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人数超过大學生,985名校变身“研究生大学”,欢迎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王雅洁,题图来自:AI 生成
1991 年,许恩军坐在社科院的硕士复试现场,两腿直哆嗦。
三名导师坐在许恩军的正对面,让他有一种被审讯的感觉,让他害怕的是,三位导师不按抽签题目提问,交流的过程中,三位导师随时即兴追问。
许恩军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大一入学时,他是省高考状元。许恩军的本科班级,加上他在内一共 42 个人,最终考上硕士研究生的,不过 5 人。
当年,听闻他要考研,室友送他两个字 " 勇士 "。因为,那个年代的考研,笔试和面试都非常难,许恩军举例,当时主观题较多,既有量的判断,还有质的判断。
一晃几十年过去,再看如今学弟学妹的考研试题,许恩军感觉和本科入学考试一样容易。
2024 年 9 月,正是各大高校喜迎新生,密集举办开学典礼的开学季。清华大学在开学典礼上公布了一组数据:今年大學生招生 3800 人,硕士研究生却达到了 9926 人。
以往大學生数量远多于硕士研究生数量的情况,如此鲜明地倒置了。
这一悬殊的差距不仅存在于清华。2024 年,中国科技大学招大學生 2024 人、研究生(含博士)约 1 万人;中科院大学招大學生 430 人、硕士研究生超 1 万人。
9 月 12 日,兰州大学官方微信消息显示,2024 年,该校在校研究生(含博士)总量首次超过大學生总量。
经济观察报统计了国内 39 所 985 大学(985 工程旨在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 2024 年研究生以及同年大學生的招生规模、新生入学人数后发现,绝大多数名牌高校存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或者新生实际入学人数,远超于大學生的情况。
国内硕士研究生这一群像正在悄然间发生变化。
自 1999 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国内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一群体在学校、经济社会中扮演的角色,逐渐调整。
国家教育部(下称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研究生(含博士)招生人数,已经从 1999 年首次大扩招开始的 8.5 万名,扩充至 2023 年的 130.17 万名。
经济观察报还发现,包括北京邮电大学在内的北京市部分 985、211(211 工程旨在 21 世纪建设 100 所左右的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院校,2023 年的大學生招生人数,相比 2022 年出现了下降。尽管部分高校在北京市的招生计划有所增加,但整体上,由于北京高考人数的增加,本科及一本率有所下降。
在竞聘国内两家核电研究所的职位败北后,李冬宇选择了继续读研。
他就读于国内一所名校,学习核辐射防护专业。该校老师提供的数据显示,该校 2023 届大學生签约就业的人数占比为 30% 左右,出国留学的占比 10% 左右,除去个别自由职业者,选择国内升学(继续读研)的比例最高。
一名在一所 211 院校任教的教授正在修订自己所在学院的硕士学科目录,拟增新学科,响应上级部门提出的高等教育 " 超常规布局要求 ",比如满足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方面的重大需求。
现实中,在李冬宇母校的 2023 届硕士研究生中,最终投身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事业的并不多,就业于事业部門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国有企业,再其次是党政机关,继续读博的有 2 人,自由职业者 1 人,最终从事专业对口科研工作的,比例不到 5%。
教育培育的初衷,正在与市场需求之间发生着错配。
研究生首超大學生
2024 年,国内不止一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年度招生规模,首次超过了大學生;也不止一所大学的在校研究生(含博士)总量,早已超过大學生。
上述现象普遍存在于 985、211 院校中。
以 985 院校兰州大学为例,2019 年,该校的研究生(含博士)年度招生人数,就已经超过了大學生。
再以 211 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今年 9 月开学典礼上,该校公布的新生数据显示,大學生数量 4943 人,研究生(含博士 120 余人)数量 5568 人。
从在校学生数量来看,包括清华、北大、浙大、复旦等在内的名校,研究生(含博士)在校数量都超过了大學生。浙江工业大学 2024 级 9 月的新生大数据显示,这所双非高校(非 985、211)研究生(含博士)招生人数也首次超过了大學生," 研本比 " 首超 1:1。
中科院大学的在校研究生(含博士)数量已经达到了大學生的 37 倍,硕士研究生数量达到大學生的近 20 倍。当然,这和中科院大学本身大學生数量较少(不到 2000 人)有关。
表 1:39 家 985 大学 2024 年研究生(含博)和大學生的招生规模 / 新生入学人数(注: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超过大學生招生规模的高校已被标红)
(来源:经济观察报统计。此数据为不完全统计,各大高校最终入学新生人数,以教育部、各大高校官网最终公布数据为准)
从毕业生情况来看,2023 年,北京地区研究生(含博士)毕业人数就已首次超过本科毕业生。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2022 — 2023 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显示,2023 年,北京高校全日制毕业生数量约为 29.6 万人,其中研究生(含博士)有 16.08 万人,多出大學生近 2.5 万人。
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24 年 3 月公开的数据中,这一差值增长到 2.9 万人。
虽然在上述经济观察报统计的高校中,有多所高校出现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高于大學生的情况,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研究生(含博士)招生总量依旧低于大學生。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普通本科招生 478.16 万人,比上年增长 2.19%。全国研究生(含博士)招生 130.17 万人,比上年增长 4.76%。
2022 年,全国普通本科招生 467.94 万人,比上年增长 5.25%,研究生(含博士)招生 124.25 万人,比上年增长 5.61%。
为何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扩大?
