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特斯拉FSD:星辰大海能经得起现实检验吗?,欢迎阅读。
文 | 海豚投研
上篇《特斯拉 " 暗度陈仓 ",Robotaxi 故事只是 " 幌子 "?》中,海豚君从网约车赛道和商业模式性感度的角度认为,特斯拉的 "Robotaxi 大旗 " 很可能是 " 醉翁之意不在酒 "。那么接下来的核心命题就成了,火速膨胀到 1.5 万亿市值之后,
1)特斯拉 FSD 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商业路径?
2)内外对比,有人摸到了智驾的康庄大道吗?
由于目前路径和技术迭代的高度不确定性,最终的结局可能极其不确定,所以海豚君本篇更多仅代表一家之言,重在思路启迪。
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特斯拉 FSD 到底是一个的商业路径?
回看过去一年中特斯拉股价,由于 2024 年汽车销量零增长、FSD V12 版本 2023 年 3 月推送后并没有带来 FSD 采用率的大幅提升。
三季度财报宣布了 2025 新车节奏和销量目标后,股价其实也只是回升到了区间高点 260 左右。
而真正让特斯拉股价插上想象力的翅膀,脱线狂飞的是 " 川普当选 +V13 推送 " 的双点共振,直接把特斯拉股价拉到了 1.5 万亿美金、单股超 450 美元的高空当中。
而站在当前的节点,海豚君认为有必要再去重新认知一下全新的 "FSD" 和目前智驾行业的竞争。
先说特斯拉 FSD 的商业规划。按照目前各类信息,海豚君把特斯拉给 FSD 规划的变现思路分为三类:
1)to C、面向消费者:
这也就是向特斯拉车主售卖 FSD 智驾服务。但该服务以硬體出货为基础累积特斯拉保有量,用免费试用来形成 FSD 的活跃用户数,通过自然订阅、促销促订(如直接降价、订阅减购车款、保险、送积分等等)等把它转化为活跃的 FSD 付费用户数。
在 V12 版本下,FSD(主要商业化在北美地区)在用户端的商业化非常尴尬:
a. 北美地区差不多有 180 万的特斯拉汽车保有量;
b. FSD 的活跃用户数是 85 万,而这里面的付费用户数只有 55 万。
c. V12 刚推送时,FSD 付费的转化率到过 20%,而之后也只有 10% 上下。6 月,一次性买断 FSD 价格又降低到了 8000 元,做了连续订阅减购车款、买车险更便宜等等促销之后,转化率也就提到了不足 15%。
V13 版本下,特斯拉内部目标是希望把 FSD 转化率拉到 30%,付费用户数做到 80-100 万。实现路径是:
a. 由 3/Y 等构成的自营 Robotaxi 网约车在德州、加州特定城市落地试运营,用这些网约车用户的坐车体验作为宣传点,在社交媒体做正向传播。V13 用这种人群 + 场景的把控尽量减少 V12 私家车车主在各种场景和道路环境下给 FSD 带来褒贬不一的驾驶反馈。
b. 各种营销措施,包括间接降价在内;
c. 改善产品力,网约车项目能够定点收取驾驶数据,来改善 V13 模型。
简单看一下短期商业化目标,即使 2025 年做到 100 万的 FSD 付费用户,在最理想变现路径假设(SaaS 模式,所有用户全部采用 99 月的订阅模式,而且每个月都订阅),2025 年旱涝保收型的 FSD SaaS 收入是 12 亿美金。
因为目前股价中隐含的 FSD 估值太高,海豚君直接以目前 SaaS 軟體中最普适、最刚需、估值也在一梯队的的 Office 365 来做对比。
Office 365 总付费用户最新超过 4 亿 seats,一年为微软创收大约 500 亿美金。而且 500 亿本身也是非常好的参照系—— 500 亿收入,15X PS,才能算到 FSD 7500 亿美金的估值,撑下特斯拉目前 1.5 万亿总市值的半边天。
而如果特斯拉 FSD 按照全 SaaS 模式下 99 美元的月收费,要达到 500 亿美金的水平,需要穿透的终端付费司机账户数是 4000 万 +。
按照历史卖过的每一辆车都在服役状态来估计活跃汽车数量,目前特斯拉全球总保有量也就 700 万辆上下。
只用特斯拉的车队来做估值基础,显然撑不起 FSD 飞向天际的估值。
2)对公销售—— FSD 联盟
于是,在特斯拉的商业化路径当中,以 FSD 为核心,串联起一个不同汽车品牌的智驾联盟几乎是一直在酝酿的规划。
