般袭来的巨大压力。只有这样,2025 年 70 万辆的目标才有机会达成。
由此聚焦理想 i8,仅从目前官方公布几张定妆照来看,它已经不再是理想 MEGA 的 " 套娃缩小版 ",而是单独开辟了一条 "SUV" 的全新产品序列。
前脸部分,依旧比较特立独行、充满科技感。视线来到车尾,明显感受到了 " 妥协 ",更加迎合普通大众的审美,造型趋近于自家的 L 系列。
车侧的设计,则是理想 i8 又一次朝着潜客接受度发起挑战的地方,毕竟它全然跳脱出了大家对于 SUV 的传统惯有认知。
反正在我心中,能够给这套外观打一个 "85 分 "。如果非要类比,更像是传统燃油车时代的奔驰 R 级,或者特斯拉 Model X 的旅行版。
但不知为何,身为 95 后的我,还是喜欢没 " 妥协 " 之前的它。
至于内饰部分,理想 i8 还留有十足的悬念,不知是否依旧延续家族化风格。如果真就如此,虽然不会犯错,但的确有些索然无味。
另外,6 座布局,将会是它的又一个卖点。而理想 MEGA 上的诸多技术长板,肯定也会下放。总之,参照这家新势力造车打造产品的逻辑与经验,理想 i8 的基本盘应该很稳。
售价方面,预计主销版本会在 35 万元 -40 万元以内。
纵观该区间之内,中国车市仍没有一款真正意义上卖好的选手。或许,这也是理想选择以此为锚点的根本原因。
不过,理想客观的讲,一旦到了 30 万元以上,与同级别的增程 SUV 相比,纯电 SUV 一直很难尝到甜头,确立绝对的领先优势。
理想 i8 能否打破渐渐固化的局面,同样存在极大的未知数。同时,当 i 系列与 L 系列双线并行,是否会出现严重的左右手互博,也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吹不黑,冥冥中觉得,本段主角的稳态月销能保持在 5000 辆以上,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单。
而 4 月举行的上海车展,理想 i8 就将正式出牌,一切悬念届时见分晓。
乐道 L90:必须卖好,不容有失
实际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李斌都有自己坚守的造车逻辑。
不喜欢所谓的 " 冰箱、彩色電視機、大沙发 ",不喜欢尺寸过于夸张的全尺寸 SUV,不喜欢为了科技感一味的堆砌螢幕……蔚来 ES8 便是最好的证明。
但问题在于,就是有大批人群,愿意为上述产品力均具备的产品掏出真金白银。
而进入 2025 年以来,仅就前两个月的终端表现来看,其掌舵的这家新势力造车好似又进入到了又一个谷底。
非常棘手的是,NIO 本品牌身处高端纯电市场本就困难重重,杀入主流市场的第二品牌乐道同样麻烦不断。
对于这样的局面,虽然依旧相信在李斌的操盘下,蔚来能再一次触底反弹,但心中总是有着一种很复杂的情绪。
或许,这就是 " 爱之深,责之切 " 吧。
顺势,继续聊回到本段主角身上,作为乐道旗下的第二款产品,L90 的真的可以说是 " 妥协 " 的产物。
为了销量,为了卖车,为了活下去,那些所谓的坚守不重要了,消费者喜欢什么就给他们什么。
从目前发布的伪装车官图来看,乐道 L90 几乎的整车尺寸几乎与理想 L9 相当,并且得益于纯电 SUV 的缘故,前悬明显更靠近车头,预计其内部乘坐空间会非常宽裕。
而车头与车尾造型还未正式披露,不过大概率会与 " 小弟 " 乐道 L60 趋同。至于内饰部分,猜测也会走极简科技风。
另外,不知道 6 座布局的乐道 L90,这一次后排会不会出现主流的 " 吸顶娱乐屏 ",以及车内的冰箱?前悬会不会更新为双叉臂?
当然,从该品牌官方的预热文案中能够发现,之前惯用的 " 可充、可换、可更新 " 的营销话术,到了乐道 L90 上已经悄悄变为 " 可充、可换 "。
是不是也意味着乐道 L90 将标配 85 度电池包?毕竟,巨大的体积摆在那里,如果再用乐道 L60 同款的 60 度电池包,确实将有些 " 灾难 "。
而就我个人来说,一直觉得能够换电,让蔚来全系产品的补能体验,确实是行业中独一档的存在,但并不意味着长续航就不重要了。
实际上,在与许多用户交流后发现,上述两点他们全都想兼得。尤其是在这原材料成本急剧下降的大环境下,诉求正变得愈发强烈。
乐道 L90 起步 85 度电池包的打法,已是大势所趋。站在车企的角度,千万别总是 " 我觉得 ",还得听劝。
当然,身为一名乐道 L60 车主,四个多月一共累计行驶了接近 8000 公里。发自内心的觉得,综合体验真的不错,结合 BaaS 后 15 万元的售价,几乎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那么,为何销量总被人诟病呢?
" 锅 ",还得销售端、供应链端包括高管团队来背。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对于乐道 L90 的产品力,讲道理没有太大担心。相比之下,由衷的希望其它环节千万别再 " 拉胯 "。
因为,真的 " 输不起 " 了。残酷的中国车市,或许可以给犯错的选手一次调整的机会,但绝不会有第二次。
而关于乐道 L90,还想说的是," 如果 BaaS 之后的售价,能够下探到 20 万元左右,再结合不俗的参数配置,很有潜质扮演搅局者的角色。反观稳态月销预期,保 5000 辆冲 8000 辆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前提条件是,环环相扣不犯错。"
2025 年,蔚来冲击 45 万辆究竟有没有戏,第二品牌至关重要……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