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1951年第4次战役,志愿军开闸放水,水淹美军,欢迎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战史堂 ,作者战史堂
最近抗美援朝题材影视作品非常火,前有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后有电视剧《上甘岭》,今天堂主也来蹭个热点,讲一次朝鲜战争中的 " 水淹七军 " 的故事。
时间来到 1951 年 4 月上旬,第 4 次战役已经进行到尾声,美军开始反扑。美第 10 军先头部队已经来到了华川郡一带,准备跨过汉江向北推进。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海报。
负责防守该地区的是志愿军第 39 军,军长是吴信泉,他仔细研究了华川郡的地形地貌,安排好了每一个防守阵地。
美军陆战一师对华川郡地区已经发起了十多次冲锋,但是都被志愿军打退。然而由于我军连续 5 个多月的作战,部队已经筋疲力尽,而且弹药消耗很多,况且美军援军不断到达,再这样下去阵地迟早失守。
军长吴信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召集参谋们商量对策,希望找出有利地形,在减少部队伤亡的同时尽量拖住敌人。
▲吴信泉军长,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很快我军发现附近的华川水库地势很高,而且没有被美军占领,如果我军控制该大坝,在美军跨过汉江的时候开闸放水,那么美军的坦克卡车人员必将被水淹没,关羽的水淹七军将在朝鲜战场上再次上演!
侦察员侦察后立即报告:" 华川水库蓄水很多,在美军大部队抵达之前,蓄满水应该不成问题。" 吴信泉立即命令 115 师一部控制华川水库大坝,另一部在水库的制高点设伏。
▲华川水库的大坝。
4 月 5 号,美军发现华川水库被我军占领,虽然不知道我军的用意,但也立即开始攻击,各种炮火、航空炸弹向志愿军阵地倾泻。
美军一心想快速渡过汉江,陆战一师在桥上搭建浮桥,因此对这种目的不明的目标,他们并不是很在意。然而我志愿军战士们深知大坝的重要性,在 4 天 4 夜的时间里坚守阵地,牢牢把握着大坝的控制权。
▲华川水库地图,注意上方的黑色大坝标识。
时间来到 4 月 9 号凌晨,美军的两座浮桥已经搭建完毕,大量坦克、卡车、火炮和人员正在渡河。我军哨兵一直紧盯江面的动静,凌晨 2 时许,哨兵报告:" 美军装甲部队已经开始上桥过江了!"
吴信泉听到报告后,立即发电询问驻守在华川大坝的侦查科科长蔡愚:" 大坝蓄水情况怎么样?" 蔡愚回答:" 报告军长,大坝蓄水已达极限,随时可以开闸放水!"
吴信泉一边听着哨兵的实时报告,一边计算着洪水抵达美军浮桥处的时间。当美军前拥后堵,在浮桥上乱做一团时,吴信泉下令:" 开闸放水!"
▲美军工程部队正在假设桥梁。
蔡愚立即带人打开了闸门,水库中蓄积了十多天的水喷涌而出,向着下游的汉江奔腾而去。与此同时,第 39 军战士脱离与美军的接触,不断地往高处后撤。不明真相的美军还庆幸终于不用再受到骚扰了。
可没过多久,轰隆隆的洪水沿江而下,等美军士兵反应过来已经为时已晚。两座浮桥一下子就被洪水冲垮,大量卡车、坦克等冲进汉江。即使一些车辆没有被冲走,也因为泡水导致电路短路而出现故障趴窝。
美第 10 军的炮兵阵地部署在江边一块平地上,他们刚刚把阵地布置完毕,洪水就冲过来了,整个炮兵阵地,连人带炮瞬间被洪水吞没。在岸边休息和等待过河的士兵也躲闪不及,有不少被卷入洪水里。
▲泄洪后被淹没的美军坦克。
▲坦克拉着吉普车脱困。
天亮之后,美军清点人数和装备,发现损失惨重,几乎大半的装甲部队无法继续战斗,人员损失也很多。尽管如此,敌人还是组织了进攻,但是经过洪水洗礼的士兵已经毫无斗志,一触即溃。
大坝泄洪完毕后,在下游造成了大片的泥泞区,这对机械化程度很高的美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大量卡车和装甲车辆陷在泥地里寸步难行,足足花了 7 天才走完原计划半天的路程。
吴信泉军长在华川郡的这次 " 水淹七军 " 的行动,直接挫败了美军的进攻势头,美军原定与西线形成钳形攻势的计划也落空了。
▲美军的炮兵阵地在此次作战中损失惨重。
此时我军预备队已经悉数抵达了前线,李奇微为了防止被我军反突击,不得不命令停止前进。
在自身实力远逊与对手的条件下,吴信泉军长能够灵活地利用有利条件,利用大自然的力量重创了美军,此战很快在志愿军内部传为佳话。