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苏联援华航空队突袭台湾!日军没拦截,狂轰滥炸摧毁敌机12架,欢迎阅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战史堂 Author 战史堂
各位读者大家好,我是战史堂堂主,立志要做一个严谨又有趣的公众号。尽量保证内容真实干货,配图准确,还让文章读起来不枯燥。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空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创造了八一四大捷等大胜。然而当时中国的飞机全靠进口,经过几个月的高强度战斗,几乎消耗一空。
▲日军轰炸机在 1937 年 8 月 14 号轰炸杭州笕桥机场,被中国空军痛击,史称八一四大捷,后来这天被国民政府确定为 " 空军节 "。
在国民政府与苏联的沟通下,后者同意出口战斗机和轰炸机给中国,并派出志愿航空队协助中国空军作战。
到 1938 年 2 月,苏联出售了 232 架飞机给中国,合计 2254 万美元,其中战斗机 156 架,轰炸机 68 架,教练机 8 架。苏联飞机和飞行员的到来让中国空军恢复了一定的元气,开始寻求与日军交战。
▲中国从苏联处购买的 SB-2 轰炸机。
此时中国方面得到情报:日军从意大利进口的 BR-20 轰炸机被运抵台北的松山机场,正在进行组装。这个松山机场一直是日军航空队轰炸大陆的的重要基地,八一四空战中攻击杭州笕桥机场的鹿屋航空队就是从这里起飞的。
苏联空军总军事顾问雷恰戈夫与政委雷托夫和空军武官日加列夫一起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派出轰炸机奇袭松山机场!这样既可以打击日军航空队,给敌人以重创,又可以极大提升中国军民的士气。
▲日本从意大利进口了 BR-20 轰炸机,曾用于轰炸兰州,但同样被中国空军痛击。
一个半月前,苏联大队长费多尔 · 波雷宁上尉带着 31 架 SB-2 高速轰炸机抵达中国,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SB-2 轰炸机是一款双发中型高速轰炸机,最大速度为 410km/h,最大起飞重量为 5.7 吨,载弹量达 600 公斤,最大航程 980 公里,成员 3 人,自卫武器为 4 挺苏制 7.62mm 机枪。
▲ 1938 年中国空军的 SB-2 轰炸机。
▲中国空军幸存到 1943 年的 SB-2M 轰炸机。
雷恰戈夫等人很快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一队 SB-2 从汉口出发,由大队长波雷宁上尉率领。另一队从南昌出发,由中苏混编的 12 架 SB-2 组成,中方的 7 架由第一大队大队长李赐祯率领,苏方的 5 架由卡兹洛夫率领。
两支队伍回合后一同发起攻击,然航在福州降落加油,再返回南昌和汉口,出击日期就定在苏联红军节那天—— 2 月 23 号。
无论是从汉口还是南昌出发,到台北的距离都超过了战斗机护航范围,因此任务只能由轰炸机单枪匹马完成。为了多带油增加航程,轰炸机无法满载炸弹,每架 SB-2 只能携带 300 公斤炸弹。
▲大队长波雷宁上尉率领从汉口起飞的 SB-2 出击。
▲两支队伍分别从汉口和南昌出发,一同空袭松山机场的航线图。
出击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地勤大爷连夜完成了飞机的整备工作,大队长波雷宁上尉回忆道:" 所有飞行员都一反节假日的习惯,每个人都起得很早,仔细检查飞机、加油量、炸弹,确定航线和目标。"
在汉口基地,所有机组成员在飞机前结合待命,苏联军事顾问德拉特文和空军武官日加列夫主持了一个简短的出发仪式。早上 7 点整,第一架 SB-2 轰炸机开始滑跑升空,半个小时后所有飞机起飞完毕。
为了省油,波雷宁上尉带队爬升到了 4800 米高度,此时的天气并不好,能见度不到 2000 米,机舱温度只有 4 ℃。更重要的是飞机上没有配备供氧设备,所有空勤人员忍受着缺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 SB-2 诞生于高速轰炸机理论盛行时期,不过其 410km/h 的最大时速,的确让日本战斗机感到吃力。
南昌的 SB-2 机队于早上 8 点开始起飞,然而从福州出海后天气不佳,领队机飞机状态很不稳定,再加上领航员失误被迫返航,其余飞机纷纷跟随返航,只剩两架苏联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坚持执行任务。
波雷宁上尉在预计回合处没有看见南昌机队,于是决定不等了,自行带队执行任务。领航员伊凡 · 布鲁斯科夫回忆说:
" 起初台湾海峡上空天气很好,我们在 5500 米高度飞行,飞到一半后降低到 4100 米,等接近台北时,那里覆盖了厚厚的云层,找不到松山机场。"
机群盘旋了一会后突然出现了一个云洞,台北正好出现在视野里,从而顺利确定了松山机场的位置。此时的日军完全没有防备,还以为天空的轰鸣声时自家的飞机。
▲如今台北松山机场位置如图,在台北的北部。
上午 10 点 05 分,波雷宁上尉趁机带队下降到 3000 米高度,进入轰炸航线,瞄准松山机场的飞机、车辆、物资和建筑等目标投下了炸弹,机场顿时火光冲天乱作一团。
飞行员费德尔 · 巴雷宁回忆说:" 我们的飞机在非常平静的状态下执行攻击计划。扔完炸弹后,飞行员们还用机枪扫射那些没被炸弹击中的飞机和防空阵地…… "
中午 12 点 03 分,两架从南昌机队的 SB-2 姗姗来迟,炸弹命中了竹东街,空勤人员后来报告称目标起火。
▲轰炸松山机场示意图。
▲轰炸松山机场的航空画作,SB-2 携带了 300 公斤炸弹进行轰炸。
汉口机队和南昌机队完成任务后分别返航,所有 SB-2 轰炸机就近降落在福州机场进行加油,出击的轰炸机均安全降落。
不过也有一些意外:飞行员科列夫索夫驾驶的飞机在海峡上空左发动机熄火,他不得不驾驶 " 瘸腿 " 的飞机返航;飞行员西尼琴则因严重缺氧,后续的航程只能让備份飞行员驾机。
天黑时分,机群返回汉口,轰炸成功的消息很快在武汉传开,所有人都向出击的飞行员拼命挥动双手,大喊:" 好!好!"
▲日本报纸和新华日报对此次战斗进行的报道。
苏联飞行员声称炸毁飞机 12 架,营房 10 栋,机库 3 座,焚毁大量航空燃油。日军方面一直未公布飞机的损失,但谴责此次轰炸造成了数名平民伤亡。
从结果来看,日军的空防漏洞百出,很容易遭到突袭。当然这中松懈也很正常,因为中国空军无力长期进行轰炸,自然无人上心。这种忽视将在 3 个月后的 " 纸片轰炸 " 中,再次狠狠地打日军的脸。(中国空军下次空袭台湾得到 1943 年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