兰州大学微信公号文章表示,随着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在校研究生(含博士)数量的扩大、培养力度的强化以及培养质量的提升,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基于此,该校近三年新增了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生物安全等博士点、硕士点。
几年过去,随着扩招浪潮进入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们,去向几何?
" 错配 " 的研究生
王冉正在幼儿园带着小朋友们唱跳 " 你笑起来真好看 "。她毕业于北京的一所 211 院校,本科、硕士学习的都是天线专业。
本科毕业时,她找过一轮工作。当时她给一家知名通信民企投过简历。一名在该民企工作的师姐告诉他,由于经济环境影响和企业自身发展原因,该企业的研发岗位招聘指标缩水了 30% 以上,薪酬待遇也降低了。最终,王冉未能入围。
那一年是 2020 年,王冉思虑再三,选择了继续读研,想着缓冲几年兴许好一点。硕士毕业后,王冉再次给这家民企投简历,还是未能如愿,最终经朋友介绍,进入了一家私立幼儿园工作。
马小鹏正在出差途中。在飞机起飞前,他抓紧时间拟定新的学习计划和培训策划。这份需要四处奔波的工作,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报酬。
投身培训行业之前,马小鹏在北京大学本硕连读学习药学专业,和制备药物、质量控制评价、合理用药研究、药品生产检验研究等比起来,马小鹏觉得,教培的工作费些体力,但没那么费腦子。而且,不用经过较长周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就能快速上手,获得经济回报。
在他毕业时,有几个同班同学和他类似,告别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广撒网投简历。他和同学最青睐的,是大厂、管培、金融这三个行业。他觉得,如果进不去这三个行业,那么选择新能源行业也不错。
经济观察报查询《研究生教育研究》杂志 2020 年第 5 期《我国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及趋势研究——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 2014 — 2018 年数据的分析》一文后了解到,该文根据教育部直属高校 2014 — 2018 年的数据分析,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较高,而深造率相对较低。
大多数硕士研究生选择直接就业,尤其是流向企业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事业部門,最后是学术性部門。在学术性部門就业的比例并不高。2018 年,大部分院校硕士毕业生在学术性部門就业的比例低于 7%,这表明大多数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趋向是非学术性的市场。
智联招聘公布的《2024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4 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 1179 万人,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报告指出,在研究生扩招趋势下,应届生深造比例有所升高,但双一流院校毕业生的深造意愿最强,而专升本趋势有所减弱。同时,毕业生在就业偏好上继续求稳,希望在国企工作的应届生比例连续五年上升,达到 48%。
硕士研究生跨专业就业,就业未体现 " 研究 " 特点,反而趋向非学术市场," 就业错配 " 因何而起?
扩招的逻辑
" 普及化、专业化、应用化,为国家创新战略打下基础,为中国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这是上述 211 院校教授在参加一次有关部门的闭门教育会议时,记录下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扩招目标。
那次会议达成了一项共识,未来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定位会更多偏向研究、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随着专业学位的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还应更注重实践应用,让学生更多走向一线工作岗位。比较来看,过往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强调理论研究。从这一点上来说,部分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更倾向来自相关领網域,并拥有专业技能的在职人员。
一名 211 院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以他所在的学校为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趋向正在发生改变,逐渐从学术型机构流向了非学术型部門。
教育部在《2024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明确了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宏观管理职责,包括制定招生政策、发布年度招生考试公告、部署全国招生工作等。教育部还指出,到 " 十四五 " 规划末期,将扩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至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并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据此要求,该学校已经连续几年推进硕士研究生扩招。不过,对于扩招的具体目标、人数要求、专业要求,该招生办人士表示,内部檔案不便透露。
上述 211 院校教授分析,近几年来,中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的硕士研究生埋头搞研究,看重学术型人才的身份。随着工业等领網域发展,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市场需求明显增加,所以,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更多偏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不过,近两年,在部分院校出现了专业培养过剩的情况。
上述 211 院校教授举例,有高校的公共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数量激增,但市场对这些专业人才需求并没那么高,反映出教育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错配。
另一名 985 院校的经济学教授,在和该校招生办负责人交谈时认为,研究生扩招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以支持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在新一轮产业更新和社会发展需求下,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该经济学教授举例,比如专硕和专博的扩招是为了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在理、工、农、医领網域以及新兴交叉学科。这种调整旨在解决学术型人才过剩而实践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同时也是对产业人才需求的积极回应。
在 2020 年 5 月 25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就曾提到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要求同比增加 18.9 万人,并将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同比增加 32.2 万人,作为 "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专项行动 " 之一。
教育部表示,扩招是疏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 " 应时 " 之策,但同时也是 " 谋远 " 之策,旨在满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人才需求。
一名教育界人士表示,下一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是必然趋势。他认为,当业内谈论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时,大家往往只关注总数的增加。对比国际指标来看,中国的千人注册研究生数(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研究生教育普及程度的指标),远低于英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这些国家,每千人中有 10 个以上的研究生(含博士),而中国只有 2.4 个。
种种规划之下,下一步硕士研究生扩招的思路依旧不会改变。
招生往事
上述 211 院校教授回想起自己刚考入大学时,硕士研究生的高等教育还处于精英化阶段,那时候的毛入学率(在高等教育阶段,不分年龄的硕士研究生在校学生总数占国家规定的学龄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 15%。
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 60.2%,提前完成了 " 十四五 " 规划中提出的目标。这一增长率比上年提高了 0.6 个百分点。
1999 年,全国高等教育第一次开启扩招。
彼时,国资国企改革催生了大批失業工人,国内的就业形势变得愈加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扩招政策被提出并实施,旨在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来缓解这些压力。
1998 年 11 月,经济学家汤敏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书,提出了包括缓解就业压力在内的五点扩招理由,这些建议被中央采纳。
随后,中央制定了以 " 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 " 为目标的扩招计划。
1999 年 6 月,普通大專院校招生增幅达到 42%,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
在这一轮大扩招之前,中国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相对严格。上述教授表示,在 1999 年之前,中国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相对较小,每年招生人数有限,如果用关键词来形容当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那就是 " 精英化 "。
在他的记忆中,当年考研面临着 " 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压力 ",考研的难度和挑战主要来自名额的稀缺性、考试的高竞争性。这要求当年的考生在学术和心理层面都要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在选拔标准上,1999 年之前的硕士研究生选拔过程较为严格,通常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潜力。考生需要通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政治、外语、专业课等。
上述教授在当年考研时,报考条件限制较多,比如对考生的工作经验、年龄都有限制;招生类型相对单一,在 1999 年之前硕士研究生招生类型主要是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很少。
该教授当年所考的科目包括政治、外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考试内容相对固定,比较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查。在初试和复试的过程中,初试主要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复试则更侧重于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潜力。
在该教授的同班同学中,有极少数通过推荐免试通道入学,能走推免通道的,都是非常优秀、非常突出的大學生。
而且,在 1999 年高校扩招之前,招生部門的自主权相对较小,招生计划、考试科目和内容等大多由教育部门统一规定。
经济观察报查询历史数据后发现,在 1999 年高校扩招之前,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相对较少,竞争较为激烈。1998 年,全国研究生(含博士)招生计划仅为 5.8 万人,而报考人数达到了 27.4 万人;1997 年全国研究生(含博士)招生计划为 5.1 万人,报考人数为 24.2 万人;1996 年,全国研究生(含博士)招生计划为 4.7 万人,报考人数为 20.4 万人。
上述三年的招生规模,在 1999 年迎来轉捩點。
1999 年,高校开始扩招,全国研究生(含博士)招生计划扩充至 8.5 万名。
此后的每一年,报名人数都保持增长,招生规模亦不断扩大。
表 2:2009 年至 202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幅
他山之石,来时之路
上述 211 高校教授曾去德国交流学习,在德国,他看到了德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特别之处。
德国的教育质量广受国际认可,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学习态度有较高要求。德国学制较短,本科三年制,硕士两年制,可以尽早毕业踏入社会,投入工作。
在硕士研究生招生环节,德国甚为严格。其将高等教育体系区分为一般资格标准和额外入学要求,一般资格标准由德国法律制定,无论选择什么项目,每个潜在的硕士生都需要满足这些标准。其中包括获得第一个学术学位(本科)、英语或德语语言证书,以及签证或居留证(如适用)。而额外的入学要求则由各大学独立制定,并因专业而异,可能包括实际工作经验、最低 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学分绩点,是一种衡量学生学术表现的重要指标)等。
德国大学通常只根据申请人的书面申请来做出选择,几乎没有入学考试或个人面试。然而,一些高要求的大学,如慕尼黑工业大学(TUM),某些硕士项目的申请人可能会参加个人面试,也可能通过电话进行面试。在艺术、戏剧、音乐或体育等项目中,申请人通常要亲自到场,在选拔委员会面前交出作品集、表演、演奏音乐或通过体育测试。
在教育思路上,和中国类似,德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不仅注重学术研究,也非常重视应用型实践能力培养,使得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很高竞争力。
但是,不同类型的教育思路,因学校类型有所区分,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偏向应用型。比如,德国的大学通常提供更偏向学术研究的硕士课程,而应用科学大学则更侧重于实践和应用型教育。部分应用科学大学提供双元制硕士课程。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学习期间会与企业签订合同,学习内容更贴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学生毕业后往往能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上述教育界人士希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目标是,通过优化调整硕士研究生规模和结构,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逐步改革招生计划管理、考试招生制度、培养模式,提升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在培养路径上,该人士认为,应加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同时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上述 211 院校教授认为,近年来,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从总量和累积的角度来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意味着,中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才能满足国家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许恩军、马小鹏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