而且为了要 FSD 能够装在足够多的车辆上,对车的硬體门槛要求还得足够低,甚至硬體很弱的新能车也要能用这套 FSD 系统。
而且作为軟體服务商,海豚君看到的国内公司,对客户交付的时候,都要适度调优和适配。很可能,在对公的销售中,还会有一个 FSD 的 " 对公版 "。
特斯拉理想的定价模式是,基于客户终端的实际使用车辆来收费,客户车队最终使用 FSD 的付费设备数乘以单账户收费的年收费。
目前从综合的信息来看,美国的一些汽车公司,比如说通用、福特可能有一定购买意向,但这大概率是在版本迭代过程中,观察特斯拉车队中的购买转化率交卷情况为基础。
也就是说,乐观情况下,V13 比较成功的话,到 FSD 对外授权,可能也是 2026 年以后的事情,做出来收入也要到 2027、2028 年了。
这个合作模式,小鹏其实一定程度上已经给特斯拉做了个小表率,只是商业定价上,本质上是议价权的体现。能不能做到按单车收费,其实要看特斯拉产品力和产品的垄断性。
3)智能网约车—— Robotaxi
海豚君在上篇中已经说过《特斯拉 " 暗度陈仓 ",Robotaxi 故事只是 " 幌子 "?》,网约车是一个人、车、司机、平台、政府管控共同参与的苦逼生意,赛道和商业模式都不性感。
而智能网约车 Robotaxi,对特斯拉而言,要提供 a)FSD 这个虚拟司机的軟體服务,出问题 FSD 要负全责,所以 FSD 智能化程度至少 L4;b ) 硬體——车。理想情况是软硬一体去交付,以免硬體兼容度不够,无法发挥 FSD 的最佳效果。
结合海豚君搜集到访谈和调研信息,我们来看一下特斯拉的实际规划路线:
1)测试
周期:25 年二季度启动,持续一年半,大概 2026 年底结束;
场景:加州、德州特定城市;
硬體服务: Model 3/Y,不排除会有 2025 年上半年交付的新车,应该不到一万台;自营车队;
智能驾驶服务:FSD V13
2)量产
周期:2026 年下半年开始,规模化落地 50 万台,可能会有 Cybercab 3-5 万台;
硬體:主要还是存量特斯拉车型;车队仍然自运营;
场景:扩圈至全美。
3)远景:
从自运营扩圈:把这套软硬一体的出租车服务卖给汽车租赁公司、网约车运营公司、个体消费者(个人也可以买车,人在办公室坐,自己的车可以以共享网约车的方式去载客赚钱。)
做大销量:在这个基础上,去实现 Cybercab 年度 400 万的销量目标。
其实上面的总体表述大致可以总结出几个核心信息:
a ) 第一阶段的 Robotaxi 的投放,并非是撸起袖子要做网约车生意,其中一个很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FSD 在 to C 消费者业务中的付费转化率,有很大的营销目的;
b ) 第二阶段目标中,50 万台自营网约车投放量,对比真正在做网约车生意的滴滴旗下年活司机数量 1500 万,即使两个司机共同一台网约车,那也要 700 万辆车,特斯拉 50 万辆网约车投放量规划,并不是在做网约车生意应有的量级上。
c ) 网约车示范效应出来之后,会转而扩圈,向网约车司机、汽车租赁公司来交付智能汽车方案,从而进一步实现 Cybercab(无方向盘、无刹车踏板等) 200 万年销目标(稳态产能 400 万)。
这个目标有多难?全球最畅销车型丰田卡罗拉高峰期全球最高年销不到 150 万台,海豚君估计特斯拉可能需要 Cybercab 的 2 个上下的变种(比如说轿车版、SUV 版)才能实现马斯克年销 400 万的目标。
从开始的测试、到扩圈中网约车平台也是合作伙伴,特斯拉智能网约车项目最终的目的看起来其实是去催生特斯拉下一个真正意义上年产 400 万、可以做软硬一体交付 ( 车主愿意为軟體买账 ) 的汽车销售业务,用 FSD 軟體来促进硬體汽车的销量,然后 FSD 再行单独收费,实现类似苹果软硬一体的生态闭环。
这个规划也与海豚君上篇分析中的核心判断不谋而合:" 特斯拉做 Robotaxi 无论大饼摊得如何,最终得效果也只是通过做出行平台商来让更多的用户去体验无人驾驶技术,完成用户心智培养,反过来促进真正目的——卖车 +FSD 軟體一体化生意。"
PS,也是从这个角度来看,Uber 短期内被 FSD 颠覆的可能性并不算大,当悲观预期被充分打入之后,反而要考虑 Uber 的可能机会。
这一个个商业路线规划图,实现的可能性到底怎样?海豚君就以他山之石,来尝试从国内的同行的路径来做参照对比,来理解一下商业路径实现的可行性。
二、内外对比,到底有人摸到了智驾的康庄大道吗?
按照马斯克的说法,在欧洲和北美,特斯拉的 FSD 拿着望远镜找不到对手。也就中国市场内,有人在尝试它自己的路径,但是也有几年的差距。
这里我们来简单看一下国内玩家从技术路径、到商业合作基本五花八门,但真正走出来的寥寥无几。
国内走特斯拉这种 L2 逐步晋级到 L4 的玩家如主机厂如小鹏、理想、蔚来、华为、小米等,大干猛加激光雷达直接走 L4、L5 的,国内主要是以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这些服务商下级去做 L2 时候,普遍会发现完全不是一个技术路径,很难把 L2 做好。此外 Momenta 是双路线并行,L2 做得还算不错,是因为它 L2 起步很早,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量产经验,切换端到端路径会更快。
Source: 方正研究所
1)主机厂——智驾的价值主要在销量中体现,没有真正的独立销售
对于这两类玩家的商业变现,海豚君先来总结一下主机车为主的渐进阵营,简单来说,国内市场,主机车们面向 to C 端的消费者时候,FSD 普遍没有独立收费能力,基本都是打包在整车销售中。
如理想 Pro 和 Max 版本差价 3 万元,实际上硬體上因为智能性差异多增成本可能也就是 1 万多,其余 1.5-2 万上下可以理解为品牌溢价、高端智驾更高的训练成本,以及智驾服务的定价溢价。
2)对公的 to B 销售
在特斯拉对应的对公版的 FSD 商业变现规划中,国内其实已有不同的类型公司再跑了。只是跑的模式不尽如人意。
这个方向上,主要是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商——基本以 L4 的技术路径为主。
① 运输场景
1)小马智行,它的收入不是来自于网约车,反而主要是向 to B 客户提供自动驾驶卡车运输服务(场景降维)以及技术降维(从 L4 降到 L2,为 OEM 提供量产解决方案)来获得自身造血。
2)文远知行,它比小马还还多了 Robobus 和 Robotruck 等类政府 / 交管局的生意。操作上是采买正常的公交车,然后改装成智能公交车,然后把车再销售给政府等客户。
单车售价 200 多万,政府多出于示范意义去采购,很难实现订单的规模式爆发。
② 传统 OEM 场景
在 L4+ Robotaxi 尚未实现商业变现时,独立第三方智能驾驶服务商再 L4Robotaxi 和 toB 物流场景没有开局的情况下,就去开发车企这个本质还是 to C 私家车主的辅助驾驶场景。
但在 L2 的技术路径上,目前的高阶智驾方案路线已经从传统的规则式算法切换到端到端方案,无图化 + 城市 NOA 全国都能开成为了对 L2+ 辅助驾驶提供商的衡量标准。
但 L4 厂商 Robotaxi 的落地的技术路径基本都还是采用模块式算法 + 高精地图方案,通常只限于在固定区網域开展运营,及时向该方案转型成功的 L4 厂商并不多。
从目前的竞争格局来看,L2+ 走极致性价比路线的大疆和地平线,以及走在高阶智驾技术前列的华为和 Momenta,已经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和量产经验,组成了智驾供应商的第一梯队,市场格局越往集中化方向发展 , 留给其余 L4 厂商的弯道超车的可能性空间并不大。
当然另外一个就是小鹏对大众的合作,其中的一部分就是授权 XNGP 智能驾驶系统给大众,但前期不与销量挂钩,2026 年以后才有可能与销量挂钩。
整体上,海豚君在梳理这一块的时候,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是,L4 技术上车的普遍特征,即使是以跑高速为主的卡车,依然存在 L4 技术路径下,硬體上车成本太高;需要安全员,人力替代能力实际并不强等问题,导致商业化困难重重。
而车企为主的 L2 玩家,到目前也没有独立售卖的商业模式走出来,最终落地的也只是用智驾去撬动更多的汽车销量。
灵魂拷问:特斯拉能成为 " 另类 " 吗?
从以上国内商业化的落地来看,其实特斯拉所说的 FSD 商业化路径,国内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落地,只是无论是 toC 端单独售卖、还是面向 to B 的服务销售,表现都比较差,要么是靠母公司输血,要么是融资输血。
特斯拉所规划的 FSD 商业路径到底能不能成功?关键问题应该还是要到技术路径和产品力上,下篇海豚君会通过百度 Robotaxi 的商业化,以及 FSD 与国内玩家的技术情况对比,来看智能驾驶赛道上的最终有希望跑出